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联读课件(共3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念奴娇 赤壁怀古》《声声慢》联读课件(共3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1 08: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失意人生的豪情与柔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声声慢》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说说你对
苏轼的认识
“美食家”
天真烂漫,达观自信的“顽童”
旷世奇才
李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宋神宗
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散文——“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 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词 ——“苏辛”(苏轼、辛弃疾)
诗 ——“苏黄”(苏轼、黄庭坚)
书法——“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
熙宁八年《与鲜于子骏》讲自己写《江城子·密州出猎》
元丰元年《与文与可》:“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
有这样一个人,他重情重意。在埋葬妻子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又为妻子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的《江城子》以表断肠怀念。
有这样一个人,他多才多艺。他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卓有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书法绘画也卓有影响,是书法“宋四家”之一,并开创了湖州画派。
有这样一个人,他锐意改革。“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自成一体;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
最神伤的艳羡
----《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
年龄:34
婚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
婚姻:
外表:
职位:
际遇: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
背景简介: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信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周瑜:
年龄:34
婚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婚姻:发妻先逝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对比
被贬黄州第三年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吟啸:放声吟咏。
芒鞋:草鞋。
蓑(suō):蓑衣。
本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对他人)
2.感伤功名未就、壮志难酬(对自己)
3.寄情山水的超脱之情(对自己)
体会情感 鉴赏手法
赤壁怀古
临古迹:大江、乱石、惊涛、浪花——雄奇壮丽
怀古人:周瑜——人生巅峰、功业有成
抒己情:自己——人生低谷、壮志难酬
(对比)
景仰英雄
悲叹自身


人生如梦
(超脱)
(虚实结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切景语皆情语
—《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1)少女不知愁滋味
李清照生于北宋,父亲李格非兼通文史,母亲王氏也能文,家庭环境的熏陶,使她自幼便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她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做学生。他们志趣相投,生活幸福美满。
(2)中年识尽愁滋味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帝被掳,高宗即位,建立了南宋小朝廷。不久,李清照一生的收藏几乎全部被焚毁。两年后赵明诚不幸病死,这时李清照四十六岁,从此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旅程。她的作品也失去了年轻时清新可人、浅斟低唱的风格,转为沉郁凄婉。《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代表作。
黄花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过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
晚风(秋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黄花
“秋风”渲染“国破家亡夫死后的孤独凄凉之愁”
“过雁”传“夫妻死伤离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过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
晚风(秋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黄花”传“迟暮之愁”
“梧桐”寄“孤独忧愁”
“细雨”象征“哀伤、压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酒”象征“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夫死、暮年、飘零的那种浓重的悲痛、凄凉与哀伤。
《声声慢》中的“愁”是什么“愁”?
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
迟暮之哀
沦落之苦
孀居之苦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失意人生的豪情与柔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声声慢》对比阅读
开豪放派之先河
“以诗为词”
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
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提出词“别是一家”,确立词的独特地位
将自己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融入创作
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把婉约词推向高峰
“词至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男中李后主,女中 ,极是当行本色。”
“本色当行第一人”
谈一谈你对这两首词最直观的的感受
波澜壮阔、斗志昂扬
仰慕英雄、豪迈奔放
豁达洒脱……
孤寂凄清
深情婉转
思绪万千
愁思绵绵
……
豪情
柔情
婉约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婉约词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豪放派
豪放,即豪迈放纵、气象恢宏。
豪放派词题材广泛、视角鲜明、语言旷达、气势雄浑,思想豪放不羁,词文不拘韵律格调。
词体大约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
据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豪放派 婉约派
题材范围 国家盛衰,时政得失,个人理想抱负、个人感慨 男女恋情、离别相思、伤春感时
表达感情 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个人理想抱负的实现 儿女之情、离别之思
意象选择 意象阔大, 胸怀宽阔,气魄豪放,意境恢宏壮阔
意象细小,细节居多,意境柔美、细腻,表现诗人的温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