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度中考专项训练——名著阅读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小文读完《骆驼祥子》,发现书中多次写到祥子的“笑”与“哭”,有什么作用?请你帮她完成表格。
神态 相关情节 语 句 作用
笑 出场 又像耍俏的那么一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拉出来三头骆驼 忍不住的笑了出来
曹先生让祥子去拉包月 似乎连怎样笑都忘了
虎妞拿出私房钱给他买车 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
哭 丢了新买的车 他坐在河岸上,落了几点热泪
拉车摔了敬重的曹先生 带着哭音
虎妞难产 张着大嘴哭起来
小福子死了 他的泪一串一串的往下落
二、认真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①“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②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③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④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他点着头,说……
2.上面文段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__________》,这本书原名《__________》,文段中“我”背的那本书名字叫《__________》。
3.上面文段中的“他”是指谁?这部书中写到“他”的文章有两篇,请结合这两篇文章,简要说说作者对“他”的深刻而复杂的感情。
4.请简要回答上面情节之后“我”去干什么了?心情如何?
5.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作品①有利于文化积累②可以涵养性情③可以启迪人生,请你至少从一方面谈谈阅读鲁迅先生这部散文集的收获。
三、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答问题。
(1)下面选段中的“她”是___________,“这条道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
她工作非常努力,尽管个人生活非常不幸,但她并没有落在其他先进工人的后面。工人们信任这个寡言少语的女工:她当选为工厂委员会的委员。保尔为他的终身伴侣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感到自豪,这减轻了他的痛苦。
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了很久。保尔热情地向她讲述了他所选择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他将能回到战士的行列。
(2)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其中“钢铁”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炼”形容保尔一生经历的坎坷与磨难。
四、班级准备开展《水浒传》专题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长篇章回小说塑造的人物众多,关注章回标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梳理人物经历,把握人物形象。阅读下面《水浒传》有关鲁智深的部分目录,完成下面题目。
第三回 史太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
请在目录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相应的人名或地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仔细阅读下表,完成探究任务。
人物 故事 酒与故事的关联 探究发现
鲁智深 大闹五台山 酒令好汉狂 通过对这几个经典片段的探究,发现小说多处写酒有如下作用(写出两条):④
杨志 ② 酒误好汉差
武松 景阳冈打虎 ③
① 浔阳楼吟反诗 酒添好汉愁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天鹅飞翔于银河之间,下面围绕着我的,有昆虫的音乐,时起时息。微小的生命,诉说它的快乐,使我忘记了星辰的美景。那些天眼,向下看着我,静静的,冷冷的,但一点也不能打动我内在的心弦。为什么呢?它们缺少大秘密——生命。
(1)语段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2)班级将举办“好书我推荐”活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以及影响评价等方面为上题中他的代表作写一段推荐语。
六、小福分享了《傅雷家书》中的教子之道,请你根据摘录内容和部分示例完成小福的表格。
摘录内容 教子角度
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 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 示例:艺术追求
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待朋友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之人,在行动上做的跟“薄情”一样,是冤枉的,犯不着的。 ①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②
由此,我感受到傅雷是一个③ 的父亲。(至少答两点)
七、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各题。
公主闻言,忙忙走出洞门来。只见行者提着两个孩子,站在那高崖之上,意欲往下掼。慌得那公主厉声高叫道;“那汉子,我与你没甚相干,怎么把我儿子拿去?他老子利害,有些差错,决不与你干休!”行者道:“你不认得我,我是那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行者。我有个师弟沙和尚在你洞里。你去放他出来,我把这两个孩儿还你。似这般两个换一个,还是你便宜。”
那公主闻言,急往里面,喝退那几个把门的小妖,亲动手,把沙僧解了。沙僧道:“公主,你莫解我,恐你那怪来家,问你要人,带累你受气。”公主道:“长老啊,你是我的恩人,你替我折辩了家书,救了我一命,我也留心放你,不期洞门之外,你有个大师兄孙悟空来了,叫我放你哩。”
(1)选段中的“他老子”是_____。
(2)选段所写的故事情节出自( )
A.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B.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C.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D.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八、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热恋的人!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_______
(2)这部小说影响了几代人,被称为“理想主义的旗帜和人生的教科书”,而主人公保尔更被视为“精神楷模”。对此评价,请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九、阅读《骆驼祥子》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A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②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③“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④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⑤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B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⑥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12.祥子在暴雨中挣命,坐车的是什么反应?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13.做批注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请从文中划线句子A、B句中任选一句做批注。
我选(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人认为:“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这句话体现了小说《骆驼祥子》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全书列举两个能体现小说主题的情节。
十、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那_______闻得此言,满心欢喜。对大圣道:“圣经云:‘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大圣声声道:“愿去!愿去!”
