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12—14课)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本卷为闭卷考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题后括号内。)
1.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近代史上与第三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公车上书 C.戊成变法 D.辛亥革命
2.胡适曾于1923年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维新变法时 D.民主科学时代
3.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写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4.有学者提出:“新文化运动至少在其发展初期,只是上一阶段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的历史工作的继续。”可见该学者认为他们都在
A.倡导共和 B.改良文学 C.打倒孔教 D.开启民智
5.近代前期,面对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数亡图存运动。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李鸿章——洋务运动 ②康有为—— 戍成变法
③孙中山——辛亥革命 ④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顾序是( )
①变法图强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7.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两只蝴蝶》,引起世人高度关注。 此诗的发表反映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主张是( )
两只蝴蝶 胡适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伶;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自由与平等 D.提倡白话文
8.民国八年五月,上海“大世界”娱乐扬中的跑马场生意也萧条了,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9.1919年5月,上海许多家长都收到一份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
通知 亲爱的先生: 5月28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他继续流废学业。 校长:L·H.泰纳(Turner)
你认为通知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军阀混战,逃避战乱 B.投笔从成,参加北伐 C.参与游行,反帝爱国 D.工业发展,扩大招工
10.五四爱国运动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B.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1.“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1919年,一群满腔热血的青年学生成为运动先锋,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资产阶级改良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近代化探索的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12.1921年3月,李大钊给河南郑州工人讲课。当时学习的工人姜海世回忆道:“李大钊很幽默地说,‘工’字下边加个‘人’字,连起来就是‘天',工人阶级前途远大。全中国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将来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好的中国。工人们听了都很高兴。”这段回 忆说明( )
A.李大钊建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B.李大钊向工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C.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D.李大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13.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
A.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标志着无产阶级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抵起了国民大革命
14.以下是张华同学学习中共一大时所做的笔记,其中叙述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的会址开始在北京,后转移到上海
C.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15.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 顶峰。下面关于这次工人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时间:1923年2月 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结果: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 教训:必须建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A.时间 B.口号 C.结果 D.教训
16.某校为迎接中国共产党100周年举办“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展。下列内容符合“红船启航”版块的是( )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武装起义军旗飘扬 C.众志成城全民抗战 D.百万雄狮 横渡长江
17.1921年李大到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创主张(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建立联合政府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18.热播电视剧《觉醒时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调的历史。以下主题与该剧最为相符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国共两党由合作到对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都是为了( )
A.巩固清朝统治 B.向西方学习 C.发展资本主义 D.救亡图存
20.大众传媒自诞生以来,记录时代的变化,引领舆论导向,深刻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城。下列传媒反映的史实为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第21题10分,第22题8分,第23题17分,第24题15分,共5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估计,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 082万元。到1920年,近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中国的产业工人在1913年只有60多万人,到“五四”之前,达到了200多万人。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人阶逐渐成长,并于五四时期开始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必将产生其政治的代表。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根据材料一,概括1913-1920年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2分)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时期工人阶级是如何“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的” (3分)
材料二:中国工人运动最初主要是自发的经济斗争。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阶段。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独立斗争是不可能得到胜利的。中共三大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单纯领导工人运动转移到国民革命中来。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工人运动的变化,(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材料中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6分)
23.(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国家政治的继续衰败,复降势力和尊孔文化的泛温,以陈独秀、李大到、鲁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探索挽教中国危亡和实现国家富强的新途径……其中的许多知识分子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逐步成为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办工会,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直接向中国工人阶级传播,进而促成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周建超《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
(1)“以陈独秀、李大、鲁迅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分)
(2)“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进而促成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哪些条件。(3分)
材料二:今天是党的95岁生日。仰望党旗,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加深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从上海石库门寻找光明的探路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肩负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我们有一往无前的豪情,更有时不我待的警醒。 ——《人民日报》2016年07月01日01版)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事件是什么?(2分)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2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3分)
材料三:一大之后,共产党人的脚步没有停止,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1922年开始,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次高湖。在积权推进初期革命活动的同时,党也在实践斗争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国情,力图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
(4)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纲领?(2分)该革命纲领的制定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2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与哪一运动有关?(2分)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
【立宪之梦】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里出现了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法。他们通过上书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通过办报纸来形成自己的舆论工具;通过学会把改革的力量组织起来。这样的话,变法运动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气侯和规模……
(2)材料二中的“一部分人”指的是哪一阶层和派别发起的什么运动?(2分)
【共和之路】
材料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无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济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4分)
【思想风暴】
材料四: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围,于是又掀起了新的运动。
(4)请写出材料四这场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2分)
综合上述材料,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对救国道路不断进行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历程?(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D B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D D A B A D D
二、综合题:
21.(1)状况:企业数量、资本总额、工人总数增加。说明: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等。
(2)变化: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有组织的政治斗条;从独立斗争到国民革命。原因:近代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马充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等。
22.(1)情感:爱国主义情感
(2)思想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组织基础:促进了马完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23.(1)新文化运动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有了科学的认识,制定出恰当的政策,对以后的革命起到了指导作用,(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5)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民族的复兴不遗余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4.(1)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
(3)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新文化远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5)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