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错题专练
易错点1 读错字音、写错字形。
【错例1】下面三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飞奔(bèn) 一缕(lǔ) 入场券(juàn)
B.恬静(tián) 陶醉(zuì) 波涛汹涌(xiōng)
C.弹琴(tán) 琴键(jiàn) 微波粼粼(líng)
【错误答案】A、C、D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识易错字的读音。
【正确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以及拼音规则的识记能力。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A.有误,“飞奔”的“奔”应读bēn,读bèn时表直往,趋向。“入场券”的“券”应读quàn,读xuàn时指[拱~]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部分。没有“juàn”这个读音。“一缕”的“缕”应读lǚ。
【错例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慈详 字正腔园 锦囊玉轴
B.祥细 黄钟大铝 舍身求法
C.碎影 高山流水 约定俗成
【错误答案】A或B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
【正确答案】C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A.有误,慈祥:样子和蔼。故“详”错误,应为“祥”。字正腔圆:字音准确,强调圆润。故“园”错误,应为“圆”。B.有误,详细:具体。故“祥”错误,应为“详”。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故答案为“铝”错误,应为“吕”。C.正确。故选:C。
夯实训练
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绝弦(xián) 谬误(miào) 霎时间(chà)
B.奴婢 (nú ) 处士(chǔ) 入场券(juàn)
C.恬静(tián) 仿佛(fú) 莱茵河(lái)
D.尴尬(jiān) 拊掌(fǔ) 拾玉镯(zhuó)
二、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鸡汤 赴汤蹈火 浩浩汤汤
B.出差 差强人意 参差不齐
C.提供 供应 献上供品
三、看拼音写词语。
pú xiě yōu jìnɡ qín jiàn zhào yào táo zuì
( ) ( )( ) ( ) ( )
四、辨字组词。
骋( ) 彻( ) 激( ) 膊( )
聘( ) 沏( ) 邀( ) 搏( )
易错点2 文言文字词解释或文言文语句翻译错误。
【错例1】读下面的句子,填空。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足:足够。)
B.尾搐入两股间(股:屁股。)
C.轻歌曼舞(曼:柔美。)
【错误答案】A、B、D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字义。
【正确答案】C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文言文中字句的理解及成语中加点字的辨析,完成此类题目要理解所给文言文句子的基础,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重点字的意思。A项有误,本句出自《伯牙鼓琴》。字面意思就是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人了。“足”的意思是值得。B项有误,本句出自《书戴嵩画牛》,意思是尾巴夹在两腿之间。“股”在这里指腿。C项正确。故选C。
【错例2】对“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他尤其喜爱,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带在身边。
B.杜处士最喜欢戴嵩画的《斗牛图》,因为用锦缎和玉装饰,非常珍贵,所以经常带在身边。
【错误答案】B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翻译句子。
【正确答案】A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字句的翻译,要求把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出自《书戴嵩画牛》,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他尤其喜爱,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带在身边。故选A。
夯实训练
一、下面对“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琴弹奏得好极了,就如同巍峨的太山。
B.琴弹奏得好极了,就如同巍峨的太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C.好啊!你鼓得琴,高俊巍峨像太山一样。
二、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A.能达到一定的重量或长度标准
B.脚
C.值得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对句子的理解。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点3 文言文断句错误。
【错例】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B.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C.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D.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错误答案】A、B、D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断句。
【正确答案】C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A项有误,应为“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B项有误,应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C.正确。D项有误,应为“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故选:C。
夯实训练
一、“洋洋兮若江河”的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洋洋/兮若/江河 B.洋洋兮/若/江河
C.洋洋兮/若江河
二、下列各句停顿不恰当的是( )。
A.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C.今/乃/掉尾而斗。
D.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易错点4 错误理解句子或课文内容。
【错例1】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
A.描写月光下的茅屋,主要突出了盲姑娘兄妹的穷困和凄凉。
B.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C.贝多芬瞧不起穷苦的兄妹俩。
【错误答案】A、C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正确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结合“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可知,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故选B。
