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21 09:0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明确目标 发展素养
1.梳理等式的性质. 2.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3.研究不等式的性质. 1.通过不等式性质的判断与证明,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借助不等式性质求范围问题,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知识点一 实数的大小比较的基本事实
(一)教材梳理填空
1.文字叙述:
如果a-b是 ,那么a>b;如果a-b ,那么a=b;如果a-b是 ,那么a<b.反过来也对.
2.符号表示:
a-b>0 a b;a-b=0 a b;a-b<0 a b.
正数
等于0
负数



[微思考] x2+1与2x两式都随x的变化而变化,其大小关系并不显而易见,你能想个办法比较x2+1 与2x的大小关系吗?
提示:作差:x2+1-2x=(x-1)2≥0,∴x2+1≥2x.
(二)基本知能小试
1.判断正误:
(1)任意两个实数都能比较大小. ( )
(2)a与b的差是非负实数,可表示为a-b>0. ( )
(3)实数m不大于-2,用不等式表示为m≥-2. ( )
(4)不等式a2+b2≥2ab中的a,b可以是任意实数. ( )
答案:(1)√ (2)× (3)× (4)√
2.某校对高一美术生划定录取分数线,专业成绩x不低于95分,文化课总分y高于380分,体育成绩z超过45分,用不等式组表示就是 (  )
答案:D
2.不等式性质:
性质 别名 性质内容 注意
1 对称性 a>b ______ 可逆
2 传递性 a>b,b>c ______ 不可逆
3 可加性 a>b ___________ 可逆
4 可乘性 a>b,c>0 ac>bc c的符号
a>b,c<0 _______ 5 同向可加性 a>b,c>d ___________ 同向
6 同向同正可乘性 a>b>0,c>d>0 _______ 同向
7 可乘方性 a>b>0 (n∈N,n≥2) 同正
b<a
a>c
a+c>b+c
ac<bc
a+c>b+d
ac>bd
an>bn
(二)基本知能小试
1.已知a+b>0,b<0,那么a,b,-a,-b的大小关系是 (  )
A.a>b>-b>-a   B.a>-b>-a>b
C.a>-b>b>-a D.a>b>-a>-b
解析:法一:∵a+b>0,∴a>-b,又b<0,∴a>0,且|a|>|b|,
∴a>-b>b>-a.
法二:(特殊值法)设a=3,b=-2,则a>-b>b>-a.
答案:C
题型一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学透用活】
不等关系强调的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符号“>”“<”“≠”“≥”或“≤”表示;而不等式则是用来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可用“a>b”“a<b”“a≠b”“a≥b”或“a≤b”等式子表示,不等关系是通过不等式来体现的.
[典例1] 用一段长为30 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18 m,要求菜园的面积不小于110 m2,靠墙的一边长为x m.试用不等式表示其中的不等关系.
[方法技巧]
1.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的步骤
(1)审清题意,明确条件中的不等关系的个数.
(2)适当设未知数表示变量.
(3)用不等式表示每一个不等关系,并写成不等式(组)的形式.
2.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的注意点
(1)利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时,应注意必须是具有相同性质,可以比较大小的两个量才可用,没有可比性的两个量之间不能用不等式来表示.
(2)在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统一.  
【对点练清】
1.[变条件]本例中,若矩形的长、宽都不能超过11 m,对面积没有要求,则x应满足的不等关系是什么?
2.[变条件]本例中,若要求x∈N,则x可以取哪些值?
题型二 比较实数(式子)的大小 
【学透用活】
[典例2] 已知x≤1,比较3x3与3x2-x+1的大小.
[解] 3x3-(3x2-x+1)=(3x3-3x2)+(x-1)
=3x2(x-1)+(x-1)=(3x2+1)(x-1).
由x≤1得x-1≤0,而3x2+1>0,
∴(3x2+1)(x-1)≤0,∴3x3≤3x2-x+1.
