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七、盐与多种金属“反应顺序”问题
1.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的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 Cu(NO3)2、一定不含 AgNO3、可能有 Mg(NO3)2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该过程至少发生两个化学反应
2.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是( )
A.Mg2 B.Mg2+、Fe2+和Cu2+
C.Fe2+和Cu2+ D.Fe2+
3.某学习小组同学做完铁与稀硫酸总应实验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M全部倒入盛有一小块铜锌合金的烧杯中,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他们得出的现象或结论如下:①M中一定不含铁单质;②烧杯中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③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④滤渣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单质;⑤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小科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由此实验可知( )
A.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
B.金属的活动性顺序:Zn>Fe>Cu
C.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可能含有CuCl2
5.向含有AgNO3和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烧杯中固体质量随加入铁粉质量m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粉的质量为m=a时,表示Cu(NO3)2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B.铁粉的质量为0C.铁粉的质量为aD.铁粉的质量为m=c时,取烧杯中的固体加入稀HCl有气泡产生
6.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锌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7.某工厂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情况中能说明铁粉完全反应的是( )
A.滤渣中有铜 B.滤渣中有银
C.滤液中有硝酸亚铁 D.滤液中有硝酸铜
8.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含AgNO3和Zn(NO3)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渣的成分只有银
B.滤液中的溶质是 Zn(NO3)2、Fe(NO3)2
C.滤渣的成分可能是银、锌的混合物
D.所得滤液的质量小于反应前原溶液的质量
9.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滤液可能含有硝酸亚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
10.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若铁钉无变化,则叙述错误的是( )
A.不溶物中一定有铜
B.不溶物中可能有铁
C.滤液可能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
D.滤液是硫酸亚铁溶液
11.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12.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渣是Ag、Cu、Zn
B.滤液中含有Zn2+、Mg2+、
C.滤渣是Ag、Cu、Mg
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
13.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
B.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
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
14.往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D.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
15.往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Cu(NO3)2、Fe(NO3)2
B.滤液中一定有Fe(NO3)2,一定没有Cu(NO3)2
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没有Cu(NO3)2
D.滤渣中一定有Fe,可能有Cu
1.【答案】D
【解答】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镁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的滤液,则说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则也一定含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银,滤渣中一定有银,一定没有镁,可能有铜。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B、 滤液中一定有 Cu(NO3)2和Mg(NO3)2,可能含 AgNO3,不符合题意;
C、镁和铜与硝酸银反应,溶液质量都减少,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减少,不符合题意;
D、该过程中发生镁与硝酸银、铜与硝酸银、镁与硝酸铜的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答】铁不能和硫酸镁反应,因此a管中铁粉肯定有剩余。b管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将二者混合后,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即a管中的铁粉和硫酸铜继续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硫酸亚铁。由于硫酸铜可能没有完全置换完,所以滤液中的金属离子肯定有Mg2+和Fe2+,可能含有Cu2+。
故选A。
3.【答案】A
【解答】① 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M全部倒入盛有一小块铜锌合金的烧杯中,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成分中有硫酸亚铁和硫酸 ,硫酸有剩余,则M中一定不含铁单质,正确;②铜不与硫酸亚铁、硫酸锌反应,烧杯中溶液不会变成蓝色,错误;③锌的活动性最强,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ZnSO4,正确;④滤渣中可能含有锌、铁、铜三种金属单质,正确;⑤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锌,可能有硫酸亚铁,所以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正确;
故选A。
4.【答案】B
【解答】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 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氯化铜完全反应,滤液成分为氯化锌和氯化亚铁,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
A、 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不符合题意;
B、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Zn>Fe>Cu ,符合题意;
C、 若试管中氯化铜无剩余,则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不变 ,不符合题意;
D、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一定不含有CuCl2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解答】 向含有AgNO3和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 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
A、 铁粉的质量为m=a时,表示AgN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不符合题意;
