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变色龙》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欺瞒(mán) 伶俐(líng) 恐吓(xià)
B.魁梧(kuí) 赔偿(cháng) 乞丐(gài)
C.胚子(pī) 洋溢(yì) 坎肩(kǎn)
D.崽子(zǎi) 咳嗽(ké) 契诃夫(kē)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声字字音;变色龙
【解析】【分析】A.“吓”应读作“hè”;
B.读音正确;
C.“胚”应读作“pēi”;
D.“诃”应读作“h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字音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等容易混淆读错,另外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地分类整理。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彩地敞着。
B.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意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
C.忽然,这贱畜生无原无故就咬了我的手指头一口……
D.奥楚蔑洛夫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变色龙
【解析】【分析】A.“无精打彩”应为“无精打采”;
B.“意想天开”应为“异想天开”;
C.“无原无故”应为“无缘无故”。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正确书写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易错字等,然后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使用正确的汉字。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人从商店里________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
②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________他一顿!
③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________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A.伸 教育 娇贵 B.冒 批评 高贵
C.探 教训 名贵 D.钻 惩罚 宝贵
【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此题用排除法最简单,①“伸”,舒展开。“冒”, 向外透或往上升。 “探”, 寻求,侦察打听。“钻”,进入。根据语境应选用“探”。故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 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然后要辨析近义词之间的区别,最后根据句意及词义做出选择。
4.划线词语的感彩在句中发生变化的是( )
A.那个敞开了坎肩的人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B.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C.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D.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贬义词;褒义词;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变色龙
【解析】【分析】A.“坏蛋”本是贬义词,句中赫留金称狗为坏蛋,表达的也是贬义。
B.“伶俐”是褒义词,句中奥楚蔑洛夫听人说狗是将军家的,就说狗怪伶俐,还要赞扬的意思。
C.“坏蛋”本是贬义词,句中奥楚蔑洛夫称呼狗为坏蛋,其实是带有怜爱的意思,属于贬义褒用。
D.“玩意儿”是贬义词,这里奥楚蔑洛夫一副看穿赫留金的样子,带有贬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辩词词义的能力,题目要求从感彩方面进行辨析,词语的感彩有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贬义词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但有时为了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会出现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的现象,具体要结合内容分析。
5.契诃夫以“变色龙”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是什么( )
A.说警官奥楚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一会脱下大衣,一会又穿上大衣。
B.讽刺沙皇制度下,统治阶级的走狗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性格。
C.讽刺奥楚蔑洛夫一会儿怕狗的主人,一会儿又不怕狗的主人的多变性格。
D.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迫使人们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态度。
【答案】B
【知识点】变色龙;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含义和作用。是否概括了文章内容,是否为主要情节,是否蕴含(点明)文章的主旨,蕴含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是否新颖、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等。以“变色龙”为小说题目有何作用,需要联系全文进行思考。文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对案件的判定变来变去,反复无常。对案件的判定不是依据法律,而是根据狗的主人是谁来决定,昭示人物具有“变色龙的特色”,揭示了人物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典型性格。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时应注意,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奥楚蔑洛夫微微向左一转,往人群那里走去。
②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③“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④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
【答案】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知识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①“转、走”是对奥楚蔑洛夫的动作描写。②这句话很显然是对狗进行神情描写。③这句话是对巡警的语言描写。④这句话是对巡警的外貌描写。
故答案为: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描写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及各种描写方法的特征,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答题时要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7.文学常识填空。
《变色龙》的作者是 ,他是 国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 》、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答案】契诃夫;俄;装在套子里的人
【知识点】变色龙;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安东·巴甫洛维奇·契(qì)诃(hē)夫,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杰出的剧作家,是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主要作品有《变色龙》、《万尼亚舅舅》、《套中人》、《第六病室》、《小公务员之死》
故答案为:①契诃夫;②俄;③装在套子里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二、综合题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众多短篇小说中最脍zhì人口的一篇。全篇洋溢着讽刺色彩,它不仅讽刺批判了像“变色龙”一样的奴性势力,还对“变色龙”生成及存在的土壤环境──庸俗世故、乏味无聊、猥琐下作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揭示,滑jī可笑的背后蕴含着深遂的社会批判意义,使读者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是哈巴狗似的人格,碰到领导点头哈腰,碰到打工者吹胡子瞪眼。对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民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ì jī