(1)文中横线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其中的“大圣”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如来佛祖封为“__________”。
(2)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西游记》这部小说也许更像一个励志故事,这是为什么?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表现出作为底层人民艰难生存下来的喜悦;表现出人物的痛苦,反映了底层人民生存的艰辛与痛苦,“哭”与“笑”对比,讽刺了当时“吃人”的社会对人们的压迫与摧残。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神态”是“笑”,结合“相关情节”中“出场”“他拉出来三头骆驼”“曹先生让祥子去拉包月”“虎妞拿出私房钱给他买车”分别对应的“语句”——“又像耍俏的那么一笑”“忍不住的笑了出来”“似乎连怎样笑都忘了”“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可知,祥子这些“笑”出现在他人生“三起”的经历中,表现了祥子的高兴或得意;
根据“神态”是“哭”,结合“相关情节”中“丢了新买的车”“拉车摔了敬重的曹先生”“虎妞难产”“小福子死了”分别对应的“语句”——“他坐在河岸上,落了几点热泪”“带着哭音”“张着大嘴哭起来”“他的泪一串一串的往下落”可知,祥子这些“哭”出现在他人生“三落”的经历中,表现了祥子的伤心、难过和悲伤;
祥子“三起”经历中的“笑”与“三落”过程中的“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更好的刻画了祥子的鲜明人物形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讽刺了当时“吃人”的社会对人们的压迫与摧残,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2. 朝花夕拾 旧事重提 鉴略
3.上面文段中的“他”是指父亲,这部书中写到“他”的文章有两篇,分别是《五猖会》和《父亲的病》。《五猖会》中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在《父亲的病》中,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4.五猖会中“我”背完《鉴略》后,大家都高兴地去看五猖会,“我却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原因有三:(1)我想去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勒令先背书,方能去看;(2)“我”背书时伙伴们都在等我,“我”对此感到一丝羞愧;(3)表明当时的“我”思考父亲何以叫“我”在此时背书,表达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同时含蓄地批判了封建社会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5.从其中一个方面展开,联系实际谈感受即可。
【解析】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联系第③段中“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的内容可知,这是《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的片段。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3.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联系第④段中“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的内容可知,“他”是指作者的父亲;
《朝花夕拾》中写到“他”的文章有两篇,分别是《父亲的病》和《五猖会》。
《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不舍和愧疚的思想感情;
《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五猖会》中的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反映了古代教育制度对儿童心灵的伤害和作者对父亲的不解与埋怨。
4.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五猖会”既是大人们祈福的节日,也是孩子们率性玩乐的日子,但作者并没有感到高兴,这种沉重感深刻地压在作者的记忆中,表达了作者对强制教育对童心摧残的谴责。
结合阅读积累可知,文章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因为作者去看五猖会的心情,早被“背书"的事冲得荡然无存,开船以后的一切活动于他全然无味了;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5.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根据名著阅读积累,围绕“有利于文化积累,可以涵养性情,可以启迪人生”等方面,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启示和感受即可。
示例: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说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时所难忘的经历。在他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长辈的认同。这使他感到很难过,但是他没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来了。他则是将这些长辈的不认同改为动力,写进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诉我们,在童年中的无奈释放出来。同时也给家长们一个理解和同情的心态对待我们像鲁迅在童年里那种不被长辈重视的警钟。
6.(1) 达雅 写作或文学创作
(2)坚强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解析】(1)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人物的识记。
第一空,联系“她工作非常努力,尽管个人生活非常不幸,但她并没有落在其他先进工人的后面。工人们信任这个寡言少语的女工:她当选为工厂委员会的委员。保尔为他的终身伴侣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感到自豪,这减轻了他的痛苦”的内容可知,“她”是达雅。 达雅·柯察金娜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 真正的爱人,妻子,第三个恋人。她在保尔的帮助下入了党,逐渐在政治上变得成熟,成了保尔的伴侣及党内的同志;
