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部编教科书的一大特色, 其目的是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设置了“快乐读书吧”版块,具体要求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从阅读内容上看,本身也非常贴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这个人文主题, 是自然与科技相结合。
这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一定的比例,体裁也比较多样,比如:一年级上的《影子》和《比尾巴》是科普类儿歌,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和《棉花姑娘》等是科普类童话,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是科普类韵文,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是科普知识短文,三年级上册
《花钟》和《蜜蜂》是叙事性科普文,四年级的《蟋蟀的住宅》、《呼风唤雨新世纪》、《飞向蓝天的恐龙》和五年级的《鲸》和《松鼠》,六年级的《草虫的村落》是科学散文。
科普类文章贯穿了整个小学六年,其主要目的有四:一、让学生从小沐浴着科学知识的光辉;
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让学生逐渐习得科学知识的表达方式;四、实现科普读物的“快乐阅读”。而“快乐读书吧”的设置就是为了积极引导学生读书,拓展阅读量,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 让学生不再有枯燥之感,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有基本的文体知识,激发他们阅读各种类型读物的兴趣,从而真正地实现快乐读书。本单元学生要读的《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说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更有助于以上四个目标的达成。
这个单元属于第二学段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小品文、科普和科幻作品,发现、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运用口头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探究。并及时整理出自己的问题,记下自己的奇思妙想,能通过口头和图文结合的方式,有重点、有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与同学分享。
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在读书时渗透方法和指导,建议学生在遇到不懂的科学术语时可以借助相关媒介查询资 料,而这一条非常好的落实了本单元的阅读语文要素:“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针对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试着去解决问题。这一阅读训练要素是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凝结,涉及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方面面,因此它并不是凭空出现在这个单元的, 在这之前,统编教材都做了足够的铺垫,才水到渠成的在此单元中提出这一阅读训练要素。
教学目标:
1.了解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和具体要求,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阅读交流具体科普文章,引导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按照兴趣以某本科普作品的阅读组成小组(4—6 人一组) 开展课外阅读,做好个人的阅读记录,进行交流分享。在交流课上,能与同学交流阅读科普作品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或谈谈阅读该部科普作品的收获、体会等等;或展示编撰的科学小知识集,介绍编撰的有关情况和集子中有关的科学知识等等;或介绍小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情况, 推介喜欢科普作品,讲讲自己读到的科普小故事,谈谈科普作品对自己的启迪……分享读书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能够借助以往所学阅读方法进行整本书共读。
2.与同学分享交流阅读体会。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
2.初步感知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并渗透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演讲(我最推荐的一本书)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相信一说起它的名字,你一定不陌生。看到这个书名,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问题吗?
二、初步感知,走近作者
1.米·伊林是谁?哪位同学对他有了解?
2.老师也查找了一些关于米伊林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哪位同学想给大家读一下?(课件出示作者资料)
伊林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欢做科学实验,而且他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他一生写下了许多的科普作品。堪称是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他的作品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并且对中国现代科普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3.通过对米伊林的了解,你是否对阅读这本书的期待又增添了几分呢?
三、浅观封面,深析目录
你看,书封面上的不同位置呈现了许多信息,拿到一本新书时我们可以从封面上获得哪些收获呢?谁想到前面来和同学们分享?
预设 1: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
预设 2:插图和封底名人推荐语
感谢大家条理清晰的介绍,相信今后同学们在拿到一本新书时,仔细读读看,相信一定从封面上获到不少关键信息!目录中呈现的其实是一个个站名,米伊林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的旅行,目录就是我们的旅游指南手册,从自来水龙头出发到炉子再到餐桌和炉灶、然后又去往厨房锅架、碗柜、和衣柜。目录是整本书内容的高度浓缩,因此同学们在捧起一本新书的时候不妨翻开一下目录,看看从中会有哪些收获。
米伊林在这本书中针对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老师从中选取了几个来考考聪明的你。
1.穿 3 件衬衣暖,还是穿一件衬衣 3 倍厚的衣服暖?
2.有没有用空气筑成的墙壁?
3.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4.为什么面包心里都是小孔?
5.为什么啤酒会咝咝作响,并且起泡沫?
怎么样,同学们,这些问题你都有答案了么?是不是觉得它们其实看似挺简单,想要回答却不是那么容易呢?
四、回归方法,解决问题
那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
预设 1:我们读书时可以边读边思考,遇到不太明白的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解决。
预设 2:在书上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课下与同学们交流。
预设 3:还可以问老师,问家长,向他们寻求帮助。同学们能结合我们上课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老师为你们点赞!