【错例2】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再弹一曲?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盲姑娘凭着直觉大胆推测出演奏第一首曲子的人就是贝多芬,这让贝多芬十分感动。
B.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了知音,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C.贝多芬很喜欢盲姑娘兄妹,所以决定把以前创作好的《月光曲》再弹奏一遍。
【错误答案】A、B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正确答案】C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等,这就要求我们从上下文中找相关语句结合起来理解,理解文章中的句子时,可以找出上下文中相关的句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含义的分析。《月光曲》一课描写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激发了贝多芬,使他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当贝多芬为穷兄妹弹完第一首曲子后,盲姑娘凭着直觉大胆推测出演奏第一首曲子的人就是贝多芬,这让贝多芬十分感动。故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故A和B的理解是正确的,C的说法是错误。故选C。
夯实训练
一、回顾课文,填写。
1.古文《书戴嵩画牛》,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中这句话的大意。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的绱鞋底,鞋底是实的,针却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作者为什么说“‘无’远远胜过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生演员在表演《《金玉奴》时,为什么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破训练
一、下列选项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控制(kōng) 锣鼓(luó) 外宾(bīng) 气概(gài)
B.尴尬(gà) 凸显(tū) 筷子(kuài) 一眨眼(zhǎ)
C.彻底(chè) 仆人(pū) 鲜明(xiān) 拾玉镯(zhuó)
D.符合(fù) 装饰(shì) 唯恐(wéi) 绱鞋底(shàng)
二、对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心志,情志。
B.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一会儿,不久。
C.今乃掉尾而斗 掉:落下。
D.所宝以百数 所宝:所珍藏的(书画)。
三、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C.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四、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________。(填原文)
2.“无足”一词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______和______的决绝态度。
3.用现代汉语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根据文中画线句子想象当时场景及杜处士表现,写下来,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宝以百数”可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理解。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钟子期为什么能听懂伯牙的琴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对此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理解。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从窗子照进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都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地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月光从窗子照进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都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句话描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 ”画出联想的内容。
3.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夯实训练
易错点1 读错字音、写错字形。
一、C
二、B
三、谱写 幽静 琴键 照耀 陶醉
四、示例:
骋(驰骋) 彻(彻底) 激(激动) 膊(胳膊)
聘(招聘) 沏(沏茶) 邀(邀请) 搏(搏斗)
易错点2 文言文字词解释或文言文语句翻译错误。
一、B
二、C
三、伯牙将自己的琴摔破,将琴弦挑断,一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易错点3 文言文断句错误。
一、C
二、D
易错点4 错误理解句子或课文内容。
一、1.总结全文,指出每一种职业的人都有其擅长的,做事要多问行家以免出错。
2.斗牛,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
二、因为没有道具,演员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呈现给观众。增加了趣味性。
三、因为如果不用嘴去舔筷子,那么饭碗和筷子就没有必要拿上舞台。
突破训练
一、B
二、C
三、B
四、1.锺子期死
2.巨大痛苦 不再弹琴
3.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五、1.正悠然自得地欣赏画作的杜处士听了牧童的话,不由得手捋胡须凝视画作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笑着对牧童竖起了大拇指:“你说得对呀!受教了。”
2.不能删,说明收藏宝物很多,从而衬托出他对斗牛图的喜爱。
六、1.因为钟子期理解伯牙,也善于倾听各种声音。
2.从“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些看出来。
3.引起钟子期四了,再也没有知音了。我为他们之前的友情而感动,但是不赞成伯牙摔琴。
七、1.清亮如水的月光下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象。
2.实在事物: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从窗子照进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都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联想的内容: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地朝着岸边涌过来……
3.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见的,但是贝多芬的钢琴曲弹的惟妙惟肖,使盲姑娘好像也体会到了,所以她仿佛也看到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