脍 猥琐 滑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把画线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4)在画线处补写词语,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对统治者 , ;对人民则 , 。
【答案】(1)炙;wěi;稽
(2)深遂;深邃
(3)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4)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气焰嚣张;恫吓讹诈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变换;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炙”不要写成“灸”,“稽”容易写错。
(2)“深邃”的“邃”读“suì”,“逐”读作“zhú”。应把“深逐”改为“深邃”。
(3)把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需要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加上“不得不”或“不能不”之类的词,这句话正确的改法为: 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4)要抓住这类人“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对统治者是:阿谀奉承、 卑躬屈膝;对人们则是气焰嚣张,恫吓讹诈。本题可参考这篇小说中奥楚蔑洛夫对将军、将军哥哥的态度和赫留金的态度答题。
故答案为:⑴炙 wěi 稽
⑵深遂 深邃
⑶ 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⑷阿谀奉承 卑躬屈膝 气焰嚣张 恫吓讹诈
【点评】⑴本题既考查字音也考查字形。辨析字形,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而辨析字音则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⑵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
⑶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⑷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词语的能力。答题的时候要在理解《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再用合适的词语答题即可。
9.学习完《变色龙》后,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某同学写了一副对联的横批和上联用来评价奥楚蔑洛夫,请你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补写出下联。
横批:媚上欺下
上联:面对权贵趋炎附势尽显奴才脸
下联:
(2)请从“杨志、孔乙己、韩麦尔先生、奥楚蔑洛夫”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一段心得,不超过60字。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艰苦。
(3)“变色龙”比喻像奥楚蔑洛夫这样“多变”的人。请说出下列称呼分别比喻什么样的人。
①铁公鸡: 。
②笑面虎: 。
③地头蛇: 。
(4)某同学为了解作家契诃夫,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时产生了一些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甲】90年代是契诃夫创作达到高峰的时期,创作了不少杰作。【乙】除了契诃夫自己主动研究现实外,由于九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使他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更加深入。在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丙】他编造了一个恐惧一切新事物、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的形象。契诃夫相信旧制度一定会灭亡,新的生活必然会到来。在剧本《樱桃园》里,他喊出了“新生活万岁!”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 ”前加“ ”。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缺少主语的语病,应将“ ”去掉。
③【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答案】(1)看到百姓专横跋扈露出虎狼相
(2)示例一: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宝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示例二: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迂腐读书人的自命清高。
示例三: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
示例四: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下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腐朽黑暗的统治。
(3)比喻极度吝啬的人;比喻外貌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比喻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
(4)创作了;他;由于;编造;塑造
【知识点】补写对联;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对联的有关知识要熟悉,尤其是“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要词性相对”“要内容相关”这三点要牢记便不难写出合适的下联了。这副对联是评价奥楚蔑洛夫,这副对联的横批是“媚上欺下”,上联是写奥楚蔑洛夫对统治者的态度,下联应该对奥楚蔑洛夫对百姓的态度,上联“面对权贵”属于动宾短语,“趋炎附势”是四字成语,“尽显奴才脸”是动宾短语,“奴才脸”是偏正短语。因此所对的下联也要符合这合这个特点。如: 看到百姓专横跋扈露出虎狼相。
(2)示例中的心得首先介绍祥子的身份,然后再描写他日常工作的一个场景,最后再写自己对此的感悟,答题时可从这几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例句写一段心得即可。如: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宝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3)比喻就是又甲事物联想到乙事物,此题要结合平时对这些动物的印象再结合关键的形容词进行联想,把它与生活中的某一类人建立联系,如公鸡全身都是羽毛,非常的漂亮,但铁公鸡身上的羽毛想拔也拔不掉,由此可以联想到生活中非常吝啬的这一类人。老虎非常的凶猛,而笑面虎就是表面来看比较和善的老虎,由此可以联想到生活中外貌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蛇是一种有毒的动物,而地头蛇就是待在地头其他动物都不能通过,无法好好生存的一种蛇,由此可以联想到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
(4)【甲】缺少主语,谁创作了不少杰作呢?这个句子缺少主语,根据语境应该是契诃夫,这里可以用他代替。【乙】“由于九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缺少主语, 应删去“由于”,这样这个句子的主语就是“九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丙】谓语中心语“编造”和宾语中心语“形象”搭配不当,应把“编造”改为“塑造”。
故答案为:⑴ 看到百姓专横跋扈露出虎狼相
⑵ 示例一: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宝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示例二: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迂腐读书人的自命清高。
示例三: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
示例四: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下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腐朽黑暗的统治。
⑶比喻极度吝啬的人;比喻外貌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比喻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
⑷创作了;他;由于;编造;塑造
【点评】⑴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⑵本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积累词语的意思,生活处处有语文,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手机等也要注意理解积累。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提示去分析,然后即可正确解答词语的意思。
