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0-20 08:29:41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二课时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季风: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节,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冬季风夏季风气温__气温__气压__气压__风从___吹向___冬季低高高低陆地海洋陆地海洋冬季风气温__气温__气压__气压__风从___吹向___夏季高低低高海洋陆地陆地海洋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思考]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
    和湿度状况有何差异?我国的季风特点: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暖热多雨。世界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归纳 划分 气候变化四个时期竺可桢最近一百多年来的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全球变暖全球气温升高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影响?长沙浏阳市北盛镇一处接干涸的水库温室效应导致: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剧增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气象反常海洋多风暴增全球气温升高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影响?1.气候转变:全球变暖
2.海平面上升
3.气候反常,海洋多风暴增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城、郊区气温差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城市人口密集,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
?工厂及车辆每天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大量废气;
?城市建筑结构的特性大量植树造林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如何控制大气污染?措施:1)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2)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加强国际间协作再见! 第 2 章第 5 节 课题: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
主备人
陈德承
审核人
殷珏培
日期
2013年10月 日
教学目标
了解季风的概念,理解我国季风的形成机理
了解我国的气候变化和全球的气候变化,了解竺可桢在地理和气象方面的杰出贡献。
了解人类生产生活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如何控制大气污染。
教学重点
季风的形成
教学难点
季风的形成
教学准备
二次备课






【引入新课】
现在,我国正要进入冬季,与夏季相比,气温会如何变化,风向又有什
么变化?
【新课教学】
季风
⒈季风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
【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填图。
⑴同一纬度的大陆和海洋,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别是哪个高?(要求分析是
什么原因所致:源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⑵这种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气压高低分布有什么影响?
⑶大陆和海洋高气压和低气压的变化对风向产生什么影响?
陆地
海洋
冬季
气温
气压
风向
夏季
气温
气压
风向
⒉问: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季风特点: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暖热多雨。
小结:世界上季风区分布很广,其中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我国冬季
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二、气候变化
竺可桢认为我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约公元前3000
年~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的寒暖交错时期,
公元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
2.近百年来的仪器观测记录表明,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
候总是表现出波动变化的特点。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逐渐升高的过程中。
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温室效应:人类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煤、石油、天然
气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森林的大幅度减少,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
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2.全球气温升高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影响?
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的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如何控制大气污染?
【小结】
【作业】
课后反思
作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