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错题专练
易错点1 读错字音、写错字形。
【错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奉命(fèng) 灰烬(jìn) 与国无疆(jiāng)
B.饱览(lǎn) 抖擞(sǒu) 自相矛盾(dùn)
C.估量(gū) 海域(yù) 玲珑剔透(tì)
D.建筑(zhù) 潜伏(qián) 有恃无恐(shì)
【错误答案】A、B、D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识记易错字的读音。
【正确答案】C
【解题指导】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汉字字音辨析。加点的字都是平时易读错的,一定要记住它们的正确读音。解答这类题时,首先我们要注意易错字的字形,不要读成形近字的读音,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正确拼读。本题中,A、B、D正确。C.有误,“玲珑剔透”中“剔”的读音为“tī”。故选C。
【错例2】根据拼音写字词。
1.曾经huī huáng_____的宫diàn_____现在成了一片灰烬。
2.qīn lüè_____者huǐ_____掉了很多文物。
3.爸爸在háng_____州旅游的时候,lǚ_____行了承诺,给我带回了当地的特产。
4.过分的jū_____束和zòng_____容对孩子都是不好的。
【错误答案】辉皇 殿 侵咯 毁 抗 屐 役 从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
【正确答案】辉煌 殿 侵略 毁 杭 履 拘 纵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辉煌、殿”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夯实训练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抖擞(sǒu shǒu) 亥时(hái hài) 喑哑(yīn àn)
熏染(xūn xīu) 哀伤(ān āi) 有恃无恐(chí shì)
武陵(lín líng) 宏伟(hóng hǒng) 灰烬(jìn jìng)
鳞爪飞扬(lín lǐn) 鹰隼试翼(sǔn jùn) 干将发硎(xǐng xíng)
矞矞皇皇(yù jǔ) 地履其黄(lǚ lǔ) 乳虎啸谷(xiáo xià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平盛世 正通人和 内忧外患
B.家破人亡 兵慌马乱 人寿年丰
C.国泰民安 安居乐业 丰衣足食
3.看拼音,写词语。
zhǎn lǎn huán jìng diàn táng
qīn lüè jiàn zhù fèng mìng
易错点2 错解字义、词义。
【错例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名:A.名誉,声誉。B.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C.叫出,说出。D.量词,用于人。
1.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 )
2.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 )
3.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 )
4.他今天说话语无伦次的,我感到有点儿莫名其妙。 ( )
【错误答案】A D C B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字义。
【正确答案】B D A C
【解题指导】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加点字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学生要根据句子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解释。1.“风景名胜”意思是指有名气的风景区,就好比名牌,出名的。既然是有名气的,当然也是美丽的地方,因此“名”的意思是出名的,有名气 的,大家都知道的。所以选B。2.“三千多名侵略者”中“名”用在名词前面,表示量词。所以选D。3.“举世闻名”意思是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名”的意思是名望,声望。所以选A。4.“莫名其妙”的意思是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回事。“名”的意思是说出。所以选C。
【错例2】选词填空。
留恋 流连
1.假日里,我们在北海公园划船,____在绿树红墙之中。
2.游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桂林,心中还____着漓江山水。
幻想 理想
3.我____有一天可以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4.我的____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错误答案】流留恋 连 理想 幻想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词义,导致选词填空错误。
【正确答案】流连 留恋 幻想 理想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了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比较近义词的区别,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它们的感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留恋:一指不愿意离开或舍弃。二指对往日、往事的怀念。流连:耽于游乐而忘归;留恋不止;依恋不舍;盘桓;滞留;流离转徙;亦作“流涟”。幻想,虚而不实的思想;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
夯实训练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矛盾:A.具有互相排斥的性质;B.因认识不同或言行冲突而造成的隔阂;C.古代的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
(1)队长心里很矛盾,说:“欢迎是欢迎,可您的身体……”( )
(2)这场误会使他们俩的矛盾更深了。( )
负担:A.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费用等;B.承担(责任、工作、费用等)。
(3)在这一海域,为了减轻岛上的负担,吃住必须返回军舰。( )
(4)这趟差旅费全部由公司负担。( )
2.选词填空。
宏伟 雄伟
(1)圆明园不但建筑_____,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_____的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宝贵 瑰宝 珍宝
(3)京剧是我国戏剧艺术中的_____。
(4)艰苦奋斗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_____的精神财富。
(5)被英法联军掠走的铜牛头可是稀世_____呀!