四、浅析文字,知晓特色
亲爱的同学们,那你对哪个“旅行站点”比较感兴趣呢? 在你读这本书时不妨也开动脑筋,看看你能从中提出怎样的问题。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科普作品,但它更是一本导游手册,它是米·伊林“在屋子里边走边写”的一本书。它们中有的是科学成就的通俗讲解,比如在第三站“餐桌和炉灶”中的这一小节,他让我们明白了科学家们从不同食物中发现了维生素,并且通过科学技术从不同的食物中把它们提炼出来,从而让我们身体的变得更加健康!有的是生产部门参观记,比如说他在第四站“厨房锅架”中的这一小节, 米·伊林又变身成了一个制作陶罐的工人,带领我们参观黏土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一只陶罐的。还有的是短篇小说,比如说他在第六站“衣柜”中描述“镜子的历史”时就用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将镜子是如何慢慢普及讲得绘声绘色。你是否发现了在“快乐读书吧”中就为我们呈现了从这本书里截取的一个小片段。快来读读看吧!
这其实就是《十万个为什么》正文的第一页,米·伊林在书的一开始就化身成了我们的朋友,用活泼轻松的语言和诙谐幽默的语气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尽管本书作为一本科普读物,但是并不让我们觉得科学是那么遥不可及。恰恰相反,科学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米·伊林在书的开始就想告诉我们:嘿,朋友, 不要紧张,放轻松地来读这本小书吧!
五、对比阅读,赏析特色
相比起一般的科普文,像我们刚学完的《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你读起来有什么感受呢?
相信和你一样,科普类的文章很多同学一读就直挠头, 因为语言科学严谨,结构相对单一,趣味性不如其他的文体形式。可是这一点,在《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你不需要担心,同样是解释一个科学原理,让我们来看看米·伊林是如何描述的吧。哪位同学想为大家读一读?
你瞧,看似枯燥的问题米·伊林却用诗一般的语言把“铁为何会生锈”这一化学反应深入浅出给我们解释清楚了。
与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他的讲述生动有趣,让我们读起来津津有味。他给内容施了什么“魔法”呢?老师还选取了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六、回顾方法,加深体会
不动笔墨不读书,圈圈批注写感受,会让你的阅读更有深度。做批注的读书方法发现了米·伊林在文字中所施的魔法,类似这样的文字魔法还潜藏在这本书中的各个角落,你在细细品读时可不要忽略他们呀!可以在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这种做批注的读书方法,我们四年级上册就学过了。还记得有哪些吗?
米·伊林变身成了和同学们一样的孩童,把好奇的眼光停留在屋里的各个角落。难怪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在《人民日报》上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这样 16 个字来概括伊林作品的写作特点。
相信通过这几段文字的分享,你是否和高士其爷爷有同样的感受。认为它“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不仅如此,与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在这本书中,米·伊林并没有使用大段大段复杂的文字描述,为我们揭示各种科学道理,而是用尽量简洁、明了的语言与我们娓娓道来,也正因为这个特点更增加了这本书的可读性。
同学们,那当我们遇到其他“科普类”书籍时,还可以怎么去阅读呢?看看课本上的小贴士还给我们推荐了哪些好方法?
1.“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这时要运用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
2.“读完后还可以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
的确如此,《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写于 1927 年的,如今九十多年过去了,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着,今天我们再读他的作品,可能会找到一些不足之处。关于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借助书籍、网络去搜寻它的最新动态。
在米·伊林的带领下我们大胆去探寻近在咫尺的但却谜一样的地方——我们的屋子!难怪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他有着简明扼要地描述复杂现象和奥妙事物的罕见才能。”
七、回归作者
同学们,米·伊林的这种罕见才能与他从小就酷爱读书, 喜欢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他的《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说是几代人的科学启蒙书籍。他的许多科普作品对我国的科普创作影响巨大。1961 年,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诞生了,书名就是借用了伊林的标题。其中一位名叫叶永烈的作家是这套书中撰写篇目最多的,当时他不过是一名北京大学大二的学生。他坦言道,自己小时候就是读着米·伊林的科学故事长大的。(PPT 再次呈现米·伊林资料)
现在,伊林又把这本小书送给了大家,希望它也能陪伴你长大,并以此开启你探究科学世界的大门!
八、拓展阅读
课后,刘老师还推荐同学们阅读其他优秀的科普作品。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以及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这本书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也就是《爷爷的爷爷哪里来》。相信你一定会被科学的神奇世界深深吸引!下课,同学们再见!
九、板书设计
十万个为什么请教他人 查阅资料 联系上下文
《十万个为什么》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感知语言特色。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紧扣本单元人文主题“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和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利用《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问答形式”的特殊之处,引导学生发现这本书的写作特点。《十万个为什么》用文学语言将奇妙复杂的事物以“屋内旅行记” 的形式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活泼有趣。接着补充名家对作品的评论,加深学生对作品表达特色的理解。
二、交流阅读方法,答疑解惑。
在交流中,当发现学生遇到了因为“科技术语”不理解而阻碍阅读的情况时,顺势引导第二单元学习过的遇到不懂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让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的阅读中。
三、推荐阅读显智慧。
比较阅读中外的《十万个为什么》,从表达和内容上比较异同点,不露痕迹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和推动, 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这一本走向这一类, 真情切意地引导推荐阅读《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不足之处:
“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教材中新加入的一部分内容, 其实是将课外阅读纳入到教材中来。新教材力图做到“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如何更有效地促进课外阅读, 将更多优秀的书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这是“快乐读书吧”编排设置的目的所在,更是需要体现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在平时的教学活动重,不应该只是较简单地向学生推荐书籍并组织交流,恰恰相反,需要我们一本正经地研究“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在课堂中还需要我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阅读中收获成长的快乐!
