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九年级化学下册 (R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1~10小题每题1分,11~12小题每题2分,共14分)
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葡萄糖 B. 高锰酸钾 C. 酒精 D. 石蜡
2.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 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3. 40 ℃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溶剂的质量 B. 溶质的质量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食盐的溶解度
4.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1 g以下用游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B. 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盘添加NaCl固体至天平平衡
C. 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8%
D.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5.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 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C. 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6. 下列各选项数据前者等于后者的是( )
选项 数据 前者 后者
A 同温度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中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B 氮气的溶解度 5 ℃、101 kPa下 25 ℃、101 kPa下
C 酒精浓度 同一瓶白酒上半部分 同一瓶白酒下半部分
D 熔点 武德合金 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
7.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WJ56.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春\\化学\\人教\\文件\\word\\WJ56.tif" \* MERGEFORMATINET
A. 图中P点表示10 ℃时丙的饱和溶液
B. 1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中甲的溶解度最大
C. 20 ℃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 ℃,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D. 20 ℃时,向130 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
8. 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的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INCLUDEPICTURE"Q55a.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春\\化学\\人教\\文件\\word\\Q55a.tif" \* MERGEFORMATINET
① ② ③ ④
X 稀盐酸 水 水 水
Y 大理石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小温结合甲物质的溶解度表以图中方式配制溶液,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WJ57.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春\\化学\\人教\\文件\\word\\WJ57.tif" \* MERGEFORMATINET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4. 3 20. 7 28. 5 40 55
A. 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②比①溶质质量分数大
C. ②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若③恒温蒸发溶剂,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0.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 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C. 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 从100 mL 25%的硫酸溶液中取出10 mL ,则取出的10 mL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5%
11. 配制生理盐水时,导致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①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撒出;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
③溶解过程中未用玻璃棒搅拌;
④盛装生理盐水的试剂瓶刷洗后未干燥。
A. 仅①④ B. 仅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X、Y的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XG61.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春\\化学\\人教\\文件\\word\\XG61.tif" \* MERGEFORMATINET
A. 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 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 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 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1分)
13. (5分)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用相关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浓硫酸中的溶质是________。
(2)石灰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
(3)35%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
(4)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
14. (6分)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1)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___(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2)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
(3)20 ℃时,34 g KCl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g。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在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觉到试管外壁__________;用X固体代替NaOH重复上述操作,若试管外壁变冷,则加入的X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
15. (5分)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面对敌人对食盐的疯狂封锁,机智勇敢,不畏艰险,用河水将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将食盐送给了红军。结合下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 7 35. 8 36. 0 36. 3 36. 6 37. 0
(1)氯化钠属于_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从表中数据发现氯化钠溶解度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潘冬子的竹筒中有358 g氯化钠,10 ℃时最少需用________g水才能完全溶解。
(5)20 ℃时,将20 g食盐放入50 g水中,搅拌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至0. 1% )。
16. (5分)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
INCLUDEPICTURE"WJ58.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春\\化学\\人教\\文件\\word\\WJ58.tif" \* MERGEFORMATINET
图1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 7 35. 8 36. 0 36. 3 36. 6 37. 0
NH4Cl 29. 4 33. 3 37. 2 41. 4 45. 8 50. 4
(1)50 ℃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如图1是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则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t ℃时,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B. 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 ℃大于20 ℃
