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丢铜仔》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丢丢铜仔》,选自《台湾情思中央民族乐团一丝竹徽音》,是指挥家赵咏山根据台湾民歌《丢丢铜仔》改编的。原乐曲形式为二段式,简短生动,全曲充满律动的趣味。改编的曲式大致和原曲相同,为二段式;而本乐曲经由二胡、柳琴,唢呐等乐器连接担任主旋律的演奏,展现了不同风格的情趣,再加上中间各段的快板变奏,更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氛。
《丟丢铜仔》原为流传于宜兰及其附近地区的曲调,后来就以宜兰为名,称为“宜兰调”。最初表现的是:二百多年前,山路上交通不便,伐木者为了从北部山区的宜兰运送木材到台北盆地的淡水,便将木材绑成木排,放在河里顺水西行。在从淡水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唱成了这首歌。歌中的‘丢丢铜’是象声字,模拟他们经过的山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后来,火车从台北通到宜兰,运送木材再也不必经过河道的急流险滩了。这首歌遂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孩子们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歌词虽然完全改头换面,但是原来的轻快旋律和诙谐衬字依然保存了下来。《丢丢铜仔》是台湾宜兰民谣,是宜兰的象征与骄傲;以《丢丢铜仔》为音乐素材改编或创作的器乐曲与声乐曲不少,如:鲍元恺编曲的《云岭素描》第14首《宜兰童谣》,用《丢丢铜仔》的曲调编成,把旧式火车的车轮声、车铃声和汽笛声以及孩子们的欢笑嬉闹声,合着轻快的节拍与爽朗的旋律写人这部管弦乐中;还有吕泉生改编成童声加男声的无伴奏合唱《丢丢铜》,以男声的固定节奏衬字模拟火车车轮的转动,以童声的小二度和音模拟汽笛的声音,十分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
1.聆听《丢丢铜仔》,初步感知这首民歌的风格与韵味。
2.通过教唱、欣赏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民歌的特点。
3.能够用明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台湾民歌《丢丢铜仔》,体验与同学合作演唱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并演唱《丢丢铜仔》,初步体会小调的风格与韵味。
2.分声部演唱《丢丢铜仔》,并有机地融合本歌的背景音响材料。
教学准备
电子琴、CD机、光盘(或音响系统、U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背后的故事
二百多年前,在台湾的山区交通不便,伐木者为了从北部山区运送木材到台北盆地,便将木材绑成木排,放在河里顺水西行。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经过山洞时听到水滴落地的声音,认为这种声音与铜钱落地极为相似,并将此声音哼唱成歌。后来,火车从台北通到北部山区,运送木材再也不必历经河道和山洞。这首歌曲遂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山里孩子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导入,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做好学习准备,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授
1.听赏《丢丢铜仔》:《丢丢铜仔》是一首轻快﹑热闹的歌曲,歌曲的结构形式为小二段式,第一段的演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相结合,第二段为二声部合唱,歌曲在每一乐句的中间都加入了虚字衬句。
2.老师请学生对比欣赏带下滑音和不带下滑音的音乐片段,并学唱带下滑音的音乐片段。
3.教师播放歌曲《丢丢铜仔》作为音乐背景。老师教学生“火车行到磅孔内,磅孔的水滴落来”的客家方言。
4.歌曲赏析
(1)原乐曲形式为小二段式,简短生动,全曲充满律动的意味。唱词仅上、下两句,每句中间插入虚字衬句,增加了歌唱的趣味。整首民歌行腔简洁单纯,每字一腔,正是童谣的基本特征。
(2)上乐句6小节,在Sol与Mi的六度范围内展开。下句音区略降,音域扩大,在Re与高八度Re之间,句幅延伸到8小节。尽管上下句结束于同一个音,似乎接近于平行关系,但从它们的音区、音域、音调等形态来看,具有明显的对比性。
(3)从音阶调式的逻辑来说,Sol音应该是旋律的中心,而实际上,它的上句主要是围绕“Re”进行的,下句是围绕“La”进行的,这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民歌中是普遍存在的;民歌音调中的“逻辑中心音”与“实际中心音”的关系,表面看是一种矛盾,实际上,它是对调式色彩的补充和丰富。
【设计意图】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通过老师的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歌中的‘丢丢铜’是象声字,模拟他们经过的山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后来,火车从台北通到宜兰,运送木材再也不必经过河道的急流险滩了。这首歌遂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孩子们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表现的都很好,对歌曲的学习也掌握的特别快,继续努力!
【设计意图】对歌曲意境和主题进行简单总结,让学生发现音乐真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真的是很美妙、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