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一章三角形 巩固练习(提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一章三角形 巩固练习(提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22 06:5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三角形巩固练习(提高)
一、选择题
1.1.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3,5 B.3,3,3
C.3,3,6 D.3,2,7
2.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其中的两条边分别为5和9,则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个数为 (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3.如图,如果把△ABC沿AD折叠,使点C落在边AB上的点E处,那么折痕(线段AD)是△ABC的( )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 D.既是中线,又是角平分线
4.如图,AC⊥BC,CD⊥AB,DE⊥B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ABC中,AC是BC边上的高
B.在△BCD中,DE是BC边上的高
C.在△ABE中,DE是BE边上的高
D.在△ACD中,AD是CD边上的高
5.有4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3cm、5cm、7cm、9cm任意取其中的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可搭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给出下列图形:
其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A.① B.③ C.②③ D.②③④
7.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w w w .x k b 1.c o m
C.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8. 如图所示,一根直尺EF压在三角板30.的角∠BAC上,与两边AC,AB交于M,N.那么∠CME+∠BNF是( )
A.150° B.180° C.135° D.不能确定
9.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互不相等,则它的最小角必小于 ( )
A.30° B.45° C.60° D.55°
10.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B.三角形的外角等于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
C.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D.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
1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外角之和为27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12.如图,已知AB∥CD,则 ( )
A.∠1=∠2+∠3 B.∠1=2∠2+∠3
C.∠1=2∠2-∠3 D.∠1=180°-∠2-∠3
13.如图,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如果∠ABP=20°,∠ACP=50°,则∠A+∠P=(  )
A.70° B.80° C.90° D.100°
1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7,另一边长为4,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8 B.15
C.18或15 D.无法确定
15.如图所示,D,E分别为△ABC的边AC,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E是△BDC的中线
B.BD是△ABC的中线w w w .x k b 1.c o m
C.AD=DC,BE=EC
D.图中∠C的对边是DE
16.两根木棒长分别为6 cm和7 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的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根木棒长的取值情况有(  )种.
A.3 B.4 C.5 D.6
17.一个多边形除一个内角外其余内角的和为1510°,则这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是(  )
  A. 27 B. 35 C. 44 D. 54
18.利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地砖镶嵌地面时,在每个顶点周围有a块正三角形和b块正六边形的地砖(ab≠0),同a+b的值为 ( )
A.3或4 B.4或5 C.5或6 D.4
19.如图所示,已知长方形ABCD,一条直线将该长方形ABCD分割成两个多边形,若这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分别为M和N,则M+N不可能是 ( )
A.360° B.540° C.720° D.630°
20.两本书按如图所示方式叠放在一起,则图中相等的角是 ( )
A.∠1与∠2 B.∠2与∠3 C.∠1与∠3 D.三个内角都相等
二、填空题
21.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 cm和12 cm,第三边与前两边中的一边相等,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22.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AH⊥BC于H,图中以AH为高的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个.
23.在△ABC中,若∠A-2∠B=70°,2∠C-∠B=10°,则∠C=________.
24.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1)若∠A=76°,则∠BOC=________;
(2)若∠BOC=120°,则∠A=_______;
(3)∠A与∠BOC之间具有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
2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底角等于________
2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多有 个.
27.如图,国旗上的五角星的五个角的度数是相同的,每一个角的度数都是 .
28.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29.如图,∠1是△ABC的一个外角,直线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1=12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_.
30.在△ABC中,∠A=2∠B=75°,那么∠C=__________.
31.在如图所示的五角星中,求∠A+∠B+∠C+∠D+∠E的和.
32.如图,已知AE是∠BAC的平分线,∠1=∠D.求证:∠1=∠2.
3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为12 cm和15 cm两部分,求三角形的底边长.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 【答案】B;
【解析】5+9=14,所以第三边长应为偶数,大于4而小于14的偶数有4个,所以
3. 【答案】B;
【解析】折叠前后的图形完全相同.
4. 【答案】C;
【解析】三角形高的定义.
5. 【答案】B;
【解析】解:可搭出不同的三角形为:3cm、5cm、7cm;3cm、5cm、9cm;3cm、7cm、9cm;5cm、7cm、9cm共4个,其中3cm、5cm、9cm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B.
6. 【答案】C;
【解析】均是由三角形构成的图形,具有稳定性.