⑷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句子的病因大概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逻辑错误、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成分多余或残缺。修改方法是补法,删法和换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修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1)上文对奥楚蔑洛夫的描写运用的手法是( )
A.对比 B.铺垫 C.反衬 D.象征
(2)写警官由骂狗到骂人,表现了他的( )
A.执法严明,断案如神 B.见风使舵、媚上欺下
C.粗鲁无知,不知所措 D.严于执法,不徇私情
(3)“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这里“颜色”的意思是: 。
(4)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要脱大衣?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5)以上文为例,谈谈这篇小说在人物刻画上的特点。
【答案】(1)A
(2)B
(3)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4)掩盖他因为害怕得罪将军而惊恐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有意拖延时间想对策。突出了他欺下媚上和善变的特点。
(5)以对话描写为主,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亮相,使人物原形毕露;语言个性鲜明,带有夸张性。
【知识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解析】【分析】(1)结合小说情节分析,选文中奥楚蔑洛夫前后对狗和狗的主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故选文运用的描写手法是对比,故选A。
(2)结合小说情节分析,选文第一段奥楚蔑洛夫骂狗,是因为他这时候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因此他装腔作势的骂狗,耍威风。第三段是他听说狗的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后,他大骂赫留金,说赫留金的被狗咬完全是赫留金咎由自取,怨不得狗,目的是替狗开脱。由此可从看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故选B。
(3)结合语境分析,狗咬了赫留金,奥楚蔑洛夫在不知狗的主人是谁时要拿出点颜色给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意思是要惩罚狗和狗的主人,让那些人看看他的厉害。据此可知这里的“颜色”是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意对即可。
(4) 奥楚蔑洛夫听有人说狗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心里比较紧张,因为之前他已经说了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还说要管管那些不愿遵守法令的老爷,要好好教训他等等一类的话,想到这里,内心有点胆怯,但他不愿让众人看到自己的胆怯,因此他就借脱大衣企图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掩盖他因为害怕得罪将军而惊恐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有意拖延时间想对策。突出了他欺下媚上和善变的特点。
(5)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选文写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案件,他在处理案件时为了调查案情,与巡警、围观的人、赫留金的对话,他在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时,为了显示他警官的威风,就大骂狗和狗的主人,但在听有人说狗的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时他又替狗和狗的主人开脱,前面说要把狗弄死,后面又说狗是无辜的,前面说要替受害者伸张正义,后面又说受害者咎由自取,是为了讹一笔钱,这样前后自相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凸现人物的性格。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A
⑵B
⑶ 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⑷ 掩盖他因为害怕得罪将军而惊恐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有意拖延时间想对策。突出了他欺下媚上和善变的特点。
⑸ 以对话描写为主,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亮相,使人物原形毕露;语言个性鲜明,带有夸张性。
【点评】⑴本题考查探究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文章的表现手法有:象征、侧面描写、联想想象、先抑后扬、借物喻人、寄情于景、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渲染烘托等。解答此题,要掌握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特征。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再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与表现文章主旨的关系即可知道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
⑵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③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④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积累词语的意思,课文后边“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都要注意积累。生活处处有语文,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手机等也要注意理解积累。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提示去分析,然后即可正确解答词语的意思。
⑷本题考查分析细节描写作用的能力。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
⑸本题考查分析小说表达技巧的能力。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章使用的表达技巧。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名贵的狗
契诃夫
杜博夫,一个老兵出身、年纪不轻的中尉,和志愿入伍的克纳普斯正坐在一起喝酒。
“好一条公狗!”杜博夫指着他的狗米尔卡对克纳普斯说,“名——贵——的狗哪!您注意它的嘴脸!光凭这嘴脸就值大钱了!遇上喜欢狗的人,冲这张脸就肯甩出二百卢布!您不信?这么说您是外行……”
“我懂,不过……”
“这可是长毛猎狗,英国纯种长毛猎狗!发现野物时它那副姿势别提多漂亮了,还有那鼻子……真灵!天哪,多灵的鼻子!当初米尔卡还是一条小狗崽子,您知道我花了多少钱买下的?一百卢布!好狗啊!米尔卡,你这机灵鬼!米尔卡,你这小坏包!过来,过来,上这儿来……哎呀呀,我的小宝贝,我的小乖乖……”
杜博夫把米尔卡招引过来,还在它的头上亲了一下。他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我谁也不给……我的小美人……小淘气。你是爱我的,米尔卡,是不是?……行了,滚一边去!”中尉突然喝道,“脏爪子尽往军服上蹭!说真的,克纳普斯,买这小狗我花了一百五十卢布!可见它很值钱,只可惜我没有时间打猎!这狗简直闲死了,也荒废了它的才能……所以我想把它卖了。您买吧,克纳普斯!您一辈子都会感谢我的!哦,要是您手头紧,我可以半价让给您……出五十就带走!您这是明抢呀!”
“不行,亲爱的……我一个戈比也不出。一来我不需要狗,二来我也没有钱。”
“这话您早说不就好了。米尔卡,从这儿滚出去!”
“行了,不要就不要……见您的鬼去!既不想买,也不想要……哎,您去哪儿?再坐一会儿嘛!”
克纳普斯伸个懒腰,站起来,拿起帽子。“该走了,再见吧……”他打着哈欠说。
“那您等一下,我来送送您。”杜博夫和克纳普斯穿上大衣,来到街上,默默地走了一百来步。
“您看我把这狗送谁好呢?”中尉开口说,“您有没有什么熟人?那条狗您已经看到了,是条好狗,纯种狗,可是……对我真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我不知道,亲爱的……再说我在这地方哪儿有什么熟人?”
一直走到克纳普斯的住处,两位朋友再没有说一句话。克纳普斯握过中尉的手,便打开自家的便门,这时候杜博夫咳了一声,有点迟疑地说:
“您可知道本地的那些屠夫收不收狗呢?”
“想必会收的……我也说不准。”
“明天我就让瓦赫拉梅耶夫送了去……去它的!叫人剥了它的皮……这该死的狗!可恶极了!不但弄脏了所有的房间,昨天还把厨房里的肉全偷吃光了,下贱胚子……是纯种狗倒好了,鬼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准是看家狗和猪的杂种。晚安!”