B、 铁粉的质量为0C、 铁粉的质量为aD、 铁粉的质量为m=c时,铁过量,溶液中只有硝酸亚铁,固体成分为铁、银、铜,取烧杯中的固体加入稀HCl有气泡产生 ,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B
【解答】 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铜和锌都能与硝酸银反应,且锌先反应,然后铜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因锌和硝酸银都能与盐酸,分别产生气泡和沉淀,所以证明滤渣中无锌,滤液中无硝酸银,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故选B。
7.【答案】D
【解答】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
A、滤渣中有铜,说明铁置换出了硝酸铜中的铜,可能全部置换,也可能部分置换,不符合题意;
B、滤渣中有银,只能说明铁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但不能证明铁是否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C、因铁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都会生成硝酸亚铁,所以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不能证明铁是否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D、因铁能与硝酸铜反应,滤液中有硝酸铜,说明铁完全反应没有剩余,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C
【解答】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含AgNO3和Zn(NO3)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不能与硝酸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铁,只有银,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一定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A、 滤渣的成分只有银 ,不符合题意;
B、 滤液中的溶质是 Zn(NO3)2、Fe(NO3)2 ,不符合题意;
C、 滤渣一定是银,一定没有锌,符合题意;
D、 铁与硝酸银反应,滤液质量减小,所得滤液的质量小于反应前原溶液的质量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D
【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活动性铁>氢>铜>银,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单质。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后无气泡生成,说明铁没有剩余。
由于铁的质量未知,因此铁肯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银单质,但是是否与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无从知晓,因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存在银单质,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0.【答案】C
【解答】 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铁和氧化铜都能与硫酸反应,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若铁钉无变化,说明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不存在,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一定没有硫酸和硫酸铜 ;
故选C。
11.【答案】D
【解答】A.当氯化铜没有完全反应时,随着锌粒质量的增大,生成铜的质量不断增大;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保持不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锌粒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单质,由于进入溶液的锌和出来的铜质量差较小,所以溶液质量增加的较慢;锌粒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单质和氯化锌,由于进入溶液的锌和出来的铁质量差较大,所以溶液质量增加的较快。当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锌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中氯化亚铁的质量保持不变;当锌和氯化亚铁反应时,氯化亚铁的质量逐渐减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溶液中原来没有氯化锌,因此反应开始时,氯化锌的质量应该为零,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C
【解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Ag<Cu<Zn<Mg,故D正确不合题意;
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既然滤渣加入稀盐酸能够生成氢气,说明其中肯定含有锌,即锌有剩余,那么肯定将银和锌全部置换出来,因此滤渣是Ag、Cu、Zn,故A正确不合题意;
根据锌和硝酸银,锌和硝酸铜的反应可知,生成了硝酸锌,而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因此滤液中含有
Zn2+、Mg2+、NO3+,故B正确不合题意;
由于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因此滤渣中肯定没有金属Mg,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D
【解答】A、铁粉中加入氯化锌溶液,没有任何现象,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锌的活动性弱;铁粉中加入氯化铜溶液,有红色固定析出,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依次是铜铁锌;故A正确;
B、每56g铁可以置换64g铜,所以混合后溶液总质量减少,而固体总质量增加;故B正确;
C、铁粉能与氯化铜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存在铜;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任何现象,所以滤渣一定不存在铁和锌;故C正确;
D、铁粉与氯化铜反应,由于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无法确定氯化铜反应完全,故氯化铜可能存在;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4.【答案】C
【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铜>银,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有Zn2+,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故滤液只一定含有Fe2+,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滤纸上一定含有银。
A、若加入的铁粉量少,只能与部分硝酸银反应生成银,故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故A错误。
B、当滤纸上含有Ag和Cu,则滤液中不能含有Ag+,因为铜能将银离子置换为银,故B错误。
C、铁加入过量时,能将全部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置换出来,铁粉有剩余,则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故C正确。
D、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故滤纸上不含有锌,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解答】由于铁的活动性在铜的前面,因此铁可以和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铜和硝酸亚铁;由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铁过量,因此就不会有硝酸铜,即滤液只有生成的硝酸亚铁,一定不含有硝酸铜,滤渣一定含有铁和铜.
故选项为: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