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课程特点 活用语文教材
监利县汴河镇中心小学 周维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如何使用教材方面,广大语文教师的观念已由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现在的“用教材教”,可谓发生了质的变化。的确,《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灵活处理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等因素灵活地处理教材呢?
一、遵从语文课程工具性强的特点,入选课文的语言特点方面着手灵活地处理教材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均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是立意取材、布局谋篇还是在遣词造句方面都各具特点,具有很强的典范性。这些特点,是作者在文学创作中谋求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创造思维的体现。从文章的语言特点着手处理教材,有利于促进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并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结尾嘠然而止,意犹未尽,留下了“空白”。对于这样精妙的结尾,学生一时会感到费解。这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样的典型展开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精妙独到之处。(1)启发想象:根据原文想象桑娜拉开帐子那一刻的动人情景;(2)续写原文:结合自己的想象,并参与别人的发言,以《拉开帐子之后》为题续写原文;(3)比较感悟:把续写部分续到原文上去,再与原文比较,看哪一种结尾好,为什么。通过一系列训练,学生从中领悟到:如果把续写部分也写上去,就犹如画蛇添足。作者这样的结尾不仅能激发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而且能使读者在想象中加深对“穷人都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这一主题的理解,取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可谓独具匠心。可见,在处理教材时注意结合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活学语文、活用语文的意识。
二、遵从语文课程人文性强的特点,从语文课程的思想情感因素方面着手灵活地处理教材
常言道:文以载道。语文教学自古以来就与思想情感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很多都是思想情感极为丰富的文章,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极好材料。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生命 生命》一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主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方面着手预设教学,着重抓住课文中三个事例反复品读,指导学生领悟其中蕴藏的内涵。让学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样处理教材,可以促进语言文字学习和思想情感熏陶的有机结合,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遵从语文课程整体性强的特点,从语文教材的纵横联系着手灵活地处理教材
语文课程是一项整体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其整体性。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每册教材、每个主题单元,通过听、说、读、写以及字、词、句、段、篇的螺旋式训练,构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教材的整体特点,并从其纵横联系方面着手处理教材,可以更合理、更科学的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整体推进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三个主题单元,其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其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在考虑该主题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课文的学习,能够懂得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感悟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从中受到启发,并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并组织观察大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等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和思考,并有效地整合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四、遵从语文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从语文课程的内外联系着手,灵活的处理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见,语文课程与生活的实践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因此,在使用语文教材,必须根据教材的自身特点,最大限度地沟通语文课堂的内外联系,充分地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月球之谜》一文,在教学前后,可分别布置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如教学之前:(1)搜集有关月亮概况的图片或文字资料;(2)搜集与月亮有关的传说;(3)了解与月亮有关的自然现象。教学之后:(1)搜集古今中外描写月亮的名篇佳句;(2)搜集我国与外国有关月球探索情况的资料;(3)四人小组合作对以上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在此基础上办一份以月亮为主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这样处理教材既可以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又可以促使语文课堂内外紧密融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而且还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五、遵从语文课程综合性强的特点,从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着手灵活地处理教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他涉及天文、地理、美术等各个学科的领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把语文教学与有关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既可以为达成与“语文”相关的教学目标服务,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从上网和发电子邮件中感受网络的神奇以及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考虑到三年级还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部分学生还不会上网和发电子邮件,单凭课文的语言文字学习,还很难达到上述目标,因此在上课之前,可先让上信息技术课的老师简要介绍互联网的有关知识,教会学生上网和发电子邮件;在教学该课文时,可把上课的地点定在电脑室,让学生一边学习课文,一边按要求上网和发电子邮件。这样处理教材,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上网和发电子邮件的同时,切身感受到网络的神奇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本人信息
周维英
女
出生:1977年7月
联系电话:13697258384
电子邮箱:1950586193@. ( mailto:392199658@. ).
通讯地址:湖北省监利县汴河镇中心小学
邮编:43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