“再见!”克纳普斯说。
门关上了,中尉一人留在外面。
(有删改)
(1)杜博夫对他的狗米尔卡前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杜博夫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3)文章倒数第三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杜博夫这一人物形象。
(5)在写法上,本文和《变色龙》一文有哪些相同之处?(至少答出三点)
【答案】(1)一开始极力称赞它是一条名贵的狗,是条好狗、纯种狗;后来骂它是下贱胚子,是该死的狗、杂种狗。
(2)杜博夫假意装出对狗不舍的样子,是为博取克纳普斯的同情,从而把狗卖给他。
(3)不可以。因为这段话交代了杜博夫打算卖狗和送狗的原因,也说明了杜博夫开头极力赞扬狗的话,都是为了把狗卖给克纳普斯而编造出来的假话,从而暴露了他丑陋、表里不一的内心。
(4)杜博夫为了把狗卖给对方,不仅极力称赞狗,而且称赞对方是好小伙子,可见其言不由衷、虚伪、厚颜无耻;见对方不愿意买,又提出送给对方,遭拒绝后又发誓要把狗送给屠夫,大骂狗的不是,可见其自私狠毒、缺乏爱心、表里不一。
(5)①故事都是由“狗”引起的;②都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③都揭露了沙皇俄国统治时期国家的腐朽、黑暗;④都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⑤都属于成功运用讽刺艺术的杰作。
【知识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章结构方式
【解析】【分析】(1)从小说相关语段中筛选出杜博夫对他的狗米尔卡态度的语句,从 “好一条公狗……”语段中筛选出“名——贵——的狗哪”,从“ 这可是长毛猎狗,英国纯种长毛猎狗……”段落中筛选出“ 这可是长毛猎狗,英国纯种长毛猎狗!发现野物时它那副姿势别提多漂亮了,还有那鼻子……真灵!天哪,多灵的鼻子 ”,从倒数第三段中筛选出“这该死的狗!可恶极了!不但弄脏了所有的房间,昨天还把厨房里的肉全偷吃光了,下贱胚子……是纯种狗倒好了,鬼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准是看家狗和猪的杂种”,然后对这些语句进行整合即可。
(2) 结合前面的情节分析, 杜博夫想把自己非常喜爱的名贵的漂亮的狗卖给克纳普斯,想着马上就要与自己的狗分离了,因此杜博夫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但结合下面的情节分析,以上杜博夫的语言和泪水都是假的,他眼睛里“涌出的泪水” 是为博取克纳普斯的同情,从而把狗卖给他。
(3)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这段话中的“这该死的狗!可恶极了!不但弄脏了所有的房间,昨天还把厨房里的肉全偷吃光了,下贱胚子……是纯种狗倒好了,鬼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准是看家狗和猪的杂种” 交代了杜博夫打算卖狗和送狗的原因。而联系小说杜博夫开头极力赞扬狗的话,可以看出那些话都是为了把狗卖给克纳普斯而编造出来的假话,从而暴露了他丑陋、表里不一的灵魂。
(4) 在梳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再结合小说中杜博夫的语言、神情等进行分析,杜博夫为了把狗卖给克纳普斯 ,不仅极力称赞狗,而且称赞对方是好小伙子,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虚伪、厚颜无耻的人;当他见对方不愿意买,又提出送给对方,遭拒绝后又发誓要把狗送给屠夫,大骂狗的不是,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私狠毒、缺乏爱心、表里不一的人。
(5)本题要求从写法上对这篇小说和《变色龙》进行比较,可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对比、夸张、讽刺)等方面进行比较辨析。比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变色龙》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而这篇小说则通过语言、动作等塑造杜博夫这个人物形象。从表现手法分析,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案件中一变再变,他对赫留金、对狗前后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小说也运用了极度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而这篇小说中,杜博夫对狗的前后态度也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同时也运用了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小说的主旨。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 一开始极力称赞它是一条名贵的狗,是条好狗、纯种狗;后来骂它是下贱胚子,是该死的狗、杂种狗。
⑵ 杜博夫假意装出对狗不舍的样子,是为博取克纳普斯的同情,从而把狗卖给他。
⑶ 不可以。因为这段话交代了杜博夫打算卖狗和送狗的原因,也说明了杜博夫开头极力赞扬狗的话,都是为了把狗卖给克纳普斯而编造出来的假话,从而暴露了他丑陋、表里不一的内心。
⑷ 杜博夫为了把狗卖给对方,不仅极力称赞狗,而且称赞对方是好小伙子,可见其言不由衷、虚伪、厚颜无耻;见对方不愿意买,又提出送给对方,遭拒绝后又发誓要把狗送给屠夫,大骂狗的不是,可见其自私狠毒、缺乏爱心、表里不一。
⑸ ①故事都是由“狗”引起的;②都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③都揭露了沙皇俄国统治时期国家的腐朽、黑暗;④都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⑤都属于成功运用讽刺艺术的杰作。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最后再归纳概括。
⑵此题考查分析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语句所表达的观点态度。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⑶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某个材料作用的能力。文章材料是为主旨服务的,某部分内容需不需要写,是详写还是略写,这些都要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来决定,分析其作用也就是分析其对表现主旨的作用,如果其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就不多余,反之亦然。
⑷此题考查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要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然后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⑸本题考查探小说表现手法及作用的能力。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衬托、伏笔、铺垫讽刺、夸张、对比、先抑后扬、借物喻人等。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使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变色龙》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欺瞒(mán) 伶俐(líng) 恐吓(xià)
B.魁梧(kuí) 赔偿(cháng) 乞丐(gài)
C.胚子(pī) 洋溢(yì) 坎肩(kǎn)
D.崽子(zǎi) 咳嗽(ké) 契诃夫(kē)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彩地敞着。
B.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意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
C.忽然,这贱畜生无原无故就咬了我的手指头一口……
D.奥楚蔑洛夫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人从商店里________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
②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________他一顿!
