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秋季往往能引发诗人的很多情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月二月花”是在描写秋天的美丽;“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是在诉说秋天的浪漫。那在游子马致远心中,秋天又给他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新课导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小令。
2.联系曲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秋思意境,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目标
天净沙
秋思
课题解读
曲牌名
题目
特定季节
题眼
“秋思”二字概括了全诗的内容,暗含游子思乡的愁绪。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杂剧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
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黄粱梦》等15种。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其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作者名片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为散曲和杂剧。散曲:元代新诗体,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
《天净沙 秋思》就是一首散曲,是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文体知识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初读感知
词语疏通
枯藤:
昏鸦:
古道:
断肠人:
天涯:
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枯干的藤条。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驿道。
多指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或亲人的人。
初读感知
疏通文意
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品味语言
全篇曲子除标题外无一字为秋,无一字为悲,却描绘了一幅凄凉动人的深秋晚景图,我们又是从诗中哪里读到这种感觉的呢?
昏鸦
小桥
流水
古道
西风
瘦马
枯藤
老树
人家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品味语言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已有衰败凄凉之感,再加上“昏鸦”点缀,更加渲染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气氛。
初读感知
赏析“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幽雅恬静、安宁和谐的画面,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以乐景衬哀情,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对比,反衬出游子不得归的凄凉愁苦以及思乡的情绪。
初读感知
赏析“古道西风瘦马”
萧瑟的秋风之中,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也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其实“马”旨在衬托人,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初读感知
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点名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呼应,渲染了悲凉气氛。“断肠”一词抒发了作者羁旅异乡的惆怅之情,足见其乡愁之浓重。
合作探究
1.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文字。
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冷飕飕的西风,独自缓缓行走在古道上。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乌鸦。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在漂泊异乡的旅途上,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合作探究
2.为什么马致远的小令似乎更能打动人?
因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情绪、情感特点(惆怅、忧愁、悲苦)鲜明,这和曲中的一系列富有这类情调而且妙合无痕的事物有着密切关系。其他三首比较模糊,甚至不统一,如白朴描绘的画面色调与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断肠人在天涯”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其他三首没有这么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句使全曲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三首基本上或较多地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
写作特色
1.白描手法,言简意丰。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生动的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凉。前三句18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凝练而简略。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鲜明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具备鲜明的形态,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副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写作特色
2.对比映衬,寓情于景。
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彩。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静,动静结合。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名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的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形成鲜明对照。
课堂小结
主旨归纳:
运用( )的手法,生动的描绘了一幅( )图。寓情于景,真切地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
白描
深秋晚景
孤寂愁苦思乡
拓展阅读
乡愁诗知多少?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九种景物
形成对比
渲染悲凉的气氛
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寓情于景,表现了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苦。
结构图解
1、文学常识填空。
《天净沙秋思》选自___。作者_,号_; __代__,散曲家。天净沙是__,秋思是__。
2、诗歌默写。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 。
3、词意解释。
昏鸦:
断肠:
天涯:
课堂检测
《全元散曲》
马致远
东篱
元
题目
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4、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恬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感人。
D.这首小令仅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1.背诵并默写这首小令。
2.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这首曲改编成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看谁写得好。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