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武术--拳的组合 说课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修订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増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本课拳的组合练习为教学内容,结合训练、展示等教学手段,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相互竞争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达到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的水平的教学目的。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水平四拓展内容,本单元安排6个课时,本课为第3个课时。本课选择了武术-少年拳的单元中拳的攻防练习作为主教材,将直拳、勾拳、摆拳练习及拳的组合作为主要练习内容。学生要掌握较好的动作技术,就必须要多练习武术基础动作。本次课是进一步学习与提高拳的组合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人数为40人,该阶段的学生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他们活泼好动,求新、求乐,对新事物的求知欲强。在课的设计中,采用武术操和拳的组合及各种不同的攻防练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直拳、摆拳(左、右)、勾拳(左、右)为练习进行贯穿教学,让学生体验武术新、趣、美的魅力,围绕教材的重难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武术中拳的分类与用途,认知拳的专业术语。
教学目标
2、技能与体能目标:
通过本课练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要领,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拳的组合技术,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及上下肢力量等身体素质。通过拳的组合练习和体能练习,发展学生协调、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
教学目标
3、情感目标: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激发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认同感,弘扬武术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作准确,发力迅速并且到位。
教学难点:组合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感。
六、任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武术基础,也大多数不了解武术的文化,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手段,通过拳的各种的攻防练习,提高学生的闪身躲避伤害的能力,激发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环境分析: 本课上课的时间为六月份,气候较为适宜,场地方面,利用足球场地,设计以足球场中线为中心,两边练习,减少不必要的队伍调动,同时为了本次课的练习方法更加有效,在器材上使用体操垫进行攻防练习。
八、教学过程
一、执行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队伍,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任务、目标与安全注意事项。
3、安排见习生。
集合队形如图1:
★ 图1
开始热身部分
教学过程
二、热身活动
1、原地三向转法
2、武术操练习:第一节 手型变换练习 第二节 弓马步转换
第三节 马步冲拳 第四节 弓步分掌跳
活动队形如图2:
★ 图2
开始热身部分
教学过程
(一)武术基本功--拳的练习
1、攻防起势 2、直拳练习 3、摆拳练习 4、勾拳练习
练习队形如图3:
★ 图3
学习提高部分
教学过程
(二)武术--拳的组合练习
1、直拳+摆拳 2、直拳+勾拳 3、直拳+摆拳+勾拳
组织队形如图4:
★
图4
学习提高部分
教学过程
(三)体能训练
1、俯卧支撑 1分钟 2、平板支撑 20秒×3次 3、立卧撑 10个×3次
组织队形如图5:
★
图5
学习提高部分
教学过程
一、放松活动 (静力性拉伸)
1、手臂拉伸 2、背部拉伸 3、大腿、小腿肌肉拉伸
恢复整理部分
教学过程
二、课堂小结
1、集合 2、讲评 3、布置课后练习 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活动队形如图6:
★ 图6
恢复整理部分
t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