第二空,联系“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了很久。保尔热情地向她讲述了他所选择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他将能回到战士的行列”的内容可知,由于以前参加战争时受得伤,导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
(2)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其中“钢铁”比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7.(1) 镇关西 桃花村 瓦罐寺 野猪林
(2) 宋江 误失生辰纲 酒壮好汉胆 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内容,烘托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
【解析】(1)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情节识记。
第一空,联系“鲁提辖拳打”的内容可知,此处人物为镇关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啼哭,问清原因,激起对镇关西大怒,当即赠送银两,第二天亲自保护金家父女逃出虎口。然后径自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激怒他,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
第二空,联系“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的内容可知,此处地名为桃花村;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在去大相国寺途中路过桃花村,假扮刘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小霸王周通。当李忠来帮周通报仇时,与鲁达相认,遂而到桃花山聚义厅商议休了亲事。鲁智深嫌李、周二人悭吝,执意下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时,两拳打翻两个小喽罗,自拿山寨金银,后逃走;
第三空,联系“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的内容可知,此处地名为瓦罐寺;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鲁智深去往东京大相国寺,走着走着看见一所败落寺院,名为瓦罐寺。鲁智深进来后,只见几个老和尚坐在地上,询问之后得知是崔道成、丘小乙这两人如强盗般把众僧赶走了,荒废了寺院。鲁智深便与他们打斗,因饥饿抵挡不住二人的联手,只好落荒而逃。不久在赤松林遇见了史进,史进给了他烧饼和牛肉。吃饱后,二人去找崔道成、丘小乙算账。崔道成和丘小乙最终被他们杀死。老和尚们因见鲁智深跑了而内心惧怕,所以尽数自杀了。鲁智深见了,便放火把瓦罐寺烧了;
第四空,联系“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的内容可知,此处地名为野猪林;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直在暗地里跟着。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霸、董超将林冲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说完,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后被鲁智深所救。
(2)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情节识记。
第一空,联系“浔阳楼吟反诗”的内容可知,此处人物是宋江;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吃了官司,被发配江州,结识了戴宗、李逵、张顺等好汉。一日,宋江寻友不得,独自来到浔阳楼上欣赏江景,自斟自饮。
触景生情,感恨伤怀,在墙壁上题下反诗两首,还留下姓名。被通判黄文炳发现后,告到蔡九知府处。蔡九知府下令捉拿宋江,宋江装疯未遂,被下到死囚牢中;
第二空,根据“杨志”“酒误好汉差”的内容可知,此处故事为:误失生辰纲;当押运生辰纲的杨志一行在松林里歇息时,晁盖等人出现了,他们扮做行商的客人,首先使自己处在了暗处,同时为后面证明酒中无药作铺垫。然后,由白胜挑着满桶诱人的白酒(此时尚未下药)走上了山岗。果然,军汉们垂涎欲滴,但当即受到杨志的阻拦,怀疑里面有药。白胜欲擒故纵,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一则表明此酒无药,让杨志放松警惕,二则借舀酒作掩护,前一瓢装做要占便宜,后一瓢下药。最终杨志等人被药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第三空,根据“武松”“景阳冈打虎”的内容可知,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五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据此可概括为:酒壮英雄胆;
第四空,鲁达因喝酒,打碎神像,杨志因喝酒失了生辰纲,武松因喝酒打死猛虎,宋江因喝酒写了反诗,由此可知酒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内容的作用。鲁达喝酒大闹五台山,表现他的性格的率真;杨志因喝酒失了生辰纲,表现了他没有主见,不能坚持的性格;武松因喝酒打死猛虎,表现了他武艺高强的特点;宋江因喝酒写了反诗,表现了他不甘下僚,志向远大的特点;所以酒还有烘托人物形象,凸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8.(1) 法布尔 昆虫记
(2)示例:这是一部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科普巨著。作者法布尔以毕生的精力,采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潜心研究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揭开昆虫世界的奥秘,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情。该书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用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无愧于“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解析】(1)
本题考查名著常识识记。
根据材料中的“天鹅”“有昆虫的音乐”等内容可知,语段出自《昆虫记》,选段中的“我”即作者法布尔。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2)
本题考查推荐语。
用简洁的语言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以及影响评价等方面推荐《昆虫记》即可。
