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益阳市十七中201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二 地 理(理科)
时量: 90 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 60 分)
1.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明确的地理界线 B.各区域内部没有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
2.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镇地域的范围通常比乡村地域大
B.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依托
C.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D.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生产活动差别很大
3.下列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岛状的是 ( )
A.农业和工业 B.城市和工业 C.城市群和工业群 D.铁路线和公路线
4.下列省区中,分别位于西部.中部.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 )
A.甘肃、山西、山东 B.西藏、陕西、江苏
C.青海、四川、广东 D.内蒙古、安徽、福建。
5.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D.人文发展的指标
6.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 )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分的平衡
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7、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表,分析回答8-9题。
城市人口比重(2000年)(%) 城市密度(个/km2)(2002年) 建制镇占全国的比重(%)(2002年)
甲区域 50.9 221 45.1
乙区域 36.4 86 30.6
丙区域 28.3 23 24.3
8、由图可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不能判定
9、城市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是 (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不能判定
10、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B、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D、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11、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线路中,需逐级提水的是
A、东线工程 B、中线工程 C、西线工程 D、东、中、西线均需要
12、西气东输的能源使用后,将降低沿线城市的
A、水体污染 B、土壤污染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13、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
A、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B、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C、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D、对管道途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14、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经地区的自然带分别为 ( )
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温热带落叶阔叶林带③温带草原带④温带荒漠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5.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A.以荒漠为主 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D.以草原、荒漠为主
16.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A.由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荒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漠 D.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
17.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雨年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B.岩石裸露有利于风沙活动
C.气候因素决定荒漠化的发展 D.大风天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18.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 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19.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原因是( )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20、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2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
A、水库 B、稻田 C、河流 D、大洋
22、森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湿地与森林相比独有的功能是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23、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水库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
①调节长江径流 ② 调节当地气候 ③航运 ④养殖 ⑤ 观光旅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24、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
C.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D.主汛期是5月到10月
25.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C.科技发达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26.过去田纳西河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①过度垦殖 ②滥伐森林 ③航运开发 ④采矿 ⑤经常性的暴雨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27.我国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供水
28.在农业方面,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注重分析研究各地区特点,下列符合因地制宜生产的是:①坡地较多的地方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 ②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 ③发电厂附近,利用电厂余热,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29——30题。
29.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
30、该农业的好处是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二 、综合题(共计40分)
31、(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分)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2分)
(3)请简述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具体措施(6分)
32、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 带和 带(温度带)。
(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
① ②
(3)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4)从饲料和市场因素来分析①农业区(带)形成的原因。
33.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在却退居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请分析其面积缩小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6分)
(2)洞庭湖泊面积的缩小将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4分)
(3)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该湖泊。(6分)
益阳市十七中201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二 地 理(理科答卷)
时量: 90 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 、综合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31、(1)
(2)
(3)
32、(1)
(2)
(3)
(4)
33.(1)
(2)
(3)
益阳市十七中201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答卷
高二地理(理科)
时量: 90 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C A D C A A C A A C D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C B D D D B C D A A A C B
二 、综合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31、(1)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大风天数多且集中;植被覆盖率低
(2) 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3) 合理利用水资源、 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 、 生态移民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任答三点)
32、(1) 北温带 亚热带 (2) 乳畜带 玉米带
(3) 地中海
(4) 气候冷湿,土地贫瘠,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33.(1) 气候变暖,蒸发旺盛;入湖河流泥沙的沉积 河流中上游森林过度砍伐,水
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加快 围湖造田
(2) 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加剧洪涝灾害 通航能力降低 生态环境问题(任答两点)
(3) 退田还湖 封山育林 加固大堤 疏通河道(任答三点)
益阳市十七中201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答卷
高二地理(理科)
时量: 90 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C A D C A A C A A C D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C B D D D B C D A A A C B
二 、综合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31、(1)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大风天数多且集中;植被覆盖率低
(2) 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3) 合理利用水资源、 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 、 生态移民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任答三点)
32、(1) 北温带 亚热带 (2) 乳畜带 玉米带
(3) 地中海
(4) 气候冷湿,土地贫瘠,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33.(1) 气候变暖,蒸发旺盛;入湖河流泥沙的沉积 河流中上游森林过度砍伐,水
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加快 围湖造田
(2) 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加剧洪涝灾害 通航能力降低 生态环境问题(任答两点)
(3) 退田还湖 封山育林 加固大堤 疏通河道(任答三点)
考场号 考号 班级 学号 姓名 1
密
封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