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光的折射 同步练习 (含答案)
一、填空题
1.“激光准直”技术是应用光的 原理;汽车利用观后镜看清后面的车辆(物体)是光的 现象;鱼缸中的金鱼变大了是光的 缘故。
2.如图,港珠澳大桥水中的倒影是光 形成的 像,倒影看起来较暗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 导致的。
3.如图甲所示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如图乙所示,插在水中的笔看起来“折断”了,这是光的 现象。
4.如图在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幅照片。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由于来自警示牌的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 (选填“反射”或“折射”)进入了水中,使得从水面 (选填“反射”或“折射”)回来的光减少,所以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倒影有些模糊,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
5.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变了一个小魔术: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是慢慢往碗内倒水时,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种现象是由于 造成的,人眼看到的硬币比真实的硬币位置要 (选填“高”或“低”)
6.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反射角等于 。
7.潜水者看岸边的树,看到的是树 (选填“变矮”或“变高”)的虚像。如图岸边有一观光者发现B处有一块鹅卵石,若想从A处发射激光照到鹅卵石上,则激光应射向 (选填“B点”“B点上方”或“B点下方”)。
8.如图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 是入射光线, 是法线,界面 半部分是空气(选填“上”、“下”、“左”、“右”)。
二、选择题
9.下列现象与物理知识的关联,连线正确的是( )
A.把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光的直线传播
B.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光的折射
C.黑板反光看不清楚——光的漫反射
D.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光的反射
10.小明站在水边看到水中树的倒影,关于这个过程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1.2021年4月17日晚,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罕见的“月掩火星”天象,月亮遮掩火星发生的原理与月亮遮掩太阳(日全食)相似,下列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墙上影子 B. 海市蜃楼
C. 铅笔弯折 D. 杯弓蛇影
12.如图所示,小明站在池塘边看见水中有一条鱼,A、B两点为像点或物点,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B.鱼的真实位置在B点
C.在人眼处用激光笔照A点能照到鱼
D.在人眼处用激光笔照B点能照到鱼
13.下列光现象中,主要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全食 B.海市蜃楼
C.手影游戏 D.桥在水中的倒影
14.《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让我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对于诗词中物理知识的解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
B.“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三、画图题
1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16.如图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从三棱镜斜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探究题
17.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大小等于 度;
(2)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 (填“OA”或“OB”);激光经过水面反射时的反射角大小等于 (填“α”“β”或“γ”);
(3)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 的介质中。
答案
1.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反射;虚;折射
3.直线传播;折射
4.折射;反射;漫反射
5.光的折射;高
6.OG;30°
7.变高;B点
8.EO;AB;左
9.D10.C11.A12.D13.D14.B
15.解:如图所示:
16.解:如图所示:
17.(1)反射;折射;增大;小于;0 (2)OA;γ (3)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