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The mystery of material composition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
能用微观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1.
2.
3.
4.
学习目标
水
铜
氯化钠
以上这些物质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新课引入
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证实猜想】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离子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分子
原子
3-2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3-3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简称:微粒)
1.构成物质的微粒(粒子)
(1)由分子构成:大多数气体单质(除稀有气体外)和非金属化合物
如:水、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例:水是由_______构成的
水分子
如:铁、硅、石墨、金刚石、氦气
例:铁是由________构成的
铁原子
(2)由原子构成(原子只能构成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大多数固体非金属单质
铁原子
铁
水分子
水
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基本特征
水滴宝宝的独白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分子特征1:分子的_______和_______都很小。
质量
体积
分子运动现象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 象
结 论
现 象
结 论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溶液为无色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观察与思考1:
溶液为红色
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实验探究 2、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烧 杯 A 烧 杯 B
现象
解释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红色。
溶液不变色。
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A 烧杯中,与水结合成氨水,与酚酞发生反应,使酚酞溶液变红。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观察与思考2: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从这一现象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二、分子的基本特征
花香蝶自来
晾干衣服
糖水有甜味
品红扩散
1.以上现象说明,分子______(是/不是)静止不动的。
分子特征2:分子在不断的_______。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____。
不是
快
2.夏天湿衣服比冬天容易晾干,品红在热水扩散更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______因素有关。
运动
温度
1.以下这些现象都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来解释。
尘土飞扬
大雪纷飞
柳絮飞舞
飞沫传播
2.水结冰后分子静止不动( )
×
3.液体和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
×
课堂检测
二、分子的基本特征
水蒸气顶开壶盖
温度计读数上升
变瘪乒乓球复原
热水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____。
分子特征3:分子之间有______。
间隔
小
大
6000L氧气被压缩到40L钢瓶内
加压,分子间隔变____。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小 大
固态
液态
气态
水结冰——“反膨胀现象”
水结冰后体积膨胀:水分子间隔变_______。
大
2.认为物质受热体积膨胀是由于分子数目变多( )
3.认为物质受热体积膨胀是由于分子体积变大( )
黄豆缝隙
1.以下现象均不能用“分子之间有间隔”来解释。
海绵孔隙
鹅卵石缝隙
×
×
课堂检测
思考:
点燃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能继续燃烧,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也能继续燃烧,而且还能燃得更旺;而在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会熄灭,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物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所以: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总结
4.相同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P52: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5)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6)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分子间隔变大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加压,分子间隔变小
课堂检测
3.(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 ~ 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 。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成红色。
溶液逐渐变红
烧杯A中氨分子进入B使溶液逐渐变红。
没有必要
实验Ⅰ已做过对比试验,没有必要再做实验Ⅲ
1.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
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
A、C、E、F
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
(1)甲、乙两变化中表示水的蒸发的是______,属于______变化;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
(2)甲、乙两变化中表示水的电解的是______,属于______变化;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_______发生了改变。
物理
间隔
甲
种类
1.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乙
化学
总结:
物理变化: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分子的概念
H
H
H
H
分为
重新组合
O
H
H
O
H
H
O
O
H
H
H
H
O
O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宏观:水→氢气+氧气(物质种类改变)
微观: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分子种类改变)
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 性质的最小粒子。例如,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化学
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1个水分子由____个氢原子和___个氧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的;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____个碳原子和 个氧原子构成的。
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
1个氧分子由 构成的。
水分子 H2O
氧分子 O2
二氧化碳分子 CO2
2个氧原子
2
1
氧原子
碳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O
H
H
O
O
C
O
O
O
O
2个氧原子2O
1
2
不要混淆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小结:由同种原子构成分子而形成的物质为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分子而形成的物质为化合物。
氧化汞
HgO
加热
汞 + 氧气Hg O2
这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所以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氧化汞分子
( HgO )
破裂成汞原子和氧原子
汞原子
(Hg)
氧分子
(O2)
加热
这种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讨 论(P51)
1.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2.原子: 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
(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 不可以再分。
分子
原子
图3-6 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
图3-7 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示意图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为
物质
构成
分子
原子
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构成
1.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kg。
原 子
四、原子的基本特征
2. 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如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 原子间有间隔。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就是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原子的特征
1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5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4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和石墨)
3
原子间有间隔
2
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1.认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
2.认为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3.认为原子不可再分( )
课堂检测
×
×
×
一、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子的 和 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 ;
3.分子之间有 。
二、分子和原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 _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 中的最小粒子。
3.主要区别:在 中, 可以再分, 不可以再分。
4.联系:分子可以分为 , 可以构成分子。
三、用微观解释下列概念
1.物理变化:分子 发生了改变;化学变化:分子 发生了改变。
2.纯净物:由 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 构成的物质。
质量
体积
运动
间隔
化学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间隔
种类
同种分子
不同种分子
课堂小结
1.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现象
(1)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________________;
(2)二手烟危害周围人群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 _ ;
(4)冬季水管容易冻破_________________;
(5)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_ ;
(6)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间隔变大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隔变大
水分子间隔变大
分子之间有间隔
水分子间隔变大
达标检测
2.(2021·湖南)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C
3.(2018·河南)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C
D
4.(2020·汕头模拟)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绳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5.(2019·河南)下列各组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铁、汞 B.氨气、干冰
C.水、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
B
6.(2019·林州一模)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干冰相同的是( )
A.铜 B.液氧 C.金刚石 D.氯化钠
B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 B.空气 C.氯酸钾 D.高锰酸钾
B
7.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氧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D
9.下图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你能获得关于分子的哪些信息?
1.分子的体积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
3.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10.(2020·泰安模拟)右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1) ;
(2) 。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原子可以构成原子
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