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错题专练
易错点1 读错字音、写错字形、错解字义(词义)。
【错例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搀扶(chān) 祭奠(diàn) B.蜷缩(quán) 汹涌澎湃(xiōng)
C.魁梧(kuí) 咔嚓(chā) D.嗤笑(ch ) 忐忑不安(tè)
【错误答案】A、B、C、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识易错字的读音。
【正确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是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ABC读音正确。D.“嗤笑”的“嗤”读音为chī。
【错例2】看拼音,写词语。
xiōnɡ yǒnɡ( ) pénɡ pài( ) xī miè( ) yōu lǜ( )
zāo ɡāo ( ) liú tǎnɡ ( ) zhòu wén( ) bào yuàn( )
【错误答案】凶涌 膨湃 隙灭 槽糕 流偿 雏纹 饱怨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
【正确答案】汹涌 澎湃 熄灭 忧虑 糟糕 流淌 皱纹 抱怨
【解题指导】本题是对字形的考查。字形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重练习。
【错例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成长是跌跌撞撞还依然向前的勇气。
C.老师对成天不专心读书、不求上进的同学指手画脚。
D.当救援者从废墟中救出一名女孩时,在场的许多父母潸然泪下。
【错误答案】A、B、D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词义。
【正确答案】C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是词语搭配。A项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也说势不可挡。B项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C项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属于望文生义,可以改为“苦口婆心”。D项潸然泪下: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错例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寂静 安静 宁静 肃静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无以致远。
(2)他被吵得脑袋快炸了,只想 一会儿。
(3)黑暗使人更加珍惜光明, 使人更加喜爱声音。
(4)在 的法庭上,法官开始对案件加以评述。
【错误答案】(1)安静 (2)肃静 (3)宁静 (4)寂静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词义,导致选词填空错误。
【正确答案】(1)宁静 (2)安静 (3)寂静 (4)肃静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寂静:指没有声音,很安静。安静:安详,宁静。宁静:平静,安静。肃静:严肃而安静。(1)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故选“宁静”一词。(2)他因吵闹得受不了,所以想安静一会儿。故选“安静”。(3)当处于寂静的状态时,才会觉得声音的好听。故选“寂静”。(4)法庭是一个要求既严肃有安静的地方。故选“肃静”。故答案为:(1)宁静;(2)安静;(3)寂静;(4)肃静。
夯实训练
1.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咆哮(páo xiào) 疯狂(fēng kuáng) 放肆(fàng sì) 吞没(tūn mò)
B.狞笑(nìng xiào) 惊慌(jīng huāng) 揪出(jiū chū) 胸膛(xiōng táng)C.拥戴(yōng dài) 流淌(liú tǎng) 呻吟(shēn yīn) 发抖(fā dǒu)
D.祭奠(jì diàn) 搀扶(wǎn fú) 沙哑(shā yǎ) 黎明(lí míng)
2.看拼音,写词语。
(1)潮水páo xiào( )着,飞jiàn( )起几米高的浪花,岸上的游人浑身湿lín lín( )的,但观潮兴致依旧。
(2)zāo gāo( ),手臂受伤了。“真倒霉。”他喃喃着,zhòu( )着眉头,思lǜ( )对策。
3.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打“√”。
(1)势不可当 ①担任,充当; ②掌管,主持; ③阻挡,抵挡。
(2)自作自受 ①得到,接受; ②忍受,禁受; ③遭受,承受。
(3)不假思索 ①不真实的,伪造的;②凭借,依靠; ③假如。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势不可 波涛汹 不安
不 思索 神志不 跌跌
(1)描写水的词语是“ ”,我还知道“ ”是描写大海的。
(2)描写心情的词语是“ ”,“ ”也是描写人的心情的。
易错点2 错误理解句子的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以及改写句子。
【错例1】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外貌描写; D.环境描写;E.语言描写;F.神态描写
1.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3.“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
4.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
【错误答案】1.B 2.A 3.C 4.F
【错误原因】本题错误理解句子的描写方法。
【正确答案】1.D 2.F 3.E 4.B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是描写方法。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动作性特征,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情、神态的词语来表示。
【错例2】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B.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D.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错误答案】A、C、D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排比句。
【正确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A项三个“我是……”句式连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B项只有两个“只听见……”句式,不是排比的修辞手法。C项三个“就像……”句式连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项三个“……的水,……得……”句式连用,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夯实训练
1.选择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环境描写 B.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E.动作描写
(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山洪咆哮着,像 ,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老汉站在没腿深的水里,像 。
(3)“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 。
(4)春雨好像 ,撒进麦田。
3.按要求写句子。
(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死亡在洪水中逼近。(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点3 句子、语段理解错误。
【错例1】对“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里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形象地写出了老汉的威严、镇静。
B.老汉长得高大,所以把他比作一座山。
C.老汉的形象与村民的慌乱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D.老汉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错误答案】A、C、D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内容。
【正确答案】B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此句出自《桥》。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家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这句话把“老汉”比作“一座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老汉的威严、镇静,并且老汉的形象与村民的慌乱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所以说老汉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故选B。