(3)20 ℃时,将m g 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INCLUDEPICTURE"WJ59.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春\\化学\\人教\\文件\\word\\WJ59.tif" \* MERGEFORMATINET
图2
据此分析,x=__________,m g NaCl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17. (5分)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一中,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所学知识可知,溶质可以是________(填物质状态)。
(2)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是探究固体溶解时的热量变化。若向试管中加入的固体是NH4NO3,可观察到U形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右侧液面。
(4)实验三中,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2粒碘和硫酸铜晶体,然后分别加入5 mL水,能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HO40.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春\\化学\\人教\\文件\\word\\HO40.tif" \* MERGEFORMATINET
18. (6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CH10.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3春\\化学\\人教\\文件\\word\\CH10.tif" \* MERGEFORMATINET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填“左”或“右”)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 称量时,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B. 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 g 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
19. (4分)(1)用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2)取75 g某过氧化氢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用电子秤测其质量,不同时间电子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考虑H2O逸出,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 1%)。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6
锥形瓶+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 375. 00 371. 56 366. 28 365. 56 365. 40 365. 40 365. 40
答案
一、1. D 2. C 3. D 4. C 5. C 6. C
7. D 点拨:P点在丙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丙的不饱和溶液,A说法错误; 10 ℃时,丙的溶解度最大,B说法错误;20 ℃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 ℃,甲、乙都有固体析出,但由于不知道溶液的质量是否相同,因此无法比较析出固体的多少,C说法错误; 20 ℃时,130 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 g溶剂,30 g溶质,因此加入20 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0%=20%,D说法正确。
8. B 点拨:要使气球胀大,则烧瓶中的气压一定增大,即有气体生成或放热,符合题意的只有①③。
9. B 点拨:20 ℃时甲的溶解度为20. 7 g,20 ℃时100 g水中加入25 g甲,甲物质并不能完全溶解,因此①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A不符合题意;①中固体有剩余,升温至80 ℃时固体完全溶解,则②比①溶质质量分数大,B符合题意;②是100 g水溶解25 g甲形成的溶液,③是100 g水溶解40 g甲形成的溶液,所以②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③小,C不符合题意;③为不饱和溶液,若③恒温蒸发溶剂,溶质质量分数刚开始会增加,D不符合题意。
10. D 点拨: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不是溶液,故A选项推理错误;汽油除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B选项推理错误;蔗糖的饱和溶液可以再溶解其他物质,故C选项推理错误;溶液具有均一性,故D选项推理正确。
11. C 点拨:①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撒出,溶质的质量小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②用量筒量取水时,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小于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所配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③溶解过程中未用玻璃棒搅拌,只是溶解速率较慢,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④盛装生理盐水的试剂瓶刷洗后未干燥,使溶剂水的体积偏大,所配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12. D 点拨: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Y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所以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Y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故A错误;X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b曲线,所以升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故B错误;X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t3 ℃时,Y物质的溶解度大于X物质的溶解度,所以若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故D正确。
二、13. (1)H2SO4 (2)Ca(OH)2 (3)C2H5OH;H2O (4)FeSO4
14. (1)溶解 (2)温度 (3)34;25. 4% (4)发热;NH4NO3
15. (1)易溶 (2)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
(3)蒸发溶剂 (4)1 000 (5)26. 5%
16. (1)37. 0 (2)a;C (3)4. 6;105
点拨:(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0 ℃时,NaCl的溶解度是37. 0 g。(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a。t ℃时,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相等,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也一定相等,A正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t ℃时,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相等,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铵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的温度t ℃在10~20 ℃之间,C错误。(3)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即在该温度下,饱和溶液蒸发10 g水会析出3. 6 g氯化钠,开始蒸发10 g水,析出1 g固体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再蒸发10 g水,会析出3. 6 g氯化钠,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为1 g+3. 6 g=4. 6 g;蒸发10 g水析出固体1 g后,剩余溶液为饱和溶液,此饱和溶液中含有9 g溶质,设剩余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的质量是y,则=,解得y=25 g,所以一份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溶剂的质量是25 g+10 g=35 g,所以m g NaCl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35 g×3=105 g。
三、17. (1)液体分层,上层呈无色,下层呈红色;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2)洗涤剂能够乳化植物油 (3)高于
(4)碘几乎不溶于水,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
18. (1)量筒 (2)7. 5;42. 5 (3)左
(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B (6)100
四、19. 解:(1)500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75. 00 g-365. 40 g=9. 6 g
设生成9. 6 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9. 6 g
=
x=20. 4 g
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7. 2%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