③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________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
A.伸 教育 娇贵 B.冒 批评 高贵
C.探 教训 名贵 D.钻 惩罚 宝贵
4.划线词语的感彩在句中发生变化的是( )
A.那个敞开了坎肩的人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B.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C.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D.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5.契诃夫以“变色龙”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是什么( )
A.说警官奥楚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一会脱下大衣,一会又穿上大衣。
B.讽刺沙皇制度下,统治阶级的走狗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性格。
C.讽刺奥楚蔑洛夫一会儿怕狗的主人,一会儿又不怕狗的主人的多变性格。
D.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迫使人们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态度。
6.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奥楚蔑洛夫微微向左一转,往人群那里走去。
②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③“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④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
7.文学常识填空。
《变色龙》的作者是 ,他是 国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 》、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二、综合题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众多短篇小说中最脍zhì人口的一篇。全篇洋溢着讽刺色彩,它不仅讽刺批判了像“变色龙”一样的奴性势力,还对“变色龙”生成及存在的土壤环境──庸俗世故、乏味无聊、猥琐下作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揭示,滑jī可笑的背后蕴含着深遂的社会批判意义,使读者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是哈巴狗似的人格,碰到领导点头哈腰,碰到打工者吹胡子瞪眼。对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民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ì jī
脍 猥琐 滑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把画线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4)在画线处补写词语,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对统治者 , ;对人民则 , 。
9.学习完《变色龙》后,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某同学写了一副对联的横批和上联用来评价奥楚蔑洛夫,请你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补写出下联。
横批:媚上欺下
上联:面对权贵趋炎附势尽显奴才脸
下联:
(2)请从“杨志、孔乙己、韩麦尔先生、奥楚蔑洛夫”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一段心得,不超过60字。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艰苦。
(3)“变色龙”比喻像奥楚蔑洛夫这样“多变”的人。请说出下列称呼分别比喻什么样的人。
①铁公鸡: 。
②笑面虎: 。
③地头蛇: 。
(4)某同学为了解作家契诃夫,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时产生了一些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甲】90年代是契诃夫创作达到高峰的时期,创作了不少杰作。【乙】除了契诃夫自己主动研究现实外,由于九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使他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更加深入。在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丙】他编造了一个恐惧一切新事物、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的形象。契诃夫相信旧制度一定会灭亡,新的生活必然会到来。在剧本《樱桃园》里,他喊出了“新生活万岁!”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 ”前加“ ”。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缺少主语的语病,应将“ ”去掉。
③【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1)上文对奥楚蔑洛夫的描写运用的手法是( )
A.对比 B.铺垫 C.反衬 D.象征
(2)写警官由骂狗到骂人,表现了他的( )
A.执法严明,断案如神 B.见风使舵、媚上欺下
C.粗鲁无知,不知所措 D.严于执法,不徇私情
(3)“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这里“颜色”的意思是: 。
(4)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要脱大衣?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5)以上文为例,谈谈这篇小说在人物刻画上的特点。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名贵的狗
契诃夫
杜博夫,一个老兵出身、年纪不轻的中尉,和志愿入伍的克纳普斯正坐在一起喝酒。
“好一条公狗!”杜博夫指着他的狗米尔卡对克纳普斯说,“名——贵——的狗哪!您注意它的嘴脸!光凭这嘴脸就值大钱了!遇上喜欢狗的人,冲这张脸就肯甩出二百卢布!您不信?这么说您是外行……”
“我懂,不过……”
“这可是长毛猎狗,英国纯种长毛猎狗!发现野物时它那副姿势别提多漂亮了,还有那鼻子……真灵!天哪,多灵的鼻子!当初米尔卡还是一条小狗崽子,您知道我花了多少钱买下的?一百卢布!好狗啊!米尔卡,你这机灵鬼!米尔卡,你这小坏包!过来,过来,上这儿来……哎呀呀,我的小宝贝,我的小乖乖……”
杜博夫把米尔卡招引过来,还在它的头上亲了一下。他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我谁也不给……我的小美人……小淘气。你是爱我的,米尔卡,是不是?……行了,滚一边去!”中尉突然喝道,“脏爪子尽往军服上蹭!说真的,克纳普斯,买这小狗我花了一百五十卢布!可见它很值钱,只可惜我没有时间打猎!这狗简直闲死了,也荒废了它的才能……所以我想把它卖了。您买吧,克纳普斯!您一辈子都会感谢我的!哦,要是您手头紧,我可以半价让给您……出五十就带走!您这是明抢呀!”
“不行,亲爱的……我一个戈比也不出。一来我不需要狗,二来我也没有钱。”
“这话您早说不就好了。米尔卡,从这儿滚出去!”
“行了,不要就不要……见您的鬼去!既不想买,也不想要……哎,您去哪儿?再坐一会儿嘛!”