[方法技巧]
比较两个实数(或式子)大小的步骤
(1)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实数(或式子)作差.
(2)变形:对差进行变形.
(3)判断差的符号: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
(4)得出结论.
提醒:上述步骤可概括为“三步一结论”,这里的“判断差的符号”是目的,“变形”是关键.在变形中,一般变得越彻底,越有利于下一步的判断.其中变形的技巧较多,常见的有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有理化法等.  
【对点练清】
1.把本例中“x≤1”改为“x∈R”,再比较3x3与3x2-x+1的大小.
解:3x3-(3x2-x+1)=(3x3-3x2)+(x-1)
=(3x2+1)(x-1).
∵3x2+1>0,
当x>1时,x-1>0,∴3x3>3x2-x+1;
当x=1时,x-1=0,∴3x3=3x2-x+1;
当x<1时,x-1<0,∴3x3<3x2-x+1.
2.比较2x2+5x+3与x2+4x+2的大小.
[方法技巧]
利用不等式判断正误的2种方法
(1)直接法.对于说法正确的,要利用不等式的相关性质证明;对于说法错误的,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2)特殊值法.注意取值一定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满足题设条件;二是取值要简单,便于验证计算;三是所取的值要有代表性.  
[方法技巧]
(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其推论可以证明一些不等式,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准、记熟不等式的性质及其推论,并注意在解题中灵活准确地加以应用.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证明时,应注意紧扣不等式的性质成立的条件,且不可省略条件或跳步证明,更不能随意构造性质与法则.
方法一(性质法)简单快捷,但思路不易发现.
方法二(作差法)思路简单,但通分较麻烦.
方法三(作商法)首先需要判断两个式子的符号,然后再判断其比值与1的大小关系,证明步骤较复杂.  
[方法技巧]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代数式范围要注意的问题
(1)恰当设计解题步骤,合理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2)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时要切实注意不等式性质的前提条件,切不可用似乎是很显然的理由,代替不等式的性质,如:由a>b及c>d,推不出ac>bd;由a>b,推不出a2>b2等.
(3)准确使用不等式的性质,不能出现同向不等式相减、相除的错误.  
【对点练清】
1.已知a>b>c,且a+b+c=0,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
A.ab>bc          B.ac>bc
C.ab>ac D.a|b|>|b|c
解析:因为a>b>c,且a+b+c=0,所以a>0,c<0,所以ab>ac.
答案:C 
2.已知-1<x<4,2<y<3,则x-y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3x+2y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因为-1<x<4,2<y<3,
所以-3<-y<-2,所以-4<x-y<2.
由-1<x<4,2<y<3,得-3<3x<12,4<2y<6,
所以1<3x+2y<18.
答案:-4<x-y<2 1<3x+2y<18
二、应用性——强调学以致用
2.有一批衬衣原价为每件80元,甲、乙两商场均有销售.现在每个商场都推出了促销政策:到甲商场买一件衬衣优惠4元,买两件每件优惠8元,买三件每件优惠12元,……依此类推,直至减到半价为止;乙商场则一律按原价7折酬宾.某单位欲为每位员工购买一件该衬衣,问:到哪个商场购买比较合算?
解:设该单位共需购买x件衬衣,在甲、乙两商场购买分别需付款y元、z元.依题意,有
z=80×70%x=56x(x≥1,x∈Z).
①若1≤x≤10,x∈Z,则y-z=(80-4x)x-56x=4x(6-x).
当1≤x≤5,x∈Z时,6-x>0,∴y-z>0,即y>z.
当x=6时,y-z=0,即y=z.
当7≤x≤10,x∈Z时,6-x<0,
∴y-z<0,即y<z.
②若x>10,x∈Z,则y-z=40x-56x=-16x.
∵-16x<0,∴y<z.
综上,若单位人数不超过5人,到乙商场购买合算;若单位人数恰为6人,到甲、乙商场购买一样合算;若单位人数超过6人,到甲商场购买更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