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本章复习与测试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第1章溶液计算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第1章溶液计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21 12:15:02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第1章溶液计算
一、单选题
1.将8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液体( )
A.是水 B.是不饱和溶液
C.仍是饱和溶液 D.可能是饱和溶液
2.将20 ℃时某硝酸钾溶液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掉10 g水,析出a g晶体;第二份恒温蒸发掉20 g水,析出晶体b g。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a=b B.2a≤b C.2a≥b D.2a
3.t℃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 ℃。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溶剂的质量分别为10 g、20 g、30 g,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分别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 )
A.c=2b-a B.c=a+b C.c=a+2b D.c=2a+b
4.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溶剂质量不变
B.②到③的操作也可以是降温
C.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②一定比①大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5.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6.下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是15%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
B.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
C.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
D.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
7.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 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S与A在数值上的关系是( )
A.S=A B.S
A D.无法确定
8.从1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 g,那么剩下的5 g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 B.90% C.10% D.11.1%
9.向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加入200 g水,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10% B.5% C.2.5% D.20%
10.在20 ℃时,可根据物质在100 g水中溶解的质量,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四个等级,易溶物质是指( )
A.小于0.01 g B.小于1 g C.大于1 g D.大于10 g
11.在一定温度下,若将某不饱和溶液蒸发15 g 水(部分)后,会析出2 g晶体(不含结晶水);若向原溶液投入5 g溶质晶体后,溶液中会剩下1 g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
A.13.3 g B.26.7 g C.33.3 g D.40 g
12.(2021八上·嘉兴期末)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量蒸馏水中,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 B.a点时溶液质量分数比b点小
C.b点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d点时的溶解度比c点小
二、填空题
13.某温度下,将40 g食盐放到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溶解了36 g食盐,得到136 g食盐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水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
(2)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溶剂质量为 g。
(3)将上述溶液分为四等份,每一份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溶剂质量为 g。
14.已知医用碘酒中碘的质量分数为2%,10 g碘可配制这种碘酒 g,156.8 g酒精可配制这种碘酒 g。
15.t ℃时将12 g某物质溶于30 g水中,恰好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现有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10 g,则含溶质 g,溶剂 g。
16.(2022八上·新昌期末)将80克固体物质放入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其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2)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是 。
(3)从40℃到60℃的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
17.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氯化钠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20 ℃时,将100 g氯化钠加入2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20 ℃时将含有不溶性杂质的硝酸钾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100 g固体没有溶解。继续升高温度至60 ℃,充分搅拌后仍有60.8 g固体没有溶解。然后将混合物升温至80 ℃,再充分搅拌,恒温过滤,得到滤渣34.74 g则这一定量水的质量是 g,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四、解答题
18.某温度下,将440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9 g 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 g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40 g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 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保留小数点后2位)
19.一定温度下,将425 g含有B物质的溶液蒸发300 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85 g原溶液,加入25 g B物质和40 g水充分搅拌后,溶液也恰好饱和。求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30%,当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试计算:
(1)需向此溶液中加入多少克硝酸钾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3)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
21.将20 ℃时,100 g某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10 g水,析出5 g晶体;第二份恒温蒸发20 g水,析出15 g晶体。则原溶液的溶质质量是多少
22.(2022八上·定海期末)舟山海鲜闻名全国,但是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取暴利,会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以延长其保鲜时间,这对食用者的健康有很大损害。查阅资料发现福尔马林是浓度为35%-40%的甲醛溶液。在医学上,常用来浸泡病理切片及生物标本,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如果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0%的福尔马林溶液,需要甲醛的质量方多少?
