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中国的世界遗产
千年的历史
画里的故事
文化的传承
千年的历史
画里的故事
①佛像画
②故事画
③经变画
④供养人画像
⑤民族传统神话题材
⑥装饰图案画
——敦煌壁画的分类
画里的故事——鹿王本生故事
画里的故事——鹿王本生故事
画里的故事——鹿王本生故事
画里的故事——鹿王本生故事
画里的故事——鹿王本生故事
九色鹿 第257窟西壁 北魏
画里的故事
敦煌飞天.mp4
—— 飞天
画里的故事 —— 古人的生活
张议潮出行图 第156窟南壁 晚唐
画里的故事 —— 古人的生活
在纸上临摹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描线稿
第二步:做底
第三步:勾线
第四步:临摹上色
第五步:作旧
文化的传承
—— 壁画的临摹复制
第一步:描线稿
为达到形象准确的目的,用照像底片在幻灯机上放大到与原壁一样的尺寸,描出形象的外轮廓线,然后对照着原壁进行修稿。原壁有的破损,外轮廓线不清楚,修稿时一定要搞清楚线的来龙去脉,把线复原完整。最后把线描稿拷贝到要临摹的纸面上。
文化的传承 —— 壁画的临摹复制
文化的传承
——艺术家和敦煌
第二步:做底
一幅壁画的底色是此画色调风格的基础,第一遍底色要有一定的浓度,不要用太细的颜料。所调之胶,一定要用皮胶或者明胶,胶不可多。第二遍底色要清亮一点,不能用粗颜料。然后再用皮胶淡淡地刷一遍,不能用矾,最后再用细而淡的泥巴色罩一遍,下面的起稿线隐约可见即可。如果用手擦一擦稍有掉色,则用胶就适度。底色如果太薄,胶太多,后面涂上的石色不能与底色渗透融合,画面最终的效果就会单薄。
文化的传承 —— 壁画的临摹复制
文化的传承 —— 壁画的临摹复制
第三步:勾线
不管画面多么破旧,也要勾线和上色,气韵要贯通。线的破损变化,要进行作旧处理。线的力度和变化,是临摹壁画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临摹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绘画功力与美学修养。
第四步:临摹上色
先上近于底色的淡色,逐渐到浓色。这种过程可将前面的淡色覆盖。先上的淡色,运笔要放得开,使画面总体有一种流畅感。底色的胶不太大,先后上的色才能互相融合渗透,并与底色浑然一体,最终成品的色泽才会柔和厚重。所调石色要有一定的浓度,每一块色最好一遍完成,方能使色块的色彩具有饱和性。上石色时要先再清清地上一层泥巴色,未干之时就上石色,石色才会变化自然,取得轻松、润泽的效果。
文化的传承 —— 壁画的临摹复制
文化的传承 —— 壁画的临摹复制
第五步:作旧
作旧是临摹最难的一步,它决定着临摹品的最终成败。这就要全面把握处理画面的总体效果,既要保持画面的干净、利落和装饰效果,又要使画面保持诸种美的因素,并统一而形成整体。
文化的传承——壁画的临摹复制
文化的传承 —— 壁画的临摹复制
文化的传承——绘画艺术的传承
线描《莫高窟全景图》 万庚育绘
文化的传承 ——绘画艺术的传承
铅笔淡彩《供养人》 吴作人
文化的传承——绘画艺术的传承
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
油画《供养菩萨》 靳尚谊
文化的传承
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
歌曲为五声调式,灵动而轻快,由远而近的乐声如泉轻泻,缓缓流淌进心湖,诉说着大自然的柔情。
全曲ABA形式,飞扬的调子表现出月牙泉的活力与人们对月牙泉的喜爱。慷慨激昂的结尾更升华了这一主题,给人心灵上的享受。
—— 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
文化的传承——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
千手观音
文化的传承——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
飞天
反弹琵琶
文化的传承——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
纪录片《敦煌》是中央电视台继《故宫 》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
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被遗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
主创人员力求奉献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史与文化的文献纪录片,全面记录敦煌地区2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的学者对这个沙漠宝库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电视纪录片《敦煌》
文化的传承——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
服装设计
文化的传承——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
剪纸艺术
文化的传承——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
邮票设计
文化的传承——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
中国美术馆
敦煌
文化的传承——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
影视拍摄
敦煌壁画代表了北魏至元一千年来我们中国美术的发展史。
——张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