夯实训练
1.读句子,体会并写出课文语言的表达效果。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这句话不仅写出了雨之 ,来势之 ,也为下文做了铺垫。读到此处,我还想到了大雨倾盆、 、 这些四字词语。
(2)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的洪水的恶魔形象。
2.课内精彩阅读。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选文选自_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的《穷人》这篇小说。
(2)桑拿沉默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充分说明渔夫和妻子桑娜一样____________。
(4)“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破训练
1.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打“√”。
吱嘎(jiá gā) 魁梧(guǐ kuí) 保佑(yòu yuò)
寡妇(guǎ gǎ) 忐忑(tǎn tè) 黧黑(lí hēi)
2.看拼音,写词语。
shēn yín jiū zhù chān fú páo xiào
fēng kuáng jì diàn liú tǎng yǎ ba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jiàn qǐ xī huǒ
zāo gāo dǎo méi zhòu méi kùn nán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横线上。
失:①失掉,丢掉;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违背,背弃;⑥没有达到目的;⑦错误,过失。
(1)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失误。( )
(2)看到山洪咆哮而来,人们都大惊失色。( )
(3)老支书没有失信于人家。( )
(4)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
(5)猫有一个绝招:骨头软,能在半空自觉翻身。所以,即使它在高楼上失足,也能安全地落地。( )
4.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入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和( )小乐,小乐才如此放肆。
(2)老支书大公无私,深受群众的拥戴,他的决策也得到大家一致( )。
(3)遇到突发情况,我们要镇静,不要( )。
(4)连续熬夜加班,她清脆的嗓音变得( )了。
5.选词填空。
软弱 脆弱 衰弱 微弱
(1)看着我们的身体一天天________下去,老班长整夜整夜合不拢眼。
(2)老班长严厉地说:“小梁,你不要太________了!”这句话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3)老班长慢慢睁开眼睛,用________的声音说:“小梁,别浪费东西啦……”
(4)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________,也不动摇。
严厉 严格 严肃 严峻
(5)他板起了脸,一声不吭,显得特别________。
(6)我要________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分配。
(7)老班长见到这种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________地说:“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
(8)________的现实摆在面前,我们只有克服一切困难,才能完成任务。
6.小说为了凸显渔夫的妻子桑娜这一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了她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请阅读下列句子,把对应的句子序号填在括号内。
语言 神态 动作 心理活动
A.“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B.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C.她猛地推开门。
D.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报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E.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F.“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G.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7.读句子,回答问题。
句子①: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句子②: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1)这两句话都是环境描写,句子①描写了 ,句子②描写了 。(填序号)
A.屋外恶劣的自然环境
B.屋内的温暖与舒适
(2)这两句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多选)
A.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体现了桑娜的勤劳能干。
B.天气如此恶劣,渔夫还要出海打鱼,暗示出渔夫的危险,从侧面反映了渔夫的勤劳和他一家人生活的贫穷。
C.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渔夫一家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生存的自然环境太恶劣了。
8.课内阅读。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描写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的句子。
老班长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体会到老班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贫穷与富有
徐新华
女儿曾问我:“我们家有钱吗?”
我说:“我们家没钱。”
她又问:“我们家很穷吗?”
我说:“我们家不穷。”
6周岁的她似懂非懂。
前日,单位发起“冬季捐寒衣”活动。晚上,我打理着一些我们一时穿不着的寒衣。女儿问:“这些时装给谁?”
我说:“送给穷人。”
她又问:“为什么?”
我说:“他们没寒衣,过不了冬。”
她点点头,一副很明白的样子。一会儿,她拿来一件小棉袄、一条围巾、一顶帽子,说要捐出去。我正想鼓励她两句,不料她一把拉下我的帽子,说:“爸爸,求您了,把这顶帽子也送给穷人吧!”
我的心一震,为女儿那小小的心。我一直以为自己富有同情心,而在这之前,我却从未想过要将自己正需要的送给别人……
第二天,我送她至校门口,看着她捧着那个小包裹一蹦一跳地走进校门,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
我高兴,她将比我更富有。
(1)“穷”的意思是缺乏财物。“我们家没钱”,为什么还说“我们家不穷”呢?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是对女儿 、 的描写,从这个句子中我们体会到女儿 、 。
(3)为什么“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她将比我更富有”?( )
A.因为女儿将会比“我”更有钱。
B.因为未来的一天女儿将比“我”更富足。
C.因为女儿比“我”更富有爱心。
参考答案
夯实训练
易错点1 读错字音、写错字形、错解字义(词义)。
1.A
2.(1)咆哮 溅 淋淋 (2)糟糕 皱 虑
3.(1)③ (2)③ (3)②
4.当 涌 忐忑 假 清 撞撞
(1)波涛汹涌 波澜壮阔;
(2)忐忑不安 怒不可遏。
易错点2 错误理解句子的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以及改写句子。
1.(1)A (2)D (3)C (4)B
2.(1)一群受惊的野马 (2)一座山 (3)只豹子 (4)一颗颗珍珠
3.(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3)你不算是个党员。
易错点3 句子、语段理解错误。
1.(1)大 猛 大雨滂沱 瓢泼大雨
(2)拟人 疯狂肆虐
2.(1)俄 列夫·托尔斯泰
(2)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
(3)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 善良
(4)“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突破训练
1.gā kuí yòu guǎ tè lí
2.呻吟 揪住 搀扶 咆哮 疯狂 祭奠 流淌 哑巴 汹涌 澎湃 溅起 熄火 糟糕 倒霉 皱眉 困难
3.(1)⑦ (2)④ (3)⑤ (4)③ (5)②
4.放纵 拥护 惊慌 沙哑
5.(1)衰弱 (2)脆弱 (3)微弱 (4)软弱 (5)严肃 (6)严格 (7)严厉 (8)严峻
6.AF B CE DG
7.(1)A B (2)AB
8.1.“我”发现了老班长的秘密,知道了他不吃鱼的原因
2.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为了让战士们多吃一点鱼,一心为他人。
9.(1)因为“我们”有爱心,有同情心;
(2)语言 动作 有同情心 心地善良;
(3)“我”被女儿的善良、爱心感动了;
(4)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