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单元检测---2022---2023六年级上册生物(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单元检测---2022---2023六年级上册生物(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21 17: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单元限时检测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郴州)2011年,科学家在火星上首次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以下有一条概述,可作为支持该推测的理论证据。请找出(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咸宁)以下是某同学列出的家中的几种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扫地机器人 B.笔记本电脑 C.食用油 D.仙人掌
3.(常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
A.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
4.(赤峰改编)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
D.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5.(德州)生活中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依次是(  )
A.光和温度 B.温度和水分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6.请仔细分析下列各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一项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食物网,这是由于(  )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B.消费者不仅以一种食物为食
C.生态系统的物质要大量流失 D.消费者的数量太多
8.在一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量会如何变化(  )
A.缓慢上升 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9.(武汉)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 30 ℃ 20 ℃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0.(枣庄)“草盛豆苗稀”与“雨露滋润禾苗壮”都说明了(  )
A.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11.(云南)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
A.10只鼠妇太多了,用2只就可以
B.纸盒上面应该全部用玻璃板盖住
C.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
D.没有错误,不需要修改
12.对如图食物网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需加入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B.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C.在“农作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若大量捕捉蛇,鼠的数量会先增多后减少
D.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
13.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使人类活动能上天入地,下列不在生物圈范围内的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岩石圈的底部
14.(黑龙江改编)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5.如图为黄州赤壁公园某一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
B.图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虫→鸟→细菌
C.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图中的细菌、真菌属于消费者
16.(内蒙古)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昆虫都属于生产者
B.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该生态系统中有三条食物链
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的环境就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C.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企鹅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
18.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狐全部杀灭,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19.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益阳回龙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是一个生态系统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食物链
20.(海南改编)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D.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第Ⅱ卷 非选择题(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21.(2019淄博期末检测节选)(18分)基础知识填空。
(1)红柳能顽强地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耐高温、耐干旱。它的根扎得很深,能从土壤深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开花结果。从生物的特征看这一实例说明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生物能生长和
      。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说明了        。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生态系统的种类看,“黄河”“海”均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      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3)辛弃疾的古词中描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句中提到了哪些植物       。词句中既能生活在岩石圈,又能生活在水圈的生物是  。
(4)“一山不容二虎”反映了生物之间的          关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之间的      关系。
22.(10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3)该图中青蛙与蜘蛛的关系是          。
23.(10分)某水域被DDT污染后,经检测得知水域中DDT浓度为0.000 5单位,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5种生物体内也存有不同浓度的DDT,其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检测生物 A B C D E
DDT浓度 0.01 2.0 0.5 25.5 0.004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
(2)如果表中所检测生物恰好能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     
      。
(3)生态系统中能产生有机物的是      ,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4)上述生物中受DDT毒害最大的是      。
(5)上述生物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
24.(株洲)(12分)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阅读回答问题:
(1)珊瑚虫体内生活着一种海藻叫做虫黄藻。造礁珊瑚虫生长发育需要的氧气以及有机物由虫黄藻提供,而其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则提供给虫黄藻。虫黄藻与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   。各种珊瑚,都向见光面扩展,背光面即使有充裕的空间,也不向这方向发育。通常在 10~20 m阳光充足和温暖的浅水区,珊瑚虫才得以充分发育,造就出珊瑚礁。珊瑚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方向和范围的原因是珊瑚的生长发育受          的制约。
(2)珊瑚礁和珊瑚岛上生活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看作是一个          。如图为海岛珊瑚礁发展过程中,不同年份,珊瑚礁体积,生物的种类数、生物个体数变化。由曲线可知,三者变化规律为在                      ,本图可以反映出          之间以及生物之间能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25.(沈阳)(10分)鼠妇,又称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鼠妇很快就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生物学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下,应选择      (填“甲”“乙”或“丙”)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若将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静置一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5次。结果如下:
环境时间(分钟) 1 2 3 4 5
明亮(只) 1 0 2 1 2
阴暗(只) 9 10 8 9 8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对上述实验数据求出     值。
(3)若某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都不同,应该      (请填写正确选项的对应字母)
A.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
B.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C.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修改实验数据
D.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多次重复实验确认结果
(4)如果选择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可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