7.【答案】C 【解析】只有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上,所以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8. 【答案】A
【解析】(1)由∠A=30°,可得
∠AMN+∠ANM=180°-30°=150°
又∵ ∠CME=∠AMN,∠BNF=∠ANM,
故有∠CME+∠BNF=150°.
9. 【答案】C;
【解析】假如三角形的最小角不小于60°,则必有大于或等于60°的,因为该三角形三个内角互不相等,所以另外两个非最小角一定大于60°,此时,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必大于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矛盾,故假设不可能成立,即它的最小角必小于60°.
10. 【答案】C ;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所以外角中最多有一个锐角,即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11. 【答案】B;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外角和360°,而两个外角的和为270°,所以必有一个外角为90°,所以有一个内有为90°.
12. 【答案】A;
13. 【答案】C;
【解析】解:∵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
∵∠ABP=20°,∠ACP=50°,
∴∠ABC=2∠ABP=40°,∠ACM=2∠ACP=100°,
∴∠A=∠ACM﹣∠ABC=60°,
∠ACB=180°﹣∠ACM=80°,
∴∠BCP=∠ACB+∠ACP=130°,
∵∠BPC=20°,
∴∠P=180°﹣∠PBC﹣∠BCP=30°,
∴∠A+∠P=90°,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等腰三角形的腰不确定,因此要分类讨论,当腰为7时,底为4,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18;当腰为4时,底为7,因为4+4>7,所以能组成三角形,此时周长为15,所以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或18,故选C.xkb1.com
15. 【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A,B,C均正确,只有D项不正确,∠C的对边不仅仅只有DE,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它的对边不同,因而D不正确,故选D.
16. 【答案】D 【解析】第三根木棒的长只能大于1 cm小于13 cm,且长为偶数,所以可以取2 cm,4 cm,6 cm,8 cm,10 cm,12 cm共六种取值情况,故选D.
17. 【答案】C;
【解析】解:设这个内角度数为x,边数为n,
∴(n﹣2)×180°﹣x=1510,
180n=1870+x,
∵n为正整数,
∴n=11,
∴=44,
故选:C.
18. 【答案】B;
【解析】(提示:根据正多边形镶嵌的条件,在每个顶点处各正多边形的内角之和为360°,得60°·a+120°·b=360°,即a+2b=6,即a=6-2b,因ab≠0,且a,b均为正整数,所以当b=1或2,b=1时,a=4,a+b=5;当b=2时,a=2,a+b=4,故选B.)
18. 【答案】D;
20. 【答案】B;
二、填空题
21.【答案】29cm;
22.【答案】6;
23. 【答案】20;
【解析】联立方程组: ,解得.
24.【答案】128°, 60°,∠BOC=90°+∠A;
25. 【答案】80°或50°;
【解析】100°的补角为80°,(1)80°为三角形的顶角;(2)80°为三角形底角时,则三角形顶角为20°.
26. 【答案】3个.
27.【答案】36°;
【解析】将五角星的五个角转移到一个三角形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五角星的各个角都相等,即可求出各个角的度数.
28.【答案】9;
【解析】解:∵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40°,
∴它的外角是:180°﹣140°=40°,
360°÷40°=9.
故答案为:9.
29.【答案】30° 【解析】解:∵∠1+∠ACB=180°,∠1=120°,所以∠ACB=60°.又因为DE∥BC,所以∠AED=∠ACB=60°.在△ADE中,∠A+∠2+∠AED=180°,∠A=90°,所以∠2=180°-90°-60°=30°.
30.【答案】67.5° 【解析】解:由∠A=2∠B=75°可知∠A=75°,∠B=37.5°,
所以∠C=180°-75°-37.5°=67.5°.
31.解:如图所示,
因为∠1是△BDF的一个外角,
所以∠1=∠B+∠D.同理:∠2=∠C+∠E.
在△AGF中,因为∠A+∠1+∠2=180°,
所以∠A+∠B+∠C+∠D+∠E=180°.
32.证明:∵∠1=∠D,
∴AE∥D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AC=∠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E是∠BAC的平分线,
∴∠1=∠EAC,∴∠1=∠2.
33.解:(1)当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如图①,因为D是AC的中点,所以,所以,解得AB=10(cm).所以AC=10 cm,所以底边BC=15+12-10×2=7(cm),此时能构成三角形,且底边长为7 cm.
图① 图②
(2)当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时如图②,,解得AB=8 cm,所以AC=8 cm,所以BC=15+12-8×2=11(cm).因为8+8>11,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此时底边为11 cm.
答:底边的长为7 cm或11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