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翰林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翰林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1 09:5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翰林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开学检测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3题46分)
1.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 B.北京人大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C.北京人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D.北京人开始饲养家禽和家畜
2.《殷商贞卜文字考》中提到,“闻河南之汤阴发现古龟甲兽骨,其上皆有刻辞”。其后“乃恍然悟此卜辞者,实为殷室王朝之遗物。其文字虽简略,然可正史家之为失”。这反映出,甲骨文( )
A.所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B.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C.可以用于考证商朝历史 D.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3.“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朝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朝皇帝为民,与民共享 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4.史料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数十载后,则“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发生以上转变的原因是汉初推行( )
A.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三公九卿制度 D.盐铁专卖措施
5.汉朝礼制规定只有皇帝的葬服可以用金缕玉衣。但西汉初年诸侯王大多使用金缕玉衣(见下图),反映了他们无视中央的史实。针对诸侯王势力坐大问题汉武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A.实施“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巩固边疆
6.下表反映了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B.分裂割据局面严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尚武轻文风气盛行
7.法国学者费尔南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向外界开放得很少,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事实上,它只有两个大的出口,一个海洋,一个沙漠。”材料中的两个大的出口是指( )
A.敦煌和葱岭 B.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
C.长安和洛阳 D.玉门关和阳关
8.某班同学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这项发明是( )
A.造纸工艺 B.蔡伦发明 C.外国引入 D.西汉耧车
9.“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李白的诗句中提到了永嘉五年,西晋都城被攻陷,中原人民大量南迁江南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南方经济发达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10.“(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并且还是一位文学家”,“(他)改革了历法”,“他创造的‘密率’闻名于世”。据此,这位历史人物是
A.贾思勰 B.祖冲之 C.锺繇 D.王羲之( )
11.1863年刊载于杂志《笨拙》的漫画《两极相会》:解放者林肯与亚历山大二世握手。作为“解放者”他们都(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改变了本国社会性质
12.“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从近代化的角度看,下列措施与材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
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实行征兵制
13. 下文所示内容反映了( )
1876年,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招聘工程师,按照计划进行发明,然后将专利权出售给企业。他的实验室所产生的发明被迅速应用于企业生产。
A.科学发明源自工匠的经验积累 B.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社会生活
C.人类迈入了“电气时代” 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14.有人认为,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各种各样的革命,但其结局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这次革命的成功则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质的飞跃。这次革命是( )
A.法国大革命 B.十月革命
C.二月革命 D.工业革命
15.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俄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
A.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计划 B.强化经济建设的行政干预
C.消灭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强调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
16.“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我(罗斯福)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材料体现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采用国家干预手段 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C.调整农业政策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
17.有学者形容德国:“这是一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它是可恶的。”下表中能体现德国这两个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18.当亚洲和欧洲燃起战火时,美国部分民众却是非常乐观的,他们调侃苏联为“斯大林瘙痒症”,认为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是“法西斯流感”,将德国在欧洲的攻势看作“纳粹发热病”“闪电战瘟疫”,并认为这些“病毒”不会传染到美国,打破美国人迷梦的是( )
A.苏联莫斯科保卫战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德国“闪电战”占领波兰 D.《联合国家宣言》
19.毛泽东论述二战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问题的枢纽在欧洲。……(欧洲战场的转折)就决定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营的命运。”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A.德军闪击波兰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20.图解分析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对二战中某次战役的图解,它形象地表明了该战役 ( )
A.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使德国陷入东西战场的夹击
D.加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1.1985年邓小平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其中,影响“东西问题”的主要因素是( )
A.冷战对峙 B.苏联模式僵化
C.经济全球化 D.反殖民主义
22.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欧和苏联普遍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却出现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结局。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都没有( )
A.调整好政府工作重心 B.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C.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D.处理好政府与群众矛盾
23.下列简笔画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第II卷(非选择题)
24.阅读材料,请回答:(12分)。
材料一:管仲相(辅佐)桓公,霸(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商鞅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生性聪明,自幼学习“刑名之学”,并在各国改革风潮的影响下,立志在社会的改革中要有所作为。据史书记载,商鞅四次见秦王,让秦孝公从开始时的不屑一顾,到后来和商鞅“语数日而不厌”,成为商鞅改革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虽然商鞅为改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可以说没有商鞅也就没有后来的大秦帝国。
--摘编自李清泉《商鞅改革的价值》
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旧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再加上自身深受汉文化影响,实在对汉文化衷心仰慕,于是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这三幅图画均摹绘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表现的是南北朝时期被汉族人使用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首位霸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问题二: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刑名之学”的主张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商鞅改革”有何影响?(2分)
问题三: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北魏孝文帝”为何要进行改革?(2分)
问题四:材料三中的这场改革与材料四所代表的现象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问题五:综合以上材料,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在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是二战以来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性危机,可能在世界各地引发冲突。这场危机是全球性的,因为这种疾病对世界上所有人都构成威胁,随之而来的还有经济衰退,而这在可能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出现过……只有所有人凝聚在一起、团结一致,忘掉政治博弈,深刻明白人类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时候,才能给出更加强有力、更加有效的回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共担责任、全球声援:应对新冠病毒的社会经济影响》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什么?该宣言签署后,对战争形势有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归纳新冠肺炎流行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危机?材料二中,联合国秘书长关于有效抗击疫情的办法与我国提出的什么理念相契合?(4分)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8分)
翰林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开学检测 历史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每题2分,23小题,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B A C B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B D B C B D C
题号 21 22 23
答案 A C C
24.(共12分)
问题一: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因而在春秋时期率先称霸。(2分)
问题二:主张实行中央集权,严刑峻法。(或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2分)增强秦国国力,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基础。(2分)
问题三: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2分)。
问题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是推动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重要原因(1分);孝文帝改革进一步推动北方地区民族交融。(1分)
问题五: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立足具体实际(2分)
25.(12分)
问题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1分);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1分);疾病威胁、经济衰退(1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分)。
问题二:
参考观点:世界人民的团结是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
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法西斯势力的大肆侵略,各国在1942年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至此以后,同盟国各国为了抗击法西斯势力这一共同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并最终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1世纪的今天,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带来全球性的危机,这场危机使得人类面临疾病威胁和经济衰退的双重挑战。在这重要时刻,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才能强有力的应对这场新冠肺炎带来的危机。
结论:面对各种世界性挑战,各国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实现世界的发展进步。我们应当坚持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全面加强国际合,不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