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目标检测: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含答案点拨)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同步测控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目标检测: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含答案点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10-20 18: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数学北师版八年级上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A点,(0,4)表示B点,那么C点的位置可表示为(  ).
A.(0,3) B.(2,3)
C.(3,2) D.(3,0)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组成的
B.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交的数轴组成的
C.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是唯一确定的
D.在平面上的一点的坐标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相同
3.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横坐标相等 B.纵坐标相等
C.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4.已知点A(-3,a)是点B(3,-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那么a的值是(  ).
A.-4 B.4
C.4或-4 D.不能确定
5.已知点P1(-4,3)和P2(-4,-3),则P1和P2(  ).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x轴对称 D.不存在对称关系
6.已知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P点的坐标一定为(  ).
A.(3,2) B. (2,3)
C.(-3,-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已知P(0,a)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Q(-a2-1,-a+1)在(  ).
A.y轴的左边,x轴的上方 B.y轴的右边,x轴的上方
C.y轴的左边,x轴的下方 D.y轴的右边,x轴的下方
8.已知正△ABC的边长为2,以BC的中点为原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则点A的坐标为(  ).
A.(,0)或(-,0) B.(0,)或(0,-)
C.(0,) D.(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序实数对(-1,2)所对应的点有__________个,每一个确定的点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有__________个.
10.如图,根据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写出以下各点的坐标: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11.已知坐标平面内一点A(1,-2),
(1)若A,B两点关于x轴对称,则B点坐标为__________;
(2)若A,B两点关于y轴对称,则B点坐标为__________;
(3)若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B点坐标为__________.
12.已知点M在y轴上,点P(3,-2),若线段MP的长为5,则点M的坐标是_____.
13.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C为坐标原点,以CA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Rt△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__.
14.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Q(x,-1),则xy=__________.
15.图中线段的端点坐标是(1,0),(3,2),将该线段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2倍,则所得的线段与原来相比__________.
16.如图,在 OABC中,OA=a,AB=b,∠AOC=120°,则点C,B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
17.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是__________,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是__________,原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8.(6分)写出图中“小鱼”上所标各点的坐标且回答:
(1)点B,E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2)从点B与点E,点C与点D的位置看,它们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19.(8分)写出图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并求出此三角形的面积.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0.(8分)如图,在△ABC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0),B(4,0),C(2,5),将△ABC沿x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负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EFG.
(1)写出△EFG的三个顶点的坐标.
(2)求△EFG的面积.
21.(10分)如图为一风筝的图案.
(1)写出图中所标各个顶点的坐标.
(2)若图中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乘2,所得各点的坐标分别是什么?所得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3)若图中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乘-2,所得各点的坐标分别是什么?所得图案与原来(1)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点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所以a=4.
5答案:C 点拨:P1与P2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P1与P2关于x轴对称.
6答案:D 点拨:应该有四种情况,分别为(2,3),(2,-3),(-2,3),(-2,-3).
7答案:A 点拨:因为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所以a<0.所以-a2-1<0,-a+1>0.故选A.
8答案:B 点拨:由勾股定理可得OA=,所以A点的坐标为(0,)或(0,-).
9答案:1 1
10答案:(-2,3) (3,-2) (-1,-1) (1,1) (1,0) (0,-3)[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答案:①(1,2) ②(-1,-2) ③(-1,2)
点拨: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12答案:(0,2)或(0,-6)
点拨:因为点P到y轴的距离为3,且MP=5,所以PN=3,MN==4.所以点M的坐标为(0,2)或(0,-6).
13答案:12 6 点拨:因为OA=4,OB=3,所以AB==5.所以C△ABC=5+4+3=12,S△ABC=×3×4=6.
14答案:-10 点拨:由题意可得x=-3-2=-5.y-3=-1,即y=2.故x·y=-5×2=-10.
15答案:在x轴方向扩大2倍
16答案:, 点拨:过点C作CD⊥x轴于点D.
∵∠AOC=120°,∴∠COD=60°,∠OCD=30°.
∴OD=,CD=.
∴C点的坐标为.
∵B点的横坐标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点的坐标为.
17答案:0 0 (0,0)
18解:A(-2,0),B(0,-2),C(2,-1),D(2,1),E(0,2).
(1)点B, E关于x轴对称.
(2)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19解:△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2),B(-2,-1),C(3,-2).
如下图,作矩形CDEF,
则S△ABC=S矩形CDEF-S△ACD-S△ABE-S△CBF=20-6--2=9.5.
20解:(1)△EFG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E(-3,-1),F(6,-1),G(4,4).
(2)由题意得AB=9,21世纪教育网
则S△ABC=×9×5=.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S△EFG=S△ABC=.
21解:(1)图中所标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4),B(-3,1),C(-3,-1),D(0,-2),E(3,-1),F(3,1).
(2)所得各点的坐标分别为A(0,4),B(-6,1),C(-6,-1),D(0,-2),E(6,-1),F(6,1).与原图案相比新图案在x轴方向上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y轴方向上不变.
(3)所得各点的坐标分别为A(0,-8),B(-3,-2),C(-3,2),D(0,4),E(3,2),F(3,-2).与原图案相比新图案在y轴方向上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x轴方向上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