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严羽《沧浪诗话·评诗》
目 标
mu
biao
壹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心境
贰
通过朗读和背诵,品位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音律美以及鉴赏蕴含的丰富情感
叁
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杜甫前期诗歌和晚年作品风格的不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三首诗的特点
肆
深入探讨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胡应麟《诗薮》云:
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透律第一也。元人评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亦有识者。
壹
相关知识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壹
句数 8
字数 每句5字或7字
押韵 限定用平声韵,一韵到底
平仄 粘、对
对仗 多到三联、少到一联
登 高
DENG
GAO
杜甫
作者
标题
诗句
背景
题干
诗歌鉴赏有五看
杜甫简介
DU FU JIAN JIE ER
壹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被 世人尊为“诗圣。其作品深刻反应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具有丰富的谁会内容,被称为“诗史”。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为杜拾遗,杜工部
读书和漫游
一看——作者
困居长安
困居长安
陷贼与为官
西南漂泊
一代“诗圣”
登高:重九登高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希望驱邪避灾、祈求健康长寿、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二看——标题
叁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三看——诗句
肆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出现哪六个镜头
ZHELIANXIEDENGGAOFUYANGSUOJIANSUOWEN,CHUXIANNALIUGEJINGTOU
高远的天空
哀鸣的猿啼
孤零冷落的小岛
水落而出的白沙
低飞盘旋的鸟儿
迅疾的秋风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状悲之广广(范围上)
“不尽长江滚滚来”言悲之多多(数量上)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
空间在横向纵向无限扩大,不仅使世人联想到无边落木之声,
不尽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气势磅礴,沉郁悲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作客:客居他乡。
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古人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
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苦恨:极其遗憾。杜甫此时年事已高
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
新停:刚刚停止。
鉴 赏
JIAN SHANG
肆
肆
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整体把握——起承转合
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转: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合: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形、声、色、态)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氛围,境界阔大
承接上文,继续渲染,传神会议,留下想象空间
转而抒情,纵(空间)横(时间)兼具
收束全文,找出根源
结合背景
深入分析
壹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忧国忧民、伤时叹己
诗歌整体风格
艺术鉴赏
富于变化(工笔、写意、纵横
沉郁顿挫
重点字音:渚、鬓、潦
回顾课堂
古今异义: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律诗的相关知识
“沉郁顿挫”
肆
思考
SI KAO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哪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悲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进入这首诗,看看诗人是如何抒写“悲”情的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客居他乡)之愁也;
常作客,久旅(长期漂泊)也;
台,高迥(高远)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百年,暮齿(晚年)也;
多病,衰疾(体弱多病)也;
八可悲
学者评价
XUE ZHE PING JIA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
中评析颈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即八可悲。
肆
云天秋风
江水渚洲
状悲之广
言悲之多
悲
写景
抒情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哀婉孤独
沉郁高昂
愁苦沉痛
忧愤无奈
仰望
俯视
无边落叶
不尽江水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板书
BAN SHU
肆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
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
由触景生悲到想要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因病新停酒杯而无处消悲。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
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小结
XIAO JIE
谢谢观看
XIEXIEGUAN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