改进措施:
在以后的阅读导读课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初步感知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根据科普作品的特点, 还可以设计阅读记录单,为学生搭建课外阅读的脚手架,对后续阅读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规划和引导,以此推动学生持续而深入的阅读。(共30张PPT)
年 级:四年级
课题名称: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学 科:小学语文
《十万个为什么》
Part 01
米 · 伊林( 1896—1953 )
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
然,喜爱做科学实验,童年时期 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习 性,观察天空和星象。 1924 年 开始为青少年创作科学著作,普 及科学知识,他堪称是最善解人 意的科普作家。
《十万个为什么》
Part 02
餐桌和炉灶
厨房锅架
水龙头
碗柜
衣柜
炉子
想一想?
1. 穿 3 件衬衣暖,还是穿一件衬衣 3 倍 厚 的衣服暖?
2. 有没有用空气筑成的墙壁?
3. 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4. 为什么面包心里都是小孔?
5. 为什么啤酒会咝咝作响,并且起泡沫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重要。
—— 爱因斯坦
……
科学成
就的通
俗讲解
生产部
门参观
记
生产部
门参观
记
短篇 小说
短篇 小说
……
科学成就的通俗讲解
Part 03
生产部门参观记
短篇小说
就是在十分干燥的天气,铁还是要
生锈, 不过慢些罢了。你知道空气里总
有湿气。空气会吹干所有的东西,可它 从来没有干燥过。它从各处贪婪地吸取 水分: 从刚拖过的地板, 从晾开的湿床 单,从雨后的积水洼。
就是在十分干燥的天气,铁还是要
生锈, 不过慢些罢了。你知道空气里总
有湿气。空气会吹干所有的东西,可它 从来没有干燥过。它从各处贪婪地吸取 水分: 从刚拖过的地板, 从晾开的湿床 单,从雨后的积水洼。
就是在十分干燥的天气,铁还是要
生锈, 不过慢些罢了。你知道空气里总
有湿气。空气会吹干所有的东西,可它 从来没有干燥过。 它从各处贪婪地吸取 水分: 从刚拖过的地板, 从晾开的湿床
诗意般的语言
单,从雨后的积水洼。
干燥的松树劈柴烧得旺旺的,劈啪作
响。愉快的火焰像个乡村的乐师,使得聚
会在炉灶上的群众都蹦蹦跳跳:蓝色的搪 瓷茶壶把自己的盖子像帽子一样抛向空中 ,回头又立刻接住;生铁的平锅吱吱地响 ,高兴的直颤动。连那大铜炖锅也忘记了
自己的尊严,在用力翻滚着,把沸水溅到
自己的邻居——卑微的生铁小锅上。
干燥的松树劈柴烧得旺旺的,劈啪作
响。愉快的火焰像个乡村的乐师,使得聚
会在炉灶上的群众都蹦蹦跳跳:蓝色的搪 瓷茶壶把自己的盖子像帽子一样抛向空中 ,回头又立刻接住;生铁的平锅吱吱地响 ,高兴的直颤动。连那大铜炖锅也忘记了 自己的尊严,在用力翻滚着,把沸水溅到
自己的邻居——卑微的生铁小锅上。
干燥的松树劈柴烧得旺旺的,劈啪作
响。愉快的火焰像个乡村的乐师,使得聚
会在炉灶上的群众都蹦蹦跳跳:蓝色的搪 瓷茶壶把自己的盖子像帽子一样抛向空中 ,回头又立刻接住;生铁的平锅吱吱地响 ,高兴的直颤动。连那大铜炖锅也忘记了
自己的尊严,在用力翻滚着,把沸水溅到
自己的邻居——卑微的生铁小锅上。
干燥的松树劈柴烧得旺旺的,劈啪作
响。愉快的火焰像个乡村的乐师, 使得聚
会在炉灶上的群众都蹦蹦跳跳:蓝色的搪 瓷茶壶把自己的盖子像帽子一样 ,回头又立刻接住;生铁的平锅吱吱地响 ,高兴的直颤动。连那大铜炖锅也忘记了 自己的尊严,在用力翻滚着,把沸水溅到 自己的邻居——卑微的生铁小锅上。
抛向空中
作批
注
注
作批
—— 我国科普作家高士
其
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
—— 我国科普作家高士
其
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
—— 我国科普作家高士
其
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
他有着简明扼要地描述复杂现象和奥妙事
罕见才能。
——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
物的
米 · 伊林( 1896—1953 )
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
然,喜爱做科学实验,童年时期 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习 性,观察天空和星象。 1924 年 开始为青少年创作科学著作,普 及科学知识,他堪称是最善解人 意的科普作家。
推荐阅读:
李四光的 《穿过地平线》
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
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