克纳普斯伸个懒腰,站起来,拿起帽子。“该走了,再见吧……”他打着哈欠说。
“那您等一下,我来送送您。”杜博夫和克纳普斯穿上大衣,来到街上,默默地走了一百来步。
“您看我把这狗送谁好呢?”中尉开口说,“您有没有什么熟人?那条狗您已经看到了,是条好狗,纯种狗,可是……对我真是一点用处也没有!”
“我不知道,亲爱的……再说我在这地方哪儿有什么熟人?”
一直走到克纳普斯的住处,两位朋友再没有说一句话。克纳普斯握过中尉的手,便打开自家的便门,这时候杜博夫咳了一声,有点迟疑地说:
“您可知道本地的那些屠夫收不收狗呢?”
“想必会收的……我也说不准。”
“明天我就让瓦赫拉梅耶夫送了去……去它的!叫人剥了它的皮……这该死的狗!可恶极了!不但弄脏了所有的房间,昨天还把厨房里的肉全偷吃光了,下贱胚子……是纯种狗倒好了,鬼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准是看家狗和猪的杂种。晚安!”
“再见!”克纳普斯说。
门关上了,中尉一人留在外面。
(有删改)
(1)杜博夫对他的狗米尔卡前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杜博夫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3)文章倒数第三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杜博夫这一人物形象。
(5)在写法上,本文和《变色龙》一文有哪些相同之处?(至少答出三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声字字音;变色龙
【解析】【分析】A.“吓”应读作“hè”;
B.读音正确;
C.“胚”应读作“pēi”;
D.“诃”应读作“h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字音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等容易混淆读错,另外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地分类整理。
2.【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变色龙
【解析】【分析】A.“无精打彩”应为“无精打采”;
B.“意想天开”应为“异想天开”;
C.“无原无故”应为“无缘无故”。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正确书写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易错字等,然后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使用正确的汉字。
3.【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此题用排除法最简单,①“伸”,舒展开。“冒”, 向外透或往上升。 “探”, 寻求,侦察打听。“钻”,进入。根据语境应选用“探”。故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 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然后要辨析近义词之间的区别,最后根据句意及词义做出选择。
4.【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贬义词;褒义词;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变色龙
【解析】【分析】A.“坏蛋”本是贬义词,句中赫留金称狗为坏蛋,表达的也是贬义。
B.“伶俐”是褒义词,句中奥楚蔑洛夫听人说狗是将军家的,就说狗怪伶俐,还要赞扬的意思。
C.“坏蛋”本是贬义词,句中奥楚蔑洛夫称呼狗为坏蛋,其实是带有怜爱的意思,属于贬义褒用。
D.“玩意儿”是贬义词,这里奥楚蔑洛夫一副看穿赫留金的样子,带有贬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辩词词义的能力,题目要求从感彩方面进行辨析,词语的感彩有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贬义词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但有时为了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会出现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的现象,具体要结合内容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变色龙;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含义和作用。是否概括了文章内容,是否为主要情节,是否蕴含(点明)文章的主旨,蕴含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是否新颖、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等。以“变色龙”为小说题目有何作用,需要联系全文进行思考。文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对案件的判定变来变去,反复无常。对案件的判定不是依据法律,而是根据狗的主人是谁来决定,昭示人物具有“变色龙的特色”,揭示了人物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典型性格。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时应注意,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6.【答案】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知识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①“转、走”是对奥楚蔑洛夫的动作描写。②这句话很显然是对狗进行神情描写。③这句话是对巡警的语言描写。④这句话是对巡警的外貌描写。
故答案为: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描写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及各种描写方法的特征,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答题时要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7.【答案】契诃夫;俄;装在套子里的人
【知识点】变色龙;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安东·巴甫洛维奇·契(qì)诃(hē)夫,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杰出的剧作家,是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主要作品有《变色龙》、《万尼亚舅舅》、《套中人》、《第六病室》、《小公务员之死》
故答案为:①契诃夫;②俄;③装在套子里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8.【答案】(1)炙;wěi;稽
(2)深遂;深邃
(3)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4)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气焰嚣张;恫吓讹诈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变换;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炙”不要写成“灸”,“稽”容易写错。
(2)“深邃”的“邃”读“suì”,“逐”读作“zhú”。应把“深逐”改为“深邃”。
(3)把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需要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加上“不得不”或“不能不”之类的词,这句话正确的改法为: 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4)要抓住这类人“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对统治者是:阿谀奉承、 卑躬屈膝;对人们则是气焰嚣张,恫吓讹诈。本题可参考这篇小说中奥楚蔑洛夫对将军、将军哥哥的态度和赫留金的态度答题。
故答案为:⑴炙 wěi 稽
⑵深遂 深邃
⑶ 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⑷阿谀奉承 卑躬屈膝 气焰嚣张 恫吓讹诈
【点评】⑴本题既考查字音也考查字形。辨析字形,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而辨析字音则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⑵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