示例:《昆虫记》这本书让我十分着迷。它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作者用那生动活泼的文字,轻松诙谐的语调,向我们描述了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幕。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有善良的食草性昆虫,有残酷的食肉性昆虫,一样有生与死,有劳动与掠夺。蟋蟀在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只为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情感。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大自然原来这么有趣啊!难怪鲁迅先生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法布尔认真地观察毛虫的旅行,萤的捕食过程……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一次实验失败了,他就总结经验,又设计下一次实验。让我体会到“科学精神”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像他一样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9.①做人做事;②生活礼仪;③慈爱、严肃、认真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综合阅读能力。
①结合“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生性并非‘薄情’之人,在行动上做的跟‘薄情’一样”可得:做人做事;
②结合“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可得:生活礼仪;
③傅雷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求认真、严肃、一丝不苟,这些都在傅雷教导儿子的过程及他给儿子的家信中体现了出来。傅雷在儿子的事业慢慢走上正轨后就放下了父亲的严肃,而转身变为他们的“朋友”。儿子有烦恼时他告诉他们要乐观、勇敢,儿子取得成绩时他给予鼓励并劝导他们不要骄傲,在艺术方面他也会把儿子当作一个难得的知己。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10.(1)黄袍怪
(2)A
【解析】(1)
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结合“只见行者提着两个孩子,站在那高崖之上,意欲往下掼”“那公主闻言,急往里面,喝退那几个把门的小妖,亲动手,把沙僧解了”可知,公主是百花羞,“他老子”是黄袍怪。
相关情节:黄袍怪居住在碗子山波月洞。原是天上二十八宿的奎星,也就是奎木狼。他摄来托生为宝象国公主百花羞的玉女,与之作了十三年的夫妻,并生下一儿一女,后被猪八戒、沙僧从空中摔死。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过碗子山,因孙悟空在前路被唐僧赶走,八戒与沙僧两人合力仍难敌黄袍怪,师徒三人被捉进波月洞。唐僧被百花羞公主暗地放走,却在宝象国被黄袍怪变成猛虎。八戒寻回孙悟空,打跑了黄袍怪。孙悟空寻他不着,因见他认得自己,上天界求助。玉帝令四天师查勘,方知是奎星下凡,遂命二十七宿星员收他上界。
(2)
查识记名著内容。
结合“长老啊,你是我的恩人,你替我折辩了家书,救了我一命,我也留心放你,不期洞门之外,你有个大师兄孙悟空来了,叫我放你哩”可知,本语段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相关内容:孙悟空被逐后,唐僧误入妖穴,被碗子山波月洞的黄袍怪捉住,黄袍怪的夫人也就是十三年前被掳走的宝象国公主,在洞中见到唐僧后,向黄袍怪求情,以求放走唐僧给父王送家信。把家信捎给国王后,国王恳请八戒、沙僧降妖救回公主。沙僧、八戒前去营救,结果八戒难敌,钻入草丛躲避,沙僧被黄袍怪擒入洞中,八戒逃回了馆驿。黄袍怪怀疑公主寄了家书,要杀公主。沙僧为公主辩解,黄袍怪相信后便起意去认亲,变作俊俏郎君拜见国王,施法把唐僧变成老虎关进了笼子里。听闻唐僧变成老虎,白龙马变为宫女,借舞剑刺杀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找悟空营救唐僧。猪八戒到花果山用激将法激怒孙悟空,请孙悟空去降妖捉怪救唐僧。
故选A。
11.(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冬妮娅
(2)示例:保尔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不向命运屈服,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这个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这表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保尔的事迹和精神启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理想,要迎难而上,只有这样,生命才会有意义。
【解析】(1)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根据“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是保尔”可知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因此第二空应填:奥斯特洛夫斯基;
根据“不久以前还是她热恋的人!”可知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即是他的恋人:冬妮娅。
(2)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来了个不告而别。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所以保尔的事迹和精神启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理想,要迎难而上,只有这样,生命才会有意义。
12.坐车人不理不睬(一声不出)、不让躲避、不多付出(一个铜板也没多给);感受:表现出坐车人对底层劳动者的冷酷无情、蛮横凶狠,可见祥子的悲惨遭遇来自“坐车人”的冷酷和贱视,来自人压迫人的社会环境和伦理。
13. A句 运用排比,连用四个“不能”,有力的烘托出当时雨下得非常大、非常猛,强烈表现出祥子为了生计而在暴雨中“挣命”的痛苦感受和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
B句:运用比喻,将祥子比作“风雨中的树叶”,生动形象的写出祥子浑身湿透冷得直打哆嗦的状态(样子),暗示了祥子的命运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理解。(或者一语双关,既形象地写出了祥子当时痛苦不堪的状态,又暗示在那样的社会里祥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14.理解:其实雨很公道,雨并不是为了滋润正义或是助长邪恶而降的,雨只是单纯的雨而已,但是到了没有公道的世界就有了好坏之分。
