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单元:18—22课)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本卷为闭卷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题后括号内。)
1.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总会响起长长的凄厉的警报声,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这是因为哪个国家在这一天曾制造了侵略中国的事件(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2.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画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呼吁国人( )
A.共御外侮 B.铭记国耻 C.抵制日货 D.寻找外援
4.右图人物曾是我国著名的抗日将领,他是( )
A.张学良 B.杨虎城 C.杨靖宇 D.赵登禹
5.“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阴谋夺权 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 D.逼蒋抗日
6.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借口是( )
A.一个日本传教士被杀 B.柳条湖事件 C.一个日本士兵失踪 D.皇姑屯事件
7.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
A.百团大战 B.七七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9.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共产党 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 祭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 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同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A.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危机 B.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
10.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常德细菌战
11.创作于1938年的歌曲《在太行山上》(节选):“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把他在哪里灭亡!”关于歌曲所描述的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A.体现工农群众支持红军抵抗入侵的家国情怀 B.世界人民的支持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使中国人民摆脱侵略实现了彻底的民族独立
12.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图片所示历史事件,
能够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13.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
A.秋收起义 B.血战卢沟桥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大捷
14.一封封写于战火纷飞年代的书信,承载着系国系家的深厚情怀。下面两封书信(节选)一起能印证的史实是( )
A.正面战场的抗战 B.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5.《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
A.卢沟桥抗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6.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材料描述的此次战役( )
A.取得了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 B.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仗
C.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成破灭
17.1945年,有一个遭受了日本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地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是( )
A.台湾 B.东北三省 C.香港 D.澳门
18.1945年,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新的政治路线。这一路线制定于(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9.中共七大提出:打败日本侵略者后,中国要选择的发展道路是( )
A.社会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共产主义
20.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D.爱国华侨的援助
二、综合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0分,共5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阋墙】
材料一: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二: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4分)
(2)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2分)
【同仇敌忾】
材料三: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4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2分)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2分)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2分)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日前线,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2分)
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2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2分)
23.(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与这场“谈判”相关的战争是什么?(2分)中日双方谈判的结果如何?(2分)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同时,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是如何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4分)
材料三: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认识。(4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什么会议?(2分)这次会议有何重大意义?(2分)
材料二: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2分)
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结合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2分)你认为日本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C D C C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B D C A D B C
二、综合题:
21.(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或答: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3)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22.(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百团大战
(3)南京大屠杀
(4)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23.(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选派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3)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第二次合作。
(4)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坚持抗战,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帮助和支持。
(1)中共七大;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说明:抗日战争促成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看法: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史实,美化侵略战争;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错误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坚决抵制。
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希望日本政府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