⑶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⑷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词语的能力。答题的时候要在理解《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再用合适的词语答题即可。
9.【答案】(1)看到百姓专横跋扈露出虎狼相
(2)示例一: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宝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示例二: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迂腐读书人的自命清高。
示例三: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
示例四: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下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腐朽黑暗的统治。
(3)比喻极度吝啬的人;比喻外貌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比喻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
(4)创作了;他;由于;编造;塑造
【知识点】补写对联;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对联的有关知识要熟悉,尤其是“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要词性相对”“要内容相关”这三点要牢记便不难写出合适的下联了。这副对联是评价奥楚蔑洛夫,这副对联的横批是“媚上欺下”,上联是写奥楚蔑洛夫对统治者的态度,下联应该对奥楚蔑洛夫对百姓的态度,上联“面对权贵”属于动宾短语,“趋炎附势”是四字成语,“尽显奴才脸”是动宾短语,“奴才脸”是偏正短语。因此所对的下联也要符合这合这个特点。如: 看到百姓专横跋扈露出虎狼相。
(2)示例中的心得首先介绍祥子的身份,然后再描写他日常工作的一个场景,最后再写自己对此的感悟,答题时可从这几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例句写一段心得即可。如: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宝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3)比喻就是又甲事物联想到乙事物,此题要结合平时对这些动物的印象再结合关键的形容词进行联想,把它与生活中的某一类人建立联系,如公鸡全身都是羽毛,非常的漂亮,但铁公鸡身上的羽毛想拔也拔不掉,由此可以联想到生活中非常吝啬的这一类人。老虎非常的凶猛,而笑面虎就是表面来看比较和善的老虎,由此可以联想到生活中外貌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蛇是一种有毒的动物,而地头蛇就是待在地头其他动物都不能通过,无法好好生存的一种蛇,由此可以联想到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
(4)【甲】缺少主语,谁创作了不少杰作呢?这个句子缺少主语,根据语境应该是契诃夫,这里可以用他代替。【乙】“由于九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缺少主语, 应删去“由于”,这样这个句子的主语就是“九十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丙】谓语中心语“编造”和宾语中心语“形象”搭配不当,应把“编造”改为“塑造”。
故答案为:⑴ 看到百姓专横跋扈露出虎狼相
⑵ 示例一: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宝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示例二: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一个迂腐读书人的自命清高。
示例三:韩麦尔先生,一个教学四十年的老教师,穿上平日轻易不穿的礼服严肃认真地上最后一课,我从中读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深厚的爱国情感。
示例四:奥楚蔑洛夫,一个沙皇政权下的警官,兴师动众处理街头小事,变化无常,我从中读出了沙皇政府腐朽黑暗的统治。
⑶比喻极度吝啬的人;比喻外貌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比喻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
⑷创作了;他;由于;编造;塑造
【点评】⑴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⑵本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积累词语的意思,生活处处有语文,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手机等也要注意理解积累。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提示去分析,然后即可正确解答词语的意思。
⑷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句子的病因大概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逻辑错误、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成分多余或残缺。修改方法是补法,删法和换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修改即可。
10.【答案】(1)A
(2)B
(3)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4)掩盖他因为害怕得罪将军而惊恐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有意拖延时间想对策。突出了他欺下媚上和善变的特点。
(5)以对话描写为主,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亮相,使人物原形毕露;语言个性鲜明,带有夸张性。
【知识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解析】【分析】(1)结合小说情节分析,选文中奥楚蔑洛夫前后对狗和狗的主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故选文运用的描写手法是对比,故选A。
(2)结合小说情节分析,选文第一段奥楚蔑洛夫骂狗,是因为他这时候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因此他装腔作势的骂狗,耍威风。第三段是他听说狗的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后,他大骂赫留金,说赫留金的被狗咬完全是赫留金咎由自取,怨不得狗,目的是替狗开脱。由此可从看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故选B。
(3)结合语境分析,狗咬了赫留金,奥楚蔑洛夫在不知狗的主人是谁时要拿出点颜色给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意思是要惩罚狗和狗的主人,让那些人看看他的厉害。据此可知这里的“颜色”是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意对即可。
(4) 奥楚蔑洛夫听有人说狗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心里比较紧张,因为之前他已经说了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还说要管管那些不愿遵守法令的老爷,要好好教训他等等一类的话,想到这里,内心有点胆怯,但他不愿让众人看到自己的胆怯,因此他就借脱大衣企图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掩盖他因为害怕得罪将军而惊恐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有意拖延时间想对策。突出了他欺下媚上和善变的特点。
(5)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选文写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案件,他在处理案件时为了调查案情,与巡警、围观的人、赫留金的对话,他在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时,为了显示他警官的威风,就大骂狗和狗的主人,但在听有人说狗的主人是席加洛夫将军时他又替狗和狗的主人开脱,前面说要把狗弄死,后面又说狗是无辜的,前面说要替受害者伸张正义,后面又说受害者咎由自取,是为了讹一笔钱,这样前后自相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凸现人物的性格。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A
⑵B
⑶ 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
