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2022·温州联考2020年2月3日0时5分在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北纬30.74度,东经104.46度)发生里氏5.1级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D.观测点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2.该次地震震源所处位置位于( )
A.地壳B.地幔
C.地核D.软流层
2022·浙东北联考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曲线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甲、乙表示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连续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双选题下列对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层厚度分布均匀
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④由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镍组成
4.双选题关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深源地震时,地震波向上经过甲界面,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减慢
B.地震波依次经过①②圈层,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连续加快
C.横波的速度比纵波快
D.经过乙处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的圈层甲、乙、丙分别为(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6.对甲圈层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是有机圈层 ②是厚度最小的圈层 ③是质量最大的圈层 ④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⑤存在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地幔之间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
2022·磐安联考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回答7~8题。
7.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由坚硬岩石组成
8.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读下面的两幅图,回答9~10题。
9.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纵波速度始终大于横波速度
B.都在地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
C.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
D.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
10.根据图乙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
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某地只能探测到纵波,而不能探测到横波
B.月球内部结构中存在“软流层”
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
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读图,完成11~12题。
11.双选题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CD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是地球最活跃的外部圈层
C.③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可能缺失
D.地震波在④圈层以下加速
12.双选题2020年1月14日凌晨,日本茨城县南部发生里氏5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 )
A.可能在②圈层
B.可能在③圈层
C.可能在④圈层
D.可能在⑤圈层
2022·嘉兴联考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单位:千米),回答13~14题。
1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
A.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1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处为(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2022·湖州联考2019年6月17日晚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km,部分城镇和社区实现了“大喇叭”倒计时预警,民众及时提前进行疏散,减少了伤亡。图1为地震预警系统示意图,图2为此次预警时间分布图。完成15~16题。
15.长宁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壳B.软流层
C.上地幔D.下地幔
16.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
①P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快 ②电磁波传播速度快于地震波 ③监测震源岩层形变,及时预警 ④预测地震发生时间并预警 ⑤及时对民众预报S波到达时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二、非选择题
17.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图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莫霍面__,B为__古登堡面__,地震波向下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地壳__,D+E__地幔__,F+G__地核__。
(4)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
(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2022·温州联考2020年2月3日0时5分在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北纬30.74度,东经104.46度)发生里氏5.1级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D.观测点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解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距震中距离不同,烈度不同;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A、B、D错误。故选C。
2.该次地震震源所处位置位于( A )
A.地壳B.地幔
C.地核D.软流层
【解析】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21千米,位于大陆地壳,故A正确。B、C、D错误。
2022·浙东北联考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曲线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甲、乙表示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连续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双选题下列对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CD )
A.①层厚度分布均匀
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④由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镍组成
【解析】只选C或D可得1分,选CD可得3分。从图中看,①为地壳,陆地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厚度分布不均匀,A错。②为地幔,内部物质组成不均匀,B错。③为外核,从图中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正确。④为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D正确。
4.双选题关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AD )
A.发生深源地震时,地震波向上经过甲界面,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减慢
B.地震波依次经过①②圈层,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连续加快
C.横波的速度比纵波快
D.经过乙处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
【解析】只选A或D可得1分,选AD可得3分。图中甲为莫霍面,地震波向上经过甲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减慢,A正确。从图中看,地震波依次经过①②圈层,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加快,但不是连续加快,B错误。横波速度比纵波慢,C错误。图中乙为古登堡面,经过乙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D正确。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的圈层甲、乙、丙分别为( D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解析】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与其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岩石圈位于各圈层的底部,水圈位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故甲、乙、丙分别为生物圈、水圈、岩石圈,选D。