(2)如果将该溶液稀释为35%的溶液,需要加入多少毫升的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2022八上·婺城期末)用氯化镁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已知2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54.6g,在该温度下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氯化镁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 ;(选填序号,下同)
(2)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3)求序号为①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五、综合题
24.有10%的食盐水100 g,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请填空。
(1)继续加入质量为 g的食盐。
(2)恒温蒸发质量为 g的水。
(3)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加入25%的食盐水,则混入溶液的质量为 g。
25.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 g、10 g、5 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字母)。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如果溶液中有晶体析出,那么肯定饱和;如果没有晶体析出,那么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解答】将8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液体仍然是饱和溶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是否饱和分析判断。
【解答】第一份蒸发10g水时析出晶体后溶液肯定饱和,那么(20g-10g)10g饱和溶液蒸发(20g-10g)10g水时析出晶体(b-a)g。
如果硝酸钾溶液原来就是饱和溶液,那么a=b-a,解得:2a=b;
如果硝酸钾溶液原来不是饱和溶液,那么a
故选B。
3.【答案】A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溶液蒸发掉10g水时就出现晶体,那么此时溶液肯定饱和,则它的饱和溶液蒸发(20g-10g)时析出晶体(b-a)g,蒸发(30g-10g)时析出晶体(c-a)g。
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那么得到:;
解得:c=2b-a。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2)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增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改变温度减小溶解度;
(3)溶质质量分数=;
(4)分析是否有晶体析出。
【解答】A.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当溶剂的质量不变时,可以降温减小溶解度,也可以增加硝酸钾,故A错误;
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以是蒸发水分,也可以是降温减小溶解度,故B正确;
C.如果使用的是降温的方法,那么①②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C错误;
D.③中有晶体析出,那么溶质质量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4)溶质质量分数=;
(2)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判断;
(3)水的质量分数=。
【解答】A.从①→②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剂的质量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A错误;
B.从②→③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不变,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B错误;
C.从③→④的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因此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故C错误;
D.②和③是同一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结合C中的分析可知,从②→④的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先不变再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A.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为:,故A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那么溶质这里分数为:,故B不合题意;
C.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那么溶质质量分数:,故C不合题意;
D.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那么溶质质量分数:,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得到:;
;
100S=AS+100A;
则100S>100A;
即S>A。
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因此剩下5g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10%。
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解答】200g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00g×10%=20g;
加入200g水后溶液质量为:200g+200g=400g;
那么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溶液具有均一性,则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5%。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溶解性大小的等级的知识判断。
【解答】20℃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 g为难溶, 大于0.01g小于1g为微溶,大于1g小于10g为可溶,大于10g为易溶,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在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若向原溶液投入5 g溶质晶体后,溶液中会剩下1 g固体溶质,即向原来的溶液中加入4g(5g-1g)晶体就会恰好达到饱和。原来的溶液蒸发15g水的过程中,肯定是先达到饱和再析出2g晶体,那么如果原来溶液就是饱和的,那么政府15g水应该析出晶体6g(2g+4g)。
设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为x,
;
解得:x=40g。
12.【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液温度升高,说明溶解时放热;溶液温度降低,说明溶解时吸热;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3)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4)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判断。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随着不断溶解,溶液的温度不断升高,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故A正确不合题意;
B.a点时存在未溶的固体,而b点时固体完全溶解,则说明a点时的溶质质量小于b点。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a点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b点,故B正确不合题意;
C.b点时溶液中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它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图像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为d点温度低于c点,所以d点的溶解度小于c,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1)食盐;水
(2)36;100
(3)9;25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由固体液体组成的溶液,固体为溶剂,液体为溶质;
(2)溶解的食盐的质量就是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3)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解答。
【解答】(1)食盐水中的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
(2)充分搅拌后溶解了36g食盐,则溶质质量为36g,那么溶剂质量为:136g-36g=100g;
(3)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四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都相等,那么每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就是溶质总质量的,即36g×=9g。每份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等于溶剂总质量的,即100g×=25g。
14.【答案】500;16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如果溶质质量分数为2%,那么溶剂占溶液总质量的(1-2%),据此计算出碘酒的质量。
【解答】(1)10g碘可配制这种碘酒的质量为:10g÷2%=500g;
(2)156.8g酒精可配制这种酒精的质量为:156.8g÷(1-2%)=160g。
15.【答案】40;60;150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在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据此列式计算;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解答】(1)设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x,
;
解得:x=40g;
(2)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10g中溶质质量:;
其中溶剂质量:210g-60g=150g。
16.【答案】(1)增大
(2)3: 5
(3)不变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分析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2)根据图像确定A点时的溶质质量,然后计算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3)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越高,则溶液的质量越大,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可知,溶质质量不断增大,那么得到结论: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A点的溶液质量为80g,此时溶质质量为:80g-50g=30g,那么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30g:50g=3:5;
(3)从40℃到60℃时,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即溶质的质量也保持不变,那么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7.【答案】(1)9∶25
(2)蒸发结晶
