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章节小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章节小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0 15:4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一.选择题
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读2050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回答各题。
1.与我国目前自然植被分布比较,2050年出现的变化有
A.热带季雨林面积缩小 B.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下移
C.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 D.植被地域分异规律消失
2.自然植被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区域性 D.开放性
季节性冻土冬季冻结春季融化,已经成为制约水文、农业、工程方面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在天山北坡阿热都拜流域进行观测并绘制了土壤冻融阶段示意图(下图),该流域本年度冬季地表积雪较厚。
3.三个阶段中土壤温度最稳定和土壤湿度最大的阶段分别是
A.土壤冻结 土壤完全冻结 B.土壤完全冻结 土壤冻结
C.土壤冻结 土壤消融 D.土壤完全冻结 土壤消融
4.春季某段时间,监测探头显示土壤表层温湿度持续增加,但深层变化很小。观测人员据此可能发布的灾害预警是
A.干旱 B.洪水 C.冻害 D.滑坡
青藏高原面积达250万km2,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 000~6 000 m,在夏季是个巨大的热源,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高原内部的气温要高于边缘地区、接近低地或盆地上空相同海拔上的气温,这种增温效应对高原及其周围的地理生态格局有深远的影响。某研究团队沿着大致相同的纬度,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选取了四个样点(下图),收集了7月份的气温、林线、垂直带谱等相关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及其影响。
5.在海拔5 200 m的高度上,7月大气温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受青藏高原增温效应的影响,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
①山地草甸带分布高度上升 ②雪线降低 ③垂直带基带上限降低 ④林线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纹泥是一种纹层状的沉积物,它是每年成对(一厚一薄)沉积而成的薄沉积层,十分有规律。厚的颜色浅,薄的颜色深。浅色的粉砂层形成于春季和夏季,这时河流挟带的粗沉积物同溶解于湖里的氧同时下沉。冬季只有细的淤泥和黏土沉积,且沉积物里的有机质在停滞的湖底不受氧化,所以形成深色的黏土层。
7.下列水域最可能有纹泥分布的是
A.河流入海口 B.河道堰塞湖 C.高山冰水湖 D.火山口湖
8.近一两百年来,在水域中发现的纹泥呈现增厚的趋势,其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9.纹泥中沉积物颜色的深浅变化主要取决于
A.湖岸岩石性质 B.湖岸植被密度 C.湖水结冰情况 D.季风强弱变化
纳米比亚死亡谷位于纳米布沙漠中,是一块白色的盐沼盆地。死亡谷曾是一片绿洲,生长着许多刺槐树,但随着沙漠中水源的变迁,刺槐纷纷死亡,干枯的树干在烈日的焦烤下变黑,一棵棵突兀地立在白色的盐沼上,千年不腐。当地仅有稀少的灌木丛依靠薄薄的晨雾维持生命。下图示意死亡谷地理位置和景观。
10.纳米比亚死亡谷干枯的刺槐历经千年而不腐烂的主要原因是
A.刺槐地下根系发达,耐盐碱 B.刺槐枝叶稀疏,蒸腾作用较弱
C.气候炎热干燥,降水量稀少 D.蒸发旺盛,树干内盐分积累多
11.影响死亡谷晨雾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①沙丘起伏 ②大气运动 ③河流径流量 ④下垫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纳米布沙漠北部沙丘的缓坡多位于沙丘
A.东南部 B.西南部 C.西北部 D.东北部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湖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区面积不断发生变化,下图示意1974~2010年青海湖平均水位的变化。
材料二 青海湖区大型鱼类很少,广泛为当地利用的经济鱼类是青海湖湟鱼。湟鱼被称为高原生灵,以刚毛藻为食,又是很多候鸟的饵料,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描述1974~2010年青海湖面积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2)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湟鱼数量减少对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陇南位于西秦岭,西部向青藏高原过渡,也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过渡地带,因中药材种类多,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誉。陇南海拔2 400~3 500米的深山峡谷的茂密竹林是野生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大熊猫从不冬眠、体态肥硕、憨态可掬,有黑白相间的外表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视力较差,但是听觉极为灵敏。
材料二 陇南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1)说明大熊猫的体貌特征与其栖息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分析陇南地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誉的原因。
(3)紫斑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耐旱耐寒,耐瘠薄,1亩(1亩≈666.7平方米)的综合效益可达万元,你是否赞成在陇南山区大力推广紫斑牡丹的种植?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5 CADBA 6-10 DCACC 11-12 BA
13、(1)【解析】从青海湖平均水位的变化图中可看出,青海湖面积2004年前波动减小,2004年后波动增大。湖泊面积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分析合理即可。
【答案】2004年以前面积波动减小,2004年后面积波动增大。波动减小的可能原因:人口增加,沿湖地区截留入湖径流;交通线建设、不合理的农事活动等使植被遭到破坏;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量增大。波动增大的可能原因:全球变暖,冰川加速融化,入湖水量增加;当地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对湖区水位上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2)【解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指的是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一个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由材料“湟鱼被称为高原生灵,以刚毛藻为食,又是很多候鸟的饵料”可知,湟鱼减少会导致刚毛藻大量繁殖,水中含氧量减少,湖泊水质变坏;湟鱼减少,鸟类因食物减少而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湟鱼减少会导致刚毛藻大量繁殖,水中含氧量减少,湖泊水质变坏;鸟类因食物减少而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14、(1)【解析】大熊猫“体态肥硕”,主要是为了御寒;“有黑白相间的外表”主要是为了在雪地里隐藏;“发达有力的前后肢”便于爬山和爬树;“视力较差,但是听觉极为灵敏”是因为大熊猫的栖息地竹林茂密,视线容易被阻挡,视力退化而听力进化。
【答案】栖息地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体型肥硕可以御寒;冬季山上竹林多积雪,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藏,躲避天敌;栖息地多山多树,发达有力的前后肢,便于爬山和爬树;茂密的竹林,阻挡视线,导致进化后视力不发达而听力灵敏。
(2)【解析】陇南地区中药材种类多,主要是因为陇南地区位于三大自然区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陇南位于三大自然区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光照、气温、降水差异大;生物类型复杂多样,因而中药材种类多,有“天然药库”之称誉。
(3)【解析】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条件和影响角度分析回答,赞成与不赞成均可。如果赞成,主要从适合紫斑牡丹种植的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方面分析;如果不赞成,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从可能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方面分析。
【答案】赞成:陇南有大面积的荒山荒坡,土层浅薄,土壤贫瘠,紫斑牡丹耐瘠薄,地区适应性强;经济收入高;可增加就业。[或不赞成:大规模种植紫斑牡丹会导致土质疏松,植被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大熊猫生存空间受到影响;山区地形起伏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