6.对甲圈层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D )
①是有机圈层 ②是厚度最小的圈层 ③是质量最大的圈层 ④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⑤存在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地幔之间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
【解析】甲圈层(生物圈)是有机圈层,同时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①④说法正确,选D。
2022·磐安联考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回答7~8题。
7.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 )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由坚硬岩石组成
【解析】根据图示各圏层存在物质分析,降水进入①圈层,并且①圈层是水蒸气的来源,故①圈层是水圈,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A正确。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是大气圈,是②圈层,B错误。③圈层吸收无机盐,产生有机物,为生物圈,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④圈层是岩石圈,由坚硬岩石组成,D错误。
8.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解析】各圈层上下交错分布,A错。各圈层相互渗透,B正确。③圈层是生物圈,渗透于其他三个圈层中,C错误。其中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D错误。
读下面的两幅图,回答9~10题。
9.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都是纵波速度始终大于横波速度
B.都在地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
C.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
D.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
【解析】读图可知,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
10.根据图乙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D )
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某地只能探测到纵波,而不能探测到横波
B.月球内部结构中存在“软流层”
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
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解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和水,所以在月球表面均能探测到横波和纵波;从图乙中地震波变化上无法显示出来“软流层”;从图乙中可知,图中只是表示的月壳与月幔,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读图,完成11~12题。
11.双选题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CD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是地球最活跃的外部圈层
C.③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可能缺失
D.地震波在④圈层以下加速
【解析】只选C或D可得1分,选CD可得3分。①圈层应为大气圈,大气圈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中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升高,A错误;②圈层为水圈,地球最活跃的外部圈层应为生物圈,B错误;③圈层为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硅铝层密度相对较小,位于上部,在大洋洋底可能缺失,C正确;地震波在莫霍面以下传播速度加快,D正确。
12.双选题2020年1月14日凌晨,日本茨城县南部发生里氏5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 BC )
A.可能在②圈层
B.可能在③圈层
C.可能在④圈层
D.可能在⑤圈层
【解析】只选B或C可得1分,选BC可得3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部分平均厚度为5~10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最厚可达70千米。由题干可知,日本茨城县南部发生的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因此该地震的震源可能在地壳,也可能在上地幔顶部。图中②层是水圈,不是岩石圈,不可能发生地震,A错误;图中③圈层为地壳、④圈层为上地幔顶部,BC正确;此次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不可能位于软流层之下,D错误。
2022·嘉兴联考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单位:千米),回答13~14题。
1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A )
A.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解析】由图中地壳等厚度线的走向和分布可知,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增大,A项正确。
1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处为( C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自上而下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莫霍面以上的部分被称作地壳。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应以莫霍面为0千米起点,C项正确。海平面是海拔0千米起点,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是岩石圈,软流层中部位于地幔,A、B、D项错误。
2022·湖州联考2019年6月17日晚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km,部分城镇和社区实现了“大喇叭”倒计时预警,民众及时提前进行疏散,减少了伤亡。图1为地震预警系统示意图,图2为此次预警时间分布图。完成15~16题。
15.长宁地震震源位于( A )
A.地壳B.软流层
C.上地幔D.下地幔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圈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陆地上,陆地上地壳的厚度比较大,因此长宁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
16.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D )
①P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快 ②电磁波传播速度快于地震波 ③监测震源岩层形变,及时预警 ④预测地震发生时间并预警 ⑤及时对民众预报S波到达时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解析】由于地震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地震监测系统在监测到纵波时,在横波还未到来时及时发布地震预警,这样可以给人们一定的反应时间,可知①正确;社区的“大喇叭”电磁波传播速度比较快,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通知到社区的居民,可知②正确;地震监测系统是无法监测到地震发生时地球内部的岩石的变化状况的,可知③错误;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无法预测地震发生时间的,可知④错误;地震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地震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对民众预报横波到达时间以让相关区域人们及时逃生,可知⑤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ABC错误,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7.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图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莫霍面__,B为__古登堡面__,地震波向下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地壳__,D+E__地幔__,F+G__地核__。
(4)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
(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答案】(2)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4)画图略(软流层以上部分)。
(5)由于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核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