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青山不老》课件、同步练习题、课文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16《青山不老》课件、同步练习题、课文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0:38:27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背景资料
山西,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之说。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是沙尘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成为当地人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来的强劲季风,还会吹向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形成强烈的沙尘暴。
被黄沙逐渐吞没的村庄
沙尘暴
沙尘满天的城市
阅读要求: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风雨同舟
zhì

yàng

zhōu
治理 归宿 肆虐 盘踞
劲挺 荡漾 领悟 炕上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读读记记
理解词语的意思
肆虐
盘踞
归宿
劲挺
淤泥
荡漾
任意残杀或破坏。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默读课文,思考: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划出。
2.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用“~~~~”划出。找好后再读读句子,写上体会。
3.想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
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
奇迹。
方法:抓关键词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
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方法:通过想象画面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
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四人小组分工合作,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的??
(诵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问题)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盘踞
肆虐
方法:抓关键词、 联系实际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要点点拨
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2、老人年老、瘦小。
3、生活条件艰苦。
4、同伴、老伴相继逝世。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体会老人植树的艰辛和精神的可贵。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这样的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指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实际
指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植树造林、绿
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
“另一种东西”,指什么?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
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万古长青。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现在——绿意荡漾的青山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这条山沟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这位老人,在齐腰深的大雪中护林,汗水和冰茬使棉裤变成“铠甲”,红肿的大腿跪出血水 。
这位老人,在文革时为了帮助一棵被压弯的小树遭看守多次毒打。
这位老人,在劳模表彰会上,却憋得满脸通红,只说出18个字:“我叫马永顺,护林1200立方米,一个人顶6个!”
这位老人,在临终前还在哼着那首由他自己创作的“植树”号子:“行动起来呀,嘿哟嘿哟;植树造林啊,嘿哟嘿哟。绿化祖国呀,嘿哟嘿哟;造福子孙啊,嘿哟嘿哟……”
抚着这块石碑,我想____地对马爷爷说__________
看着这片树林,我想____地告诉全世界__________
青史已记绿化功,
山岳永铭造林志。
不信时光催华发,
老当益壮惊天地。
赞青山老人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6 青山不老
基础练习21世纪教育网
一、看拼音,写词语。21世纪教育网
tǔ kàng sì nüè pán jù yū ní
yán wù zī zhù dàng yàng cè huì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21世纪教育网
1.任意残杀或迫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非法占据。(    )
3.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
4.屡次。(    )
5.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    )
6.用财物帮助。(    ) 21世纪教育网
三、选出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填在括号中。
情不自禁  举世闻名  无计可施
默默无闻  无动于衷  千方百计
近义词:想方设法——(      )
不由自主——(      )
闻名遐迩——(      )
反义词:情不自禁——(      ) 21世纪教育网
举世闻名——(      )
想方设法——(      ) 21世纪教育网
四、句子练习。
1.老人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 http: / / www.21cnjy.com )。(缩句)

2.风吹着小树。(扩句,至少扩充两处以上)
。21世纪教育网
3.青山是不会老的。(改成反问句)

4.小鸟在树上叫。(改成拟人句)
。21世纪教育网
课文回放
五、按要求填空。
1、文中说老人创造的奇迹是:__________年时间,绿化了________,条沟,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________条防风林带,________亩林网。
2、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_____________之地。
阅读理解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着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焦工越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堡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走的咎形一依着_层层-的树形成_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1.“淤泥”指( )。21世纪教育网
A.河流、沼泽沉积的泥沙
B.水库、池塘沉积的泥土
C.树下堆积的泥土
2.“劲挺”说明了杨树、柳树的生命力很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____”的句子应读出( )的语气。21世纪教育网
①疑惑不解 ②惋惜可惜 ③赞叹
4.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写作训练
七、为了纪念老人,当地政府修建了纪念碑,如果你来到纪念碑前,心里肯定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话想对马爷爷说吧,写下来吧。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1、 土炕 肆虐 盘踞 淤泥 延误 资助 荡漾 测绘21世纪教育网
二、1.肆虐 2.盘踞 3.风雨同舟 4.三番五次 5.恭敬 6.资助
三、千方百计 情不自禁 举世闻名 无动于衷 默默无闻 无计可施
六、1.C 2.旺盛 3.③
4.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致于流失。正像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