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02(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02(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0 16: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述类文本阅读
【把握考情】
侧重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难度相对较
第1题
内容理解题
小,只是对文中基本信息的加工、转换表述,属送分题
目。
第2题
侧重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具体的
考查重点是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结构、论点、论据及论证
论证分析题
方法。
第3题
侧重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观,点推断题
命题特点是对文本内容要点进行逻辑推断。
·论


·论


·论

·解题思路
关于论点
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提出的见解或主张,论,点的表述形式
往往是一种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
的句子。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
任务。包括:
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有的直接
1、中心论,点
出现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
2、分论点
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
“总而
言之”“总之”
“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
论点
语为标志,收束全篇
位置
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
大多数情况下,中心论点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段落分论点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当开头与结尾出现
类以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关于论据
论据的类型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具有典型
性。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道理,突出
论点。
理论论据: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
定理、公式等,也可以是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理。运用要做到精确,不篡
改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证明论点。
关于论证
论证
论证是用严密的分析说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一般来说,论点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论证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服力。
(三)论述类文本常用的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起到以理服人的作用。具体事例、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第1至5段,大量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论证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第1、
2段列举《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阐述“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不同句式的
不同意味;第3、4段列举王若虚《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论述文字一增一减意味
不同;第5段列举贾岛“推敲”的故事,表明用字不同导致意境也不同的观点。
2.道理论证
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
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引用论证"是其中一种,即引用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论证观点。
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第4、5段谈论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就运用了道理论
证的方法。作者先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
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接着确切”,意思一样。“一
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
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西
洋任何一诗来得多”,例如“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作者使用
中外论诗的理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点,这样就显得有高度、有深度,也有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