情节示例:①祥子所有的积蓄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②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③祥子在杨宅拉包月,杨太太不把他当人看,一刻不歇从早忙到晚,住处也憋屈。
【解析】1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及社会现实的分析。
结合选文第①段内容“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的任着车夫在水里挣命”第③段“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可知,面对在暴雨中艰难拉车的车夫,坐车人的反应无动于衷,可以看出坐车人拒绝祥子避雨,根本不在乎祥子的死活,可以看出坐车人的冷漠无情、自私。结合选文第④段“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可以看出坐车人反应很吝啬,缺乏同情心。
我的感受:示例:生活所迫,为了谋生,祥子不得不在烈日下和暴雨中揽生意拉车。坐车人对底层劳动者的不幸和痛苦冷若冰霜,冷酷无情,蛮横恶狠。这反应了当时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的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没有人关心这些劳苦大众,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
13.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批注赏析能力。解答时,从内容、主题、手法、语言特色等角度进行分析,阐明句子的含义和表达的思想即可。
A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暴雨中祥子拉车的艰难,表现出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B句:“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一句,风雨中的树叶是单薄的无助的,而黑暗社会中的祥子也是单薄的无助的,这个句子―语双关,既形象地写出了祥子当时被暴雨浇透后全身哆嗦、痛苦不堪的状态,又暗示劳动人民的命运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在那样的社会里祥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写出了祥子的无奈,生活艰苦,潦倒,无法自控。这是样子命运的写照,自然界的风雨、黑暗的社会,使祥子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祥子这样善良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注定是被凌辱和被毁灭的,他的命运必然像风雨中的树叶,没有力量与风雨抗衡。这个句子更生动深刻地表现了他的悲惨命运。
14.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骆驼祥子》的主旨及其有关情节的掌握情况,结合积累作答。
文句中“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是关键点,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整个作品所揭示的,正是一个富人与穷人,不义的人与义人对立着的不公道的世界。因为这是个冷漠的社会,祥子的痛苦不仅来自于恶劣的自然条件,更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表现了作者对当时不公的社会的严重不满和批判。暗示小说的主旨,《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列举两个能体现小说主题的情节,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出于对钱的欲望,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此情节表现黑暗社会对祥子缺少公道。
示例二: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又因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又知道小福子死去的消息,开始混混度日、彻底堕落、失去任何希望。小福子是书中主要人物之一。她是黑暗的社会现实留给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祥子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些情节表现黑暗社会对祥子缺少公道。
15.(1) 观音菩萨 斗战胜佛
(2)【示例】《西游记》这部小说让我们感受到: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苦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积累。用心读课本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第一空,联系选文中“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可知,选自《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这段内容是观音菩萨到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时,经过五行山,与孙悟空的对话,文中横线处的人物是观音菩萨;
第二空,《西游记》中“大圣”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2)
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先说说什么叫励志,“励”字古同“厉”、“砺”,有磨炼,振奋的意思。“志”字最初是“之”字下面一个“心”字,“之”字的意思要去的地方,和心合起来就是心要去的地方就叫做志,现在通俗的讲叫理想。有一句话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任何一个理想的实现都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孙悟空的一生就是一部不断战胜自己磨砺意志的过程。因此他最后成的佛叫斗战胜佛。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西游记》这部小说也许更像一个励志故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意义。《西游记》这部小说中的他僧师徒四人一直有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就是去西天取经,路上不管经历多少磨难,这个信念一直都在,四人坚持不放弃,这一点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放弃,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才能成功。据此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