⑷ 掩盖他因为害怕得罪将军而惊恐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有意拖延时间想对策。突出了他欺下媚上和善变的特点。
⑸ 以对话描写为主,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亮相,使人物原形毕露;语言个性鲜明,带有夸张性。
【点评】⑴本题考查探究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文章的表现手法有:象征、侧面描写、联想想象、先抑后扬、借物喻人、寄情于景、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渲染烘托等。解答此题,要掌握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特征。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再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与表现文章主旨的关系即可知道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
⑵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③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④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注意积累词语的意思,课文后边“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都要注意积累。生活处处有语文,平时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手机等也要注意理解积累。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提示去分析,然后即可正确解答词语的意思。
⑷本题考查分析细节描写作用的能力。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
⑸本题考查分析小说表达技巧的能力。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章使用的表达技巧。
11.【答案】(1)一开始极力称赞它是一条名贵的狗,是条好狗、纯种狗;后来骂它是下贱胚子,是该死的狗、杂种狗。
(2)杜博夫假意装出对狗不舍的样子,是为博取克纳普斯的同情,从而把狗卖给他。
(3)不可以。因为这段话交代了杜博夫打算卖狗和送狗的原因,也说明了杜博夫开头极力赞扬狗的话,都是为了把狗卖给克纳普斯而编造出来的假话,从而暴露了他丑陋、表里不一的内心。
(4)杜博夫为了把狗卖给对方,不仅极力称赞狗,而且称赞对方是好小伙子,可见其言不由衷、虚伪、厚颜无耻;见对方不愿意买,又提出送给对方,遭拒绝后又发誓要把狗送给屠夫,大骂狗的不是,可见其自私狠毒、缺乏爱心、表里不一。
(5)①故事都是由“狗”引起的;②都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③都揭露了沙皇俄国统治时期国家的腐朽、黑暗;④都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⑤都属于成功运用讽刺艺术的杰作。
【知识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章结构方式
【解析】【分析】(1)从小说相关语段中筛选出杜博夫对他的狗米尔卡态度的语句,从 “好一条公狗……”语段中筛选出“名——贵——的狗哪”,从“ 这可是长毛猎狗,英国纯种长毛猎狗……”段落中筛选出“ 这可是长毛猎狗,英国纯种长毛猎狗!发现野物时它那副姿势别提多漂亮了,还有那鼻子……真灵!天哪,多灵的鼻子 ”,从倒数第三段中筛选出“这该死的狗!可恶极了!不但弄脏了所有的房间,昨天还把厨房里的肉全偷吃光了,下贱胚子……是纯种狗倒好了,鬼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准是看家狗和猪的杂种”,然后对这些语句进行整合即可。
(2) 结合前面的情节分析, 杜博夫想把自己非常喜爱的名贵的漂亮的狗卖给克纳普斯,想着马上就要与自己的狗分离了,因此杜博夫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但结合下面的情节分析,以上杜博夫的语言和泪水都是假的,他眼睛里“涌出的泪水” 是为博取克纳普斯的同情,从而把狗卖给他。
(3)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这段话中的“这该死的狗!可恶极了!不但弄脏了所有的房间,昨天还把厨房里的肉全偷吃光了,下贱胚子……是纯种狗倒好了,鬼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没准是看家狗和猪的杂种” 交代了杜博夫打算卖狗和送狗的原因。而联系小说杜博夫开头极力赞扬狗的话,可以看出那些话都是为了把狗卖给克纳普斯而编造出来的假话,从而暴露了他丑陋、表里不一的灵魂。
(4) 在梳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再结合小说中杜博夫的语言、神情等进行分析,杜博夫为了把狗卖给克纳普斯 ,不仅极力称赞狗,而且称赞对方是好小伙子,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虚伪、厚颜无耻的人;当他见对方不愿意买,又提出送给对方,遭拒绝后又发誓要把狗送给屠夫,大骂狗的不是,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私狠毒、缺乏爱心、表里不一的人。
(5)本题要求从写法上对这篇小说和《变色龙》进行比较,可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对比、夸张、讽刺)等方面进行比较辨析。比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变色龙》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而这篇小说则通过语言、动作等塑造杜博夫这个人物形象。从表现手法分析,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案件中一变再变,他对赫留金、对狗前后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小说也运用了极度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而这篇小说中,杜博夫对狗的前后态度也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同时也运用了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小说的主旨。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 一开始极力称赞它是一条名贵的狗,是条好狗、纯种狗;后来骂它是下贱胚子,是该死的狗、杂种狗。
⑵ 杜博夫假意装出对狗不舍的样子,是为博取克纳普斯的同情,从而把狗卖给他。
⑶ 不可以。因为这段话交代了杜博夫打算卖狗和送狗的原因,也说明了杜博夫开头极力赞扬狗的话,都是为了把狗卖给克纳普斯而编造出来的假话,从而暴露了他丑陋、表里不一的内心。
⑷ 杜博夫为了把狗卖给对方,不仅极力称赞狗,而且称赞对方是好小伙子,可见其言不由衷、虚伪、厚颜无耻;见对方不愿意买,又提出送给对方,遭拒绝后又发誓要把狗送给屠夫,大骂狗的不是,可见其自私狠毒、缺乏爱心、表里不一。
⑸ ①故事都是由“狗”引起的;②都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③都揭露了沙皇俄国统治时期国家的腐朽、黑暗;④都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⑤都属于成功运用讽刺艺术的杰作。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最后再归纳概括。
⑵此题考查分析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语句所表达的观点态度。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⑶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某个材料作用的能力。文章材料是为主旨服务的,某部分内容需不需要写,是详写还是略写,这些都要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来决定,分析其作用也就是分析其对表现主旨的作用,如果其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就不多余,反之亦然。
⑷此题考查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要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然后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⑸本题考查探小说表现手法及作用的能力。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衬托、伏笔、铺垫讽刺、夸张、对比、先抑后扬、借物喻人等。答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使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