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_导学稿(师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秋天_导学稿(师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21 05:1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级中学 ·导学案 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
14.秋天(导学稿)
何其芳
课型:学习新知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执教者: 班级:2013级 班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初步学习读诗。3。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走近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本诗选自《 》。他生于四川万县。原名何永芳。主要诗集有《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等。另有多种诗学论著。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新月派诗人。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汉园集》,史称“汉园三诗人”。
【自主学习】做一做,我最棒!
1.给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丁丁: 肥硕:
栖息: 枯涸:
清冽: 梦寐:
寥阔:
2. 你还知道哪些与秋天有关的诗句,请写在下面。
3.全诗三小节,呈现三幅诗情画意的图画,试着给它们取上整齐、漂亮的名字,并找出依据(文中的词语)
4.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你喜欢这首诗吗 为什么
【课堂探究】
一 读秋
1、自由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给你的学习伙伴听(挑感受最深的语句或章节进行诵读;准确流畅,感情真挚,注意语速、把握节奏;圈点批注你的感悟)。
2。根据诗意,划出朗读节奏;小组展示,有感情诵读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看哪个小组最优秀。
三.品秋
1.你觉得诗中哪些诗句写得最美?(提示:可从感官角度展示秋天的立体美;可从修辞角度体现秋天的意境美:可扣住语句中的重点词韵律美等)
2. 深入感悟,鉴赏创新: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拓展反思】绘“秋”
提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绘“秋”?比如可以用画笔画,可以用文字描述(如写诗写散文等),还可以背诵自己喜爱的有关秋的古诗词,甚至还可以用歌声来唱秋。
①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独自完成)
②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当堂检测】 阅读第二节诗,完成以下问题。
(1)给诗中加点字注音。
青鳊鱼( ) 乌桕叶( ) 满载( ) 归泊( )
(2)本节诗中“归泊”一词,既是______又是_____,与上文的“_____”等词相呼应。
(3)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此句有双层含义:一是________,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里,用倒装句体现渔人__________的心情。
(4)本节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节诗描绘了这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
(5)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
你的疑惑有:
【教后反思】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3. a.农家丰收图
(乡村秋景图) b.霜晨归渔图
c. 少女思恋图
4. 抒发了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感情.
【当堂检测】
(2).写景 暗示时间 清晨
(3).比喻 收起青鳊鱼 悠闲
(4).写景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附:本诗节奏参照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PAGE
1
第14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