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和溶液(综合卷B)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下图,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相比较是( )
A. 甲最小 B. 乙最小 C. 丙最小 D. 一样大
2.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 溶剂质量增多
C. 海水质量不变 D. 溶质质量增多
3.如图所示,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A、B、C三种液体中它竖直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则( )
A.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B液体密度最大
B.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C液体的密度最大
C. 木棍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液体密度最大
D. 木棍在C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液体密度最大
4.20℃时,有两份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别为200g和100g,在20℃下各蒸发掉11克水,析出的晶体的量分别为a克和b克,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b B. 2a=b C. a=b D. 无法比较
5.将一药匙食盐完全溶于水后,形成的盐水中最咸的部位是( )
A. 中部 B. 靠杯底部分 C. 靠液面部分 D. 各部分咸度是一样的
6.压强为101千帕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2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 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 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7.一个薄壁密封饮料瓶内装有一些饮料,分别放在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饮料瓶的状态如图所示,饮料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浮甲、F浮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 )
A. F浮甲>F浮乙,ρ甲>ρ乙 B. F浮甲<F浮乙,ρ甲<ρ乙
C. F浮甲=F浮乙,ρ甲>ρ乙 D. F浮甲=F浮乙,ρ甲<ρ乙
8.如图中,重为G的木块A用细线固定在装水的容器中,当木块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F。若木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则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为( )
A. 2F B. F+G C. 2F+G D. 2F-G
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B.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D. 对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10.将一重为80N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 80N B. 110N C. 50N D. 30N
11.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计在各种不同的液体中测密度时所受浮力不相等
B. 潜水艇上浮的过程中浮力变大
C. 密度计上标有刻度,其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大的
D. 气象台用的探测气球里所充的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12.一定温度下,恒温蒸发某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 B. 溶质的溶解度 C. 溶质的质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13.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如图a所示为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b所示,若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在图中可以准确描述拉力F随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14.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 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 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5.在研究浮力的大小时,小金将浮于水面的盆子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如图)。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B.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种类有什么关系
C.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体积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D.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16.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N
B. 小球所受浮力一定等于1N
C. 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
D. 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17.小科和妈妈一起上街到夜市买了一袋观赏鱼(如图),袋内约有1/3的体积是封闭的空气。小科回到家后将没有打开塑料袋的观赏鱼直接放入家里的鱼缸中。若不计塑料袋的自重,那么这个装着水和鱼的塑料袋在鱼缸的水中所处的状态是( )
A. 悬浮在水中 B. 漂浮在水面 C. 下沉到缸底 D. 先悬浮,后下沉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②蔗糖的溶解度是187克
③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④20℃时,100克硫酸铜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100克硫酸铜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⑤20℃时,A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0克,70℃时B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了181克刚好饱和,则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
A. ④ B. ①③ C. ② D. ②④
19.溶质质量分数为3a%和a%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A. 大于2a% B. 等于2a% C. 小于a% D. 无法确定
20.在70℃时的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漂浮着-木块(下图所示),冷却至40℃时杯底开始有晶体析出,继续冷却到室温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二、填空题(共21分)
21. (4分)有一长方体塑料泡沫块漂浮在水面上,它有4/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当一质量为0.2千克的水鸟停在该泡沫块上时,泡沫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该泡沫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米3。
22. (4分)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则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
(2)用海水晒盐:从海水中提取获得食盐氯化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打开汽水的瓶盖后往往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说明了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__有关;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_________有关。
23. (7分)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看图回答:
(1)写出水循环中个环节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①②③⑤⑥⑦环节构成的水循环是__________循环。
(3)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__________
A. 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下渗和蒸腾
24. (6分)弹簧秤下吊着重为30牛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5牛,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为__________牛,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米3;金属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
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
25. (6分)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实验,高兴地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有关,而且深度越深浮力越大,老师肯定了他的实验,又带他做了一次实验,小明同学便恍然大悟。你认为:
(1)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
(3)结合五次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8分)某同学配制25g3%的NaCl(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保持水平。
(3)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7. (8分)受“曹冲称象”的启发,小明在家利用量筒、碗、水盆和足量的水(密度为ρ水)、油性笔等,测量小玻璃珠的密度,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步骤④补充完整)。
①如图甲,取一定数量的小玻璃珠放入空碗中,再把碗放入盛有水的水盆中,用油性笔在碗外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
②如图乙,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③如图丙,取出碗中所有的小玻璃珠并放入量筒中,记下小玻璃珠和水的总体积V2。
④如图丁,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内,直到标记处与碗外水面相平,记下量筒中小玻璃珠和剩余水的总体积V3。
完成下列填空(选用V1、V2、V3和ρ水表示以下物理量):
(1)小玻璃珠的总体积为V=_____________。
(2)小玻璃珠的总质量为m=____________。
(3)小玻璃珠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要注意,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相平。
28. (4分)水样(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菌。氯气溶于水后可生成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1)在步骤A中,加入明矾以形成黏性絮状物,泥沙、细菌和其他微粒都黏附到明矾上,明矾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这种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是__________。
(3)步骤C称为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13分)
29. (7分)小明同学用测力计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及盐水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求:
(1)石头的重力
(2)石头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石头的密度;
(4)盐水的密度。
30. (6分)下表为20℃盐酸的密度和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时,小明量取50克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以配制稀盐酸。试回答:
(1)根据上表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中含有溶质为________克。
(3)小明用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去配制质量分数l0%的稀盐酸,需要加多少毫升清水?(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A 3.B 4.C 5.D 6.C 7.C 8.C 9.D 10.D
11.D 12.B 13.C 14.C 15.C 16.A 17.B 18.A 19.A 20.A
二、填空题(共21分)
21. (4分)0.2×103;2.5×10-4
22. (4分)(1)酒精(2)蒸发溶剂(3)气压;温度
23. (7分)(1)①降水 ②蒸发 ③水汽输送④蒸腾 (2)海陆间(3)B
24. (6分)5;5×10-4;6×103
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
25. (6分)(1)没有控制浸入液体体积相同(实验不完整,没有探究完全浸没的情况)(2)完全浸没,改变物体的深度(3)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6. (8分)(1)②①⑤③④;① (2)凹形液面最低处 (3)AB
27. (8分)(1)V2﹣V1;(2)ρ水(V2﹣V3);(3)ρ水(V2﹣V3)/V2﹣V1;(4)凹液面最低处。
28. (4分)(1)凝聚剂;沉淀法(2)D(3)过滤
四、解答题(共13分)
29. (7分)(1)0.9N (2)0.4N (3)2.25克每立方厘米 (4)1.25克每立方厘米
30. (6分)(1)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2)18(3)130mL
【周测必备】科学八年级(上册)测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