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21 09:2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期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 B.机动车道两侧安装隔音板
C.学校附近树立禁鸣喇叭标志 D.机场地勤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4、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
A.mm B.cm C.dm D.dB
6、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个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8、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9、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50 2000
乙 100 500
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10、如图是植树公园门口设置的噪声监测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设备监测的是噪声的音调 B.此时显示周围环境的噪声是65.7 dB
C.路边的树可以减弱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D.禁鸣喇叭是减少噪声影响居民生活的有效措施
二、填空题
1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音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人们以_____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忍的等级。
12、在公路和住宅区内设置屏障墙和种草、植树,这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
13、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______(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
14、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学校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5、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器,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控制噪声,图甲噪声监测器所显示的数字的单位是______,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右边______(选填“乙”或“丙”)图最有可能是此时声音的波形图。
16、如图甲所示的标志图,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从_______方面来控制噪声的;妞妞同学在家学习时,常塞上“耳塞”,如图乙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从_______方面来控制噪声的。
17、小明爸爸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断发出敲击物体的声音,小明爸爸为了尽量避免声音对小明的干扰,他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这三种方案中,①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②是在_______中减弱噪声;③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题
18、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汽车驶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如表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查到的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试验数据:
试验次数 试验车型 车速 水泥路 沥青路
1 桑塔纳轿车 72 85.4 78.5
2 桑塔纳轿车 108 92.6 80.6
(1)由表格信息填空。轿车速度72 km/h=______m/s。在表格中出现了一个不足之处:没有写出噪声的单位。人们以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汽车通过路面产生的噪声大小除了与路面材料有关外,还与______有关。你可以得出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行驶在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______(写出一个因素)有关。
19、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
方案一: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二: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表1对应方案一;表2对应方案二),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表1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表2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很长 短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在机动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机动车道两侧安装隔音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学校附近树立禁鸣喇叭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机场地勤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高速公路安装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A
解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只有A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扬声器发声时,放在旁边的烛焰晃动,主要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错误;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电子琴可以演奏出一个管弦乐队的效果,说明它能模仿其他乐器的音色,故B错误;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用来确定潜艇的位置,故C错误;在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防治噪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5、答案:D
解析: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故选D。
6、答案:C
解析:A.上课时,老师的讲话不是噪声,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故B不符合题意;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频率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慢称为频率,频率越快,音调越高.不合题意.
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不合题意.
C.噪声监测装置是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噪声大小,它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D.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这两种声音人耳都无法听到.
8、答案:B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选项A、D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选项B是在声源处减弱,选项C是在人耳处减弱.故选B.
9、答案:B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的响度要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A错误,B正确;不同的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即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等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故C错误;由题目所给条件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是否都属于噪声,故D错误。
10、答案:A
解析:噪声监测设备监测的是噪声的响度,故A错误;声音强弱的等级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此时显示周围环境的噪声是65.7 dB,故B正确;路边的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因此能减弱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故C正确;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是减少噪声影响居民生活的有效措施,故D正确。
11、答案:无规则;分贝(dB)
12、答案:传播途径中
13、答案:噪声;隔声
解析: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休息,故属于噪声;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属于隔声减弱噪声的干扰。
14、答案:响度大;声源
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指害怕声音太大,惊扰到别人,所以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5、答案:不能;分贝(或dB);变大;丙
解析: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的数字是68.7,可知此时的噪声是68.7分贝(dB);当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噪声增强,所以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变大;由乙图可以看出,其波形图呈周期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是乐音的波形;丙图中的波形图杂乱无章,是无规则的,是噪声的波形且振幅增大,有可能是附近有重型汽车驶过。
16、答案:防止噪声产生;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解析:“禁止大声喧哗”,是从防止噪声的产生这一方面来控制噪声的;塞上耳塞,是从防止噪声传入耳朵这一方面来控制噪声的。
17、答案:声源;传播过程;人耳
解析: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8、答案:(1)20;分贝(或dB)
(2)车速;①同一辆车在车速一定时,沥青路面比水泥路面噪声小;②同一辆车在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
(3)车轮的粗糙程度
解析: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由试验次数1中的数据:车速为72 km/h时,多孔沥青路面噪声为78.5 dB,普通水泥路面噪声为85.4 dB,可得出同一辆车在车速一定时,沥青路面比水泥路面噪声小,同一路面上,车速为108 km/h的桑塔纳轿车的噪声比车速为72 km/h的噪声大,故可得出同一辆车在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
(3)汽车行驶在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车轮的粗糙程度有关。
19、答案:机械闹钟;方案二;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解析:音叉发声不能持久,且声音逐渐变弱,所以声源选择机械闹钟较为适合;方案二比方案一设计得要好,方案二能准确地测出距离,而方案一凭人的听觉测量响度,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