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2022年课标: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痛定思痛,变法图存
1.立足时空观念,结合时代背景,梳理戊戌变法运动的主要史实。(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立足唯物史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特点、意义及其失败原因。(唯物史观)
3.通过学习维新人士在国难当前矢志不渝,仍然决心变法图强,不畏牺牲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国奉献的责任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自强
求富
甲午战争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清政府内外交困
“自强”不强“求富”不富,
甲午一战,洋务运动的所有成果化为乌有!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军事企业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民用企业
当中国和日本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后,同样是30年,日本人用30年的时间成为东亚第一强国,而中国人用30年的时间证明了——
必须改变国家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运动的原因。
“唤醒中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本原因:
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原因: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器物层次”
“制度层次”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序幕
发展
高潮
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颁布 “明定国是”
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送被选拔的读书人赴京,后来就以“公车”作为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会者众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们纷纷表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织会社。
“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联合各省1300多名
举人齐聚松筠庵,
“公车上书”
人物扫描·康有为
1858出生于
广东省
南海县
官僚地主家庭
1863
5岁
背唐诗百首,
学习《四书》
19岁
1877
1880
22岁
开始广泛
接触西学
31岁
1888
第一次上书,
请求变法。
1891
34岁
创办“万木草堂”
收学生、讲学、著书
38岁
1895
进京参加会试
公车上书,千名学子拒马关
1.时间:
2.背景:
3.领导人:
4.核心内容:
5.在位皇帝:
6.意义:
1895年春。
《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面临着严
重民族危机。
康有为和梁启超。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光绪帝。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公车”原指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用“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目标导学二、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
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梳理公车上书的史实及影响。
史料实证
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
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
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
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迁都、练兵
变法
拒和
视频播放:公车上书
视频:公车上书
(2)影响最大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
天津的《国闻报》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1)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
(3)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目标导学三、戊戌变法的思想宣传——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会者众多。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织会社。
《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
《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所译《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史料实证
强学会
上海强学会
长沙南学会
广州农学会
瑞安兴儒会
西安励学斋
成都蜀学会
国闻报
天津 严复
时务报
上海 梁启超
《时务报》1896年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
《国闻报》1897年创刊于天津,严复主笔。
居南北舆论领导地位
作用: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推动了维新
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南/上海
北/天津
梁启超
(1873-1929)
严 复
(1854-1921)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法通议》
严复,福建人。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翻译赫胥黎
《天演论》
《少年中国说》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国闻报》宗旨
宣传变法图强,实行资产阶级改革,建立君主
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的观点。激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的作用,增强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觉悟,
,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舆论准备。
上述学会、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严复,福建侯官人。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被选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两年后回国,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力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图报报纸。
严复
目标导学三、戊戌变法的思想宣传——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史料实证
1
8
9
7
德国强占胶州湾,
大清国运岌岌可危
1897年11月13日,德国派出军舰悍然驶进往日平静的胶州湾,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舰上官兵竟顺利登陆,并占领了山东青岛。
1897年
德军进入青岛
(1871-1908)
1898年6月11日
颁布“明定国是” 诏书
光绪皇帝
(1871—1908)
“五帝三王, 不相沿袭,……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皇帝《明定国是诏》
国家的方针政策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目标导学四、戊戌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
一系列的变法令,新政共推行了103天。因1898年为戊戌年,
所以也称“戊戌变法”。
1、背景、时间、标志:
史料实证
颁布新法
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参政,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增强军事实力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汰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后来京师大学堂被保留。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学法指导:立足历史解释,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表格,认识戊戌变法内容的影响。
2.内容及影响
目标导学四、戊戌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
历史解释
思考
材料一: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
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
洋奴汉奸。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
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陈變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命八旗人下,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 哗,谣谤起。 ——黄鸿寺《清史纪事本末》
旧读书人
旧官僚
八旗兵
结合材料,说说帝后两党对待变法的态度有何不同?
9月5日,擢升
杨锐 刘光第 林旭
谭嗣同为军机处
章京。负责草拟
变法法令。
慈禧太后
认为这是在
夺权乱政。
帝后之争趋
于白热化。
帝党:通过变法革旧图新以救时艰。
后党:触犯自身利益,由默许到反对。
事态进展
1898年9月5日,光绪帝召见谭嗣同。
1898年9月18日,荣禄调集军队进京。
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晤袁世凯。
北洋新军
北洋新军首领:
袁世凯
谭嗣同秘访袁世凯
现在能救皇上的只有你了……
为了救皇上,我袁某人必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1898年9月18日夜
计划如此这般……
狡诈无情、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向荣禄告了密——
最后的努力
结合材料,说说慈溪太后对待变法的态度发生什么变化?
支持
反对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失败标志:
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
囚
维新派
顽固派
9月14日,光绪帝在向慈禧太后请示变法事宜时,太后指责道:“朝中的重要大臣,非有大错不可弃;现在是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新人离间旧臣;皇上为了顺从康有为一个人而乱了家法,将来到祖宗面前怎么交代呢?”
戊戌六君子
目标导学五、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
史料实证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
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
谭嗣同
1865-1898
重要著作《仁学》
谭嗣同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他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狱中留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赴死。谭嗣同在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相关史事
议一议: 我们应该学习谭嗣同的什么精神?
爱国进取、视死如归、勇于牺牲、为民族大业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
谭嗣同想做中国第一个因变法而牺牲的人,希望唤醒人们的觉醒。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封建
主
义
无实权
顽固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单薄
脱离群众
民族
资产阶级
人民
群众
根据图示,说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2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3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4脱离人民群众。
历史意义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思想启蒙作用)
软弱性
妥协性
思考·探究
想一想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最本质的不同是什么?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自救)。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实践证明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
力量弱小
(爱国/进步/启蒙)
(开辟近代化道路)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在思想
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教训?
《时务报》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目标导学五、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
教训:它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换我了
革命
唯物史观
维新时期的遗产
京师大学堂牌匾
京师大学堂旧址
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五、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
材料1: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2:……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影响:1.促进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依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的影响与启示。
影响:2.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目标导学六、戊戌变法的影响与启示
材料3:
启示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
启示2.要不断解放思想,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启示3.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进行创新。
唯物史观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2创办报刊7建强学会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变法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历史意义: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派
领导阶级和派别:
戊戌政变,百日峥嵘负愎狂
戊戌回响
历史解释
课后活动
同意观点B:戊成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理由: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戊戌变法则主张学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说,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万学习。
不同意观点C: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理由:因为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因此,观点C是错误的。
课堂练习
1.(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是( )
A.创办强学会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创建兴中会
2.(2022年山东聊城)“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C
D
课堂反馈
课堂练习
3.(2022年广西河池)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他在一次集会上发表了激昂的演说:“吾四万万之人,吾万千之士大夫,将何依何归何去何从乎?故今日当如大败之余,人自为成。救亡之法无他,只有发愤而己。”这说明康有为主张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4.(2022年湖北黄冈)1898年,《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B
B
课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