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检测题
本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2013·山东烟台)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2013·山西)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水分子体积增大? B.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水分子质量变轻? D.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3.(2013·北京)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加入固体药品 C.检查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5.(2013·成都)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6.右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沙、纱布、棉花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吸附
D.过滤
7.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
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8.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精盐 B.白酒、糖水 C.自来水、雨水 D.氧气、蒸馏水
9.下列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 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 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下列操作①静置、②过滤、③煮沸、④蒸馏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1.蒸发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B. C. D.
1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B.水氢气 + 氧气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水
13.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B.分子的体积大、有空隙,原子体积小、无空隙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4.(2013·长沙)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15.下列对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B.氢气燃烧时会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C.氢气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D.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做成铁锅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D.铜用于制造导线
17.(2013·河北)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A.往右盘增加砝码
B.从右盘减少砝码
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数
18.(2013·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读液体体积 B.称量固体 C.过滤 D.加入大理石
19.(2013·重庆)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是( )?
A.称取食盐
B.熄灭酒精灯?
C.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D.在导管口点燃可燃性气体?
20.(2013·山东青岛)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溶解性?
C.密度、硬度 D.可燃性
21.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托盘天平称取3.23 g的高锰酸钾
B.在添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添加质量小的砝码
C.把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在右盘
D.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刻度值
二、填空题(共44分)
22(8分)(2013·贵州安顺)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按要求进行填空。?
(1)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时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过滤操作中用于引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
(3)用量筒取用液体药品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23.(12分)根据右图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问题:
(1)与气体a相连的A极是电源的__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下同),与气体b相连的B极是电源的_________极。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水通电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4.(6分)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
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木炭能燃烧;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 ① ② ③
将木炭粉碎;木炭可制成黑火药;点燃一块木炭并将其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④ ⑤ ⑥
发出白光。
⑦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__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
25.(8分)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
26.(10分)(2013·云南大理节选)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1)电解水实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实验时若正极产生6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____mL。?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右图是常用自制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请介绍一种你的节水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实验探究题(共14分)
27.(14分)小明同学去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净化后的水变为纯水的步骤是_________。如右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在操作中经常需要在a中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检测题参考答案
1.D 解析:用滤纸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一部分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2.D 解析:水沸腾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水分子体积、
水分子本身、水分子质量都不变。
3.C 解析: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于试管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A错;大理石属于块状固体,向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持块状固体置于试管口处,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块状固体沿试管内壁缓慢地滑落到试管底部,D中做法容易将试管底部打碎,错误;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直接吹灭,D错。
4.C 解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5.D 解析:走过花圃闻到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错;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是由于湿衣服上面的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B错;盛装香水、汽油的容器如果没有密封保存,香水、汽油的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造成损失,C错;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说明氧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导致气体的体积减小,此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D正确。
6.D 解析:石子、细沙、纱布、棉花之间有缝隙,水分子可以通过而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通过,所以起过滤作用。
7.C 解析: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可能使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使过滤速度慢,与滤液仍浑浊无关系;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上,可造成滤液溅起、过滤速度慢,与滤液仍浑浊无关系;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会不经过滤纸而使过滤作用失效,导致滤液仍然浑浊;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可以防止滤纸被弄破导致过滤失败。
8.D 解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9. C
10.C 解析:静置只能使一些不溶于水的杂质沉降下来;过滤能除去不溶性杂质;煮沸和蒸馏能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能降低水的硬度,使水软化。
11.C 解析:蒸发时,需要铁架台支撑蒸发皿,需要蒸发皿盛放液体,需要酒精灯进行加热,需要玻璃棒进行搅拌。不需要烧杯,故选C。
12.D
13.D 解析:分子和原子一般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都有间隔;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4.D 解析: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 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A解释正确;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使人们闻到桂花的香气,故B解释正确;1滴水的体积已经很小了,而含有的水分子的数目又很多,说明了分子很小,故C解释正确;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水分子没有停止运动,故D解释错误。
15.B 解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物为水,没有气味;氢气燃烧时要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16.B 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质的化学性质。天然气用作燃料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17.A 解析: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天平的左盘放物质,右盘放砝码,因此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往右盘增加砝码。调节平衡螺母是在称量物体前就完成的,在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
18.A 解析: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正确。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应该置于天平左盘,砝码应该置于天平右盘,B中砝码和药品颠倒放置,错误。C中过滤操作中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并且缺少玻璃棒,错误。大理石属于块状固体,向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持块状固体置于试管口处,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块状固体沿试管内壁缓慢地滑落到试管底部,D中做法容易将试管底部打碎,错误。
19.A 解析:A不易发生安全事故;B中熄灭酒精灯时,如果不按照操作要求,可能引起失火或者爆炸;C中操作若不慎,容易刺伤手指或手掌;D中可燃性气体如果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20.D 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溶解性、密度、硬度、导电性、延展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21.A 解析: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 g,所以在读数时只能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2.(1)胶头滴管 玻璃棒 (2)试管、燃烧匙(或其他合理仪器) (3)凹液面的最低处
解析:(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应用胶头滴管,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2)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3)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3.(1)负 正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燃烧
(3)水氢气+氧气 分解
24.(1)① ② (2)④ ⑥ (3)⑦ ③⑤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理性质;变化和性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变化是一种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客观事实,性质常用“能”“容易”等表示。
25.(1)水分子 (2)氢原子、氧原子 (3)分子不断运动 (4)分子间间隔变小
解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变化;湿抹布擦过桌面后变干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26.(1)增强水的导电性 12?
(2)煮沸 吸附 用淘米水浇花(或洗菜水拖地或随手关闭水龙头或使用节水器具等)?
解析:(1)氢氧化钠溶于水,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从而增强了水的导电性。实验中电源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氧气)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氢气)体积比为1∶2,所以若正极产生6 mL气体,则负极产生12 mL气体。(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给水加热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因此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杂质。节水的方法有很多,如用淘米水浇花、洗菜水拖地、随手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等。
27.(1)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作用,使杂质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或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 (2)D (3)吸附
(4)杀死水中的细菌 (5)蒸馏 蒸馏烧瓶 酒精灯 使蒸馏平稳进行,防止加热时暴沸
解析:加入明矾可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过滤操作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盛有待过滤液体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清水经过蒸馏能得到纯水,蒸馏过程中需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