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1 06:3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在英国,他们谁掌握着英国的最高权力
伊丽莎白二世
现任英国首相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学习目标

1、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探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准确简述《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3、正确看待英国的“光荣革命”,了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1)1215年,英格兰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大宪章》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法律政治传统
詹姆士一世
(1603-1625年在位)
苏格兰
英格兰
1603年詹姆士一世建立斯图亚特王朝
①政治上:推崇“君权神授”理论;
②经济上: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
议会


“基督教世界最聪明的大傻瓜”
影响: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查理一世继位,独断专行。无视英国议会的传统,寻找种种借口,巧立名目,任意征税。
他大量出售专卖权,把肥皂、盐、酒、煤、铁、麻布甚至针和钮扣等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列入专卖范围。把专卖权出售给他的亲信和大商人,一般工商业主因为没有获得专卖权而被逼迫停业,造成生产混乱,工商业萧条,许多工人失业,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既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又引起广大城乡人民的不满。
查理一世
专制统治
议会与国王矛盾的激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阶级)
封建专制制度
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
议会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的壮大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牧场的贵族
领导阶级
要求
阻碍
(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沿岸)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爆发原因
革命的发生(1640-1688)
①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克伦威尔
议会军


查理一世
国王军
结果: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②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然而,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共和国成立后,谁掌握了权力呢?
③克伦威尔独裁: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克伦威尔
1599-1658年
克伦威尔( 1599- -1658) 在内战中成为议会军的统帅,为打败王军立下赫赫战功,有很高的声望,内战结束后自然掌握了共和国的最高权力,但他同样凌驾于议会之上。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P81人物扫描
克伦威尔
战场上的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图
处死查理一世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革命的高潮)
共和国的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
克伦威尔
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30年-1685年
1660年,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回到伦敦即位。即位之初他与强势的议会妥协,谨慎地行使其有限王权。1681年后,查理掌握主动,打败政敌并大幅提升王权,重建了其父的绝对君主制(专制王权)。
他以弑君的罪名逮捕了大批曾参加过革命的军官、民众,轻则收监,重则斩首。对曾签署查理一世死刑的人一个不赦,没来得及逃走的28人全部逮捕,其中13人处以绞刑,15人终身监禁。把克伦威尔等人的尸体从坟墓中掘出,施以绞刑,枭首示众。
革命的曲折与反复
查理二世
威廉在英国登陆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做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1688年,“光荣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议会重新召开
1640
两次内战
1642-1648
处死国王
1649
成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
独裁统治
1653-1658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
光荣革命
1688
结合教材,梳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并分析其特点。
反复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革命的发生
《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议会向威廉三世、玛丽二世宣读《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的内容
1.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
2.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速捕人;
3.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之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史部分》
强调王在法下
征税权归议会
议会对军权的控制
议员自由言论权
议会定期集会权
议会权力日益
超过国王
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君主立宪制
也称“有限君主制”,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利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
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
人类政治文明演进趋势: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材料二: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对英国: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对世界:②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封建专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美国签署《独立宣言》
英国工业革命
封建的英国
(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的英国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
过程
意义
开始:1640年重开议会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裁
1660年复辟君主制
结束:1688,光荣革命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制。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结果
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课堂小结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其中“新社会的政治制度”是指( )
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2.有人认为,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从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转到民权的过程。总体上来看,“从王权转到民权”开始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C 
A 
课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