3.根据下列意思写词语。
(1)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_____
(2)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_____
(3)形容坏主意很多。_____
(4)比喻费尽心血。_____
易错点3 错误使用标点符号。
【错例】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B.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C.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错误答案】B、C
【错误原因】本题判断标点使用错误。
【正确答案】A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结合句子可知,A,有误,“东,西,南”之间应用顿号。B、C正确。故选A。
夯实训练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B.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C.她的皮肤是那么细嫩、洁白,乌黑的长睫毛下,一对深蓝的、水汪汪的眼睛在微笑着。
2.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不同的一项是( )。
A.队长心里很矛盾,说:“欢迎是欢迎,可您的身体……”
B.古老的钟重重地敲着:一下、两下……
C.队长不知说什么好:“大家的……”
D.将军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
3.给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 )这是谁的主意( )将军问道( )
(2)队长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家的( )
(3)( )大家的( )哼( )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 )起身( )我说和战士们一起吃( )你劝我说我去了他们会拘束( )我就听了你的( )现在倒好( )我问你( )战士们有蔬菜吃吗( )
易错点4 错误理解诗句。
【错例】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以万事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遗憾,悲伤之情袭扰着临死前的诗人。( )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思是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告诉他们。( )
3.“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
4.“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把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
【错误答案】1.× 2.√ 3.× 4.×
【错误原因】本题理解诗句错误。
【正确答案】1.√ 2.× 3.√ 4.√
【解题指导】1.考查对古诗《示儿》的理解。《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本题说法正确。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解释为“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本题说法错误,不是不要忘记告诉“他们”,而是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的父亲”。
3.“王师北定中原日”解释为“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这里说明诗人并没有绝望。本题说法正确。
4.“家祭无忘告乃翁”解释为“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表现了诗人bai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怀。本题说法正确。
夯实训练
1.“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的正确理解是( )。
A.诗人用“杭州”与宋都“汴州”(已被金人占有)对照,抒发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滕投降的愤怒之情。
B.“杭州”与宋都“汴州”景色一样美,以至于分不清哪是杭州,哪是汴州。
2.对“暖风熏得游人醉”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游人”指一般游客。“暖风”指自然界的春风。“暖风”把“游人”吹得如醉如迷,赞美了景色的美好。
B.“游人”在这里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暖风”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在诗人看来,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3.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破训练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拘一格 一写汪洋 潜龙腾渊
B.地履其黄 奇花初胎 纵有千古
C.全碧辉煌 武陵春色 不够言笑
2.读拼音,写词语。
diàn táng hóng wěi líng lóng
xiāo huǐ huī huáng fèng mìng
3.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但”的解释有:A.只。B.但是。
①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_
②但爱鲈鱼美。_____
③我爱听歌,但不爱唱歌。_____
(2)“定”字的解释有:A.平静。B.平定。C.决定。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_
②我今天一直心神不定。_____
③开会的时间定在明天上午八点。_____
(3)“醉”字的解释有:A.饮酒过量。B.沉迷。C.用酒浸泡。
①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_____
②秋天枣子熟了,妈妈就开始准备做醉枣了。_____
③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_____
4.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将军纳闷:“就近的海岛上有土,不也行吗?”( )
(2)爸爸捡到了一颗很大很稀奇的大珍珠。( )
(3)我环视四周,发现了这里风景优美。( )
(4)将军向无名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
5.给下面的句子□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3)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作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句子中的“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突出圆明园______________,两个“不可估量”说明圆明园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词语表现了英法联军的________,读后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作者感到悲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_______。全诗讽刺了南宋权贵们_______的现象。
(3)“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少年中国的_______和对中国少年的_______。
8.课文回顾站。
①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
③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④段下划线的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与第①段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夯实训练
易错点1 读错字音、写错字形。
1.sǒu hài yīn xūn āi shì líng hóng jìn lín sǔn xíng yù lǚ xiào
2.C
3.展览 环境 殿堂 侵略 建筑 奉命
易错点2 错解字义、词义。
1.(1)B (2)A (3)B (4)A
2.(1)宏伟 (2)雄伟 (3)瑰宝 (4)宝贵 (5)珍宝
3.(1)路不拾遗 (2)哀鸿遍野 (3)诡计多端 (4)呕心沥血
易错点3 错误使用标点符号。
1.C
2.B
3. “ ?” 。 :“ !” “ ? !” , ,“ , , 。 ! , ?”
易错点4 错误理解诗句。
1.A
2.B
3.(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突破训练
1.B
2.殿堂 宏伟 玲珑 销毁 辉煌 奉命
3.(1)①A ②A ③B (2)①B ②A ③C (3)①B ②C ③A
4.好奇 稀罕 环顾 规范
4.(1)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3)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作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6.圆明园的毁灭难道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吗? 圆明园的毁灭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 地位高 价值高 无比痛惜和愤怒 贪梦和野蛮 痛心、愤怒
7.国家没有统一 当时的淫靡之风 不顾国家危难、苟且偷安 赞颂 期盼
8.(1)因为圆明园不仅金碧辉煌、气派,而且拥有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建筑的顶峰,所以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概括介绍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和它的布局。
(3)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4)我体会到英法联军残暴与野蛮的强盗行径。
(5)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