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
温故知新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
甲午战争
中日
中国狂潮列强瓜分
?
2.战争的影响如何?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1842年
1840年
1856年
1894年
1900年
1898年
1860年
1895年
1858年
天津条约
中国战败,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始
进一步
大大加深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
——邓小平
学习目标:
一、理解义和团的形成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状况。
二、了解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时间、过程、结果。
三、掌握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
四、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五、掌握《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和危害。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级、阶层的人民都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展开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在国破家亡的危难之际,奋起以暴力手段反侵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战士
义和团的团旗
义和团的武器
一、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活动于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以农民为主要成员,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最初他们进行的是一些反清的斗争。但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越来越深入,一些外国教会势力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拳就逐渐把斗争的矛头转向这一股特殊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开始在民间进行反洋教的斗争。1898年秋,山东义和拳改名义和团,正式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在当地攻打洋教堂,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随后,各地义和拳改名义和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兴起: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挙、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挙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直接原因
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横行乡里
口号
性质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灭洋
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 排外的落后性。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怎样看待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评 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据材料并结合课文指出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巢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对义和团采取剿杀的政策。
清政府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目的:利用义和团
(抵抗洋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北京和天津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心脏。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顶峰,他们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中国人民的反帝怒火,在北方大半个中国熊熊燃烧起来——
义和团大量涌入京津地区。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二、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在直隶、京津地区的迅速发展使帝国主义国家越来越感到不安,他们担心在华利益受到损害,所以他们加紧胁迫清政府予以镇压,限令清政府在两月内将义和团“一律剿除”,否则将直接出兵。帝国主义各国在天津大沽口结集军舰做好了侵华的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八国联军侵华:
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油画)
二、抗击八国联军
(1)时间:1900年6月10日
(3)侵略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
(2)目的:最初的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
(4)侵略路线: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从大沽到天津乘
火车向北京进犯。
(廊坊之战后改为瓦德西)
八国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在廊坊一带被义和团包围,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西摩尔不得不改变计划,从水路进京。沿途又遭义和团的袭击,伤亡惨重,不得不狼狈逃回天津。事后,西摩尔心有余悸的说:“如果义和团也拥有西式枪炮,那么我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不可。”
(1)廊坊阻击战:
2.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廊坊大战的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攻占大沽炮台
大沽口炮台的守军与侵略军激战
大沽炮台摧毁,守军阵亡千余人。
2.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1)廊坊阻击战
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东郊民巷的外国军队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大沽炮台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再加上接到了关于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帝的谎报,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遂对外宣战。
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在北京,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者的义愤,鼓励他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对使馆区的围攻,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
天津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世成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
血祭八里台
八国联军6000人向驻守八里台的聂士成军队反扑,聂士成陷入联军重重包围之中,仍沉着指挥,突围至八里台附近。此时聂士成双腿均已负伤,仍横刀跃马挺立桥头督战。进攻的德国将军苦战多时,仍未能得逞,于是集中炮弹和子弹射向聂士成和他的战马。转眼一匹战马倒下了,聂士成换乘另一匹,又倒下了,聂士成一连换乘了四匹战马,两腿先后被打断,身上数处受重伤。这时又一枚炮弹在他身边响起,弹片穿过头部,壮烈殉国。
(3)天津保卫战
2.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1)廊坊阻击战
(2)攻占大沽炮台
慈禧颁布“绞杀义和团”诏令
(3)天津保卫战
2.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1)廊坊阻击战
(2)攻占大沽炮台
(4)联军攻陷北京
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
在逃跑途中,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
(5)义和团运动的结果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
国
联
军
在
北
京
的
暴
行
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1901年(农历庚子年)
签约国
1、签订
时 间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从
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不准
中国人居住。
E.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规定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成为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为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赔款以海关税收作为担保,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除此之外,对于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员,有“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的规定,这不仅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便于列强宰割欺凌,而且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外国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侵略者可以随时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并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中国失去了军事自主权。
“使馆界”的设立,实际上是一个个的“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在使馆区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武装控制之下。
2、内容:
体现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但这种转变深深打上了屈辱的烙印。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影响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也是最高统治者出逃,
也以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这是哪一次战争,当时
出逃的皇帝是谁?最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这场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签订了《北京条约》。
思考分析
2.清王朝的都城北京为什么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两次被攻陷?
这说明了什么?
在四十年中列强两次攻破京城。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强的船坚炮利,另一方面又表明清朝的腐败。
这说明了清王朝的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两次攻破京城都与清政府的腐败、妥协有绝大关系。
①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使中
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北京条约》
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 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
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④ 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使中
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深渊。
3. 中国社会是怎样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有哪些原因?
形成的原因:
封建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
军备废弛,纪律败坏,战和不定,组织不力;
闭关锁国政策使科技落后;
总之,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