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和溶液(4~5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是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的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实验操作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3.物质的分离方法很多,假如在食盐中混有下列杂质,你认为可以用过滤方法除去的是( )
A. 食盐中的蔗糖 B. 食盐中的沙石 C. 食盐中的红墨水 D. 食盐水中的水
4.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
A. 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 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氧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D. 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两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5.现有下列仪器: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量筒,④烧杯,⑤滴管,⑥药匙,⑦托盘天平,⑧玻璃棒,若实验室要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则上述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⑦⑧
6.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在20℃时将20g该物质投入到80g水中充分溶解,则该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25% B. 20% C. 16.7% D. 无法计算
7.现有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烧杯中均分别盛有100克水,20℃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若②中溶液升温到30℃,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 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8.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浓硫酸 D. 蔗糖
9.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溶解10mL水中(食盐没有完全溶解),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食盐质量+水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B. 食盐体积+水的体积=溶液的体积
C. 溶质质量+水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D. 食盐密度+水的密度=溶液的密度
10.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B. 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
C. 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D. t2时,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
11.t℃时,为使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可以下列措施,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水 ④加入氢氧化钙固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2.如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e
B. t2℃时,将a的溶液降温到t1℃,可能有晶体析出
C. 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
13.将2.5克溶质溶于47.5克水中,要使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①蒸发25克水;②蒸发23.75克水:③再加入2.5克溶质;④再加入50克质量分数为15%的该溶液。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14.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A. 把蔗糖水放入冰箱 B. 给蔗糖水加热
C. 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 D. 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
15.一杯热硝酸钾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如图所示。忽略水的蒸发,下列关于硝酸钾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溶液质量不变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 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D. 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6.小科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小科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氯化钙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氢氧化钠
17.有A、B、C三种物质,在20℃时溶解在水中配制成饱和溶液。已知20克水最多能溶解2克A物质:B物质配制成115克饱和溶液用了15克B;C物质375克饱和溶液用去350克水。这三种物质在20℃时溶解度大小的顺序为( )
A. BB>A C. A>B>C D. B>A>C
18.20℃时,向一盛有40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g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g B.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C.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 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9.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中时,有少许洒出②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
A. 只有②③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洗衣机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洗涤剂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 洗涤后衣服上一定没有残留洗涤剂
C. 洗涤后排出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洗涤时适当提高水温能加快洗衣粉溶解
二、填空题(共26分)
21. (4分)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色拉油溶于汽油。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__。
22. (6分)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用__________,粉末状或细晶体用__________取,必要时可用__________取。
23. (8分)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1)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__________克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2)__________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填序号)
(3)__________为不饱和溶液;(填序号)
(4)④→⑤可析出__________克KNO3晶体。
24. (8分)20℃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15g固体X(不含杂质),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并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X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35℃时,该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
②65℃时,该溶液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Ⅰ.饱和 溶液Ⅱ.不饱和溶液 Ⅲ.无法判断
③根据下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可知X属于__________物质;
④50℃时,使烧杯中析出的5g固体X全部溶解,至少加入__________g水。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5. (6分)物质在溶解时速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硫酸铜为例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一:温度因素;温度越高,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
假设二:搅拌因素;搅拌能加大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
假设三:颗粒大小因素;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证假设二:
【反思评价】
(1)在上述因素中,能改变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分子观点解释温度对溶解时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试管里的固体加速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12分)如图所示的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g。
(2)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托盘天平的左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3)D操作应选用____mL的量筒(选填“10”或“50”)。量水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面的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4)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
A.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配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E.将量好的水从量筒里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少量的水残留。F.称量食盐时使用锈蚀的砝码
27. (6分)兴趣小组需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1) 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
(2)若步骤B称量时出现了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添加氯化钠 B.减少氯化钠 C.调节平衡螺母 D.添加砝码
(3)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2%,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A.所用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将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氯化钠固体粘在纸上
E.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进试剂瓶时,有溶液洒落
四、解答题(共10分)
28. (5分)下表为20℃盐酸的密度和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时,小明量取50克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以配制稀盐酸。试回答:
(1)根据上表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中含有溶质为________克。
(3)小明用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去配制质量分数l0%的稀盐酸,需要加多少毫升清水?(写出计算过程)
29. (5分)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配制稀硫酸的实验时观察瓶上的标签,试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瓶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其中含溶质硫酸为多少?
(2)该同学利用这瓶浓硫酸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600克,则他需要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应加入蒸馏水多少毫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A 2.C 3.B 4.C 5.A 6.C 7.B 8.B 9.C 10.B
11.D 12.B 13.C 14.B 15.B 16.D 17.D 18.C 19.C 20.D
二、填空题(共26分)
21. (4分)1、7;3、5
22. (6分)镊子;药匙;纸槽
23. (8分)(1)5.5(2)②⑤(3)①③④(4)48.4
24. (8分)(1)57;III(2)可溶(4)25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5. (6分)(1)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在上述因素中,能改变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2)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增大,所以温度越高,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3)要使试管里的固体加速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是振荡试管。
26. (12分)(1)2.5 (2)减少氯化钠 (3)50、最低处 (4)加速溶解 (5)B、E、F
27. (6分)(1)④②①⑤③ (2)B (3)ABD
四、解答题(共10分)
28. (5分)(1)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2)18(3)130mL
29. (5分)(1)540g;529.2g(3)34mL;538.8mL
【周测必备】科学八年级(上册)测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