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 光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灯光”和“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2.体会课文既关注场面描写,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中“灯光”和“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引入课题
1.复习
在《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两篇课文中,课文是怎样描写大场面的?
-----《狼牙山五壮士》中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场面时,先整体描述他们的打法,然后用一个个特写镜头细节化描写每一位战士的打法,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部队的整齐威武,又洗化了每个方阵的不同风采,让我们感受到阅兵式的壮观。那么《灯光》这篇课文又是怎么来写的呢?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板块二 聚焦“场面”,了解背景
齐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你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预设:这两个自然段写场面,我看到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璀璨。
师:场面描写非常重要,作者只用了两行字,就让我们一下子对这个故事的背景有了解。但是这篇文章不是写场面的,场面只不过在这里起到一个烘托的作用。
板块二 聚焦“细节”,品读人物
学习第四至第七段。找出描写郝副营长细节的句子,抓住关键词,分享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有一个主人公,那就是郝副营长。默读第四至第七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写的是郝副营长的细节描写,也就是点的描写。找出来,抓住关键词分享一下你对这个人物的感受。
(1)生默读课文,画句子。
(2)交流。
预设1:郝副营长好学
预设2: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3)为什么多次要写到划火柴呢?
第一层意思:因为他在那没有灯的情况下,他要看书。
第二层意思:划火柴是一个象征,火柴以及书本上的灯光,实际上都是他的一种梦想。
版块三 聚焦“灯光”,感悟深意
1.默读课文,想一想,那么天安门前的灯光是什么?战场上的那个火光又是什么?
(1)生默读课文。
(2)交流。
师:如果说火柴照亮的书本上的灯光,那个灯光是营长的梦想,那么天安门前的灯光是什么?
-----梦想已经实现了。
战场上的灯光又是什么?
-----战场上的火光就是实现梦想的过程。
小结:
2.默读课文,与同学交流,他们与课文题目有什么联系?
(1)生默读课文。
(2)分享。
预设1:书上的灯光是梦想,天安门的灯光是梦想已经实现了,所以这篇文章要用灯光做题目,因为灯光是文章的线索。
预设2:为了这个灯光,牺牲了太多的战士,这个郝副营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反映了郝副营长的精神,所以以灯光为题。
预设3:这个灯光是指先烈用生命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先烈的精神就是我们前进的灯光,那他们在前面照应着我们。
3.引导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优点。
小结:写天安门的灯光是一种面上的描写,写郝副营长可以用一个细节的点来描写。点面结合让我们感受到郝副营长用生命为后人带来了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