(3)50;70%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据此计算出2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然后与100g比较,从而确定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
(2)根据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分离提纯氯化钠的方法;
(3)根据20℃、60℃溶解度分析出升高温度时100g的水中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关系,计算出一定量水的质量;根据一定量的水计算出硝酸钾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解答】(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将100克氯化钠加入到200克水中,能溶解72.0g 的氯化钠,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整数比=72g:200g=9:25;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①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在20℃、60℃分别是31.6g、110g,
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100g的水中由20℃升高到60℃时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110g-31.6g=78.4g,
由题意可知,将含有不溶性杂质的硝酸钾加入到一定量20℃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100g固体没有溶解。继续升高温度至60℃,充分搅拌后仍有60.8g固体没有溶解。
那么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100g-60.8g=39.2g。
设一定质量水的质量为x,则:100g:78.4g=x:39.2g;
解得:x=50g。
②由硝酸钾在80℃的溶解度是169g可知,
100g的水中由60℃升高到80℃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169g-110g=59g,
若是50g的水多溶解的硝酸的质量是29.5g>60.8g-34.74g=26.06g,
说明了升高到80℃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杂质的质量是34.74g。
由6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可知,
在50g的水中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55g,
硝酸钾的总质量为:55g+26.06g=81.06g;
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8.【答案】解:由题意知,40 g水中溶解9 g-1 g=8 g 溶质A,形成的溶液恰好饱和,设此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S。则 = ,S=20 g。
设第二份220 g溶液中溶质A的质量为x。
则 = ,x=30 g。
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3.64%。
答: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20 g,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64%。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在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由题意知,40 g水中溶解9 g-1 g=8 g 溶质A,形成的溶液恰好饱和,根据前面的关系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出该物质的溶解度。
(2)第二份溶液的质量为220g,蒸发掉40g水得到饱和溶液,根据(1)中的关系列出方程,可以计算出其中的溶质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原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19.【答案】解:设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
x=25 g
则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0%。
答: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在第一种情况中,425g溶液蒸发300g水达到饱和。在第二种情况中,取出的85g溶液占原溶液质量的几分之几,那么其中的溶质质量就是原来溶质质量的几分之几,据此计算出其中的溶质质量再加上25g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将取出的溶液质量+B物质质量+水的质量得到溶液的总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列出方程计算出原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最后再计算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20.【答案】(1)解: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则 ×100%=30%,x≈21.4 g
答:需向此溶液中加入21.4 g硝酸钾
(2)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 ×100%=30%,y=50 g
答:需蒸发掉50 g水
(3)解:设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k。则 ×100%=30%,k=75 g。
答: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75 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可以增加溶质硝酸钾,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加上需要添加的硝酸钾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然后用100g加上填加的硝酸钾质量得到现在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可以蒸发溶剂,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用100g减去需要蒸发水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
(3)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100g溶液和加入50%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现在溶质质量。再将两个溶液质量相加得到溶液的总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即可。
21.【答案】解:设该溶液的溶解度为S。
= S=100 g
恒温蒸发10 g水后,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 g÷2-10 g-5 g=35 g。
其中溶质的质量为35 g×( ×100%)=17.5 g。
则原溶液的溶质质量为(17.5 g+5 g)×2=45 g。
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5 g。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①两份溶液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当蒸发10g水时,析出5g晶体,此时溶液肯定达到饱和状态。如果恒温蒸发20g水,析出15g晶体,那么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发(20g-10g)水时肯定析出(15g-5g)晶体。在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即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据此列出方程计算出硝酸钾的溶解度。
②恒温蒸发10g水后,硝酸钾溶液已经饱和。用其中一份的质量-蒸发水的质量-析出晶体的质量得到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此时一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接下来加上析出的5g得到原来一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最后乘以2即可。
22.【答案】(1)需要甲醛的质量:100g×40%=40g;
(2)能够得到35%的溶液质量为:;
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14.3g-100g=14.3g;
需要加水的体积:。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首先根据计算出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再与原来溶液质量相减得到加水的质量,最后计算加水的体积。
23.【答案】(1)③
(2)④
(3)序号为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将每次加入氯化镁的质量与20℃时它的溶解度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溶质质量,然后再计算出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2)当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时,溶液肯定是饱和的;
(3)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2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54.6g,前三组实验中加入氯化镁的质量都小于54.6g,因此它们都能被溶解,则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依次为:3:10,4:10,1:2,故选③。
(2)第4次实验中加入氯化镁的质量为60g>54.6g,因此肯定存在未溶的氯化镁,那么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④。
24.【答案】(1)12.5
(2)50
(3)20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可以增加溶质,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加加的食盐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然后用100g加上填加的食盐质量得到现在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可以蒸发溶剂,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用100g减去需要蒸发水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
(3)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100g溶液和加入25%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现在溶质质量。再将两个溶液质量相加得到溶液的总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设需要加入食盐的质量为x,
;
解得:x=12.5g;
(2)设恒温蒸发水的质量为y,
;
解得:y=50g;
(3)设混入溶液的质量为z,
;
解得:z=200g。
25.【答案】(1)C
(2)A≥B>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如果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同样质量的水中加入10g物质时都没有固体剩余,那么B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因为5g<10g,所以无论前者是否饱和,而加入5g物质时溶液肯定不饱和,故选C。
(2)相同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融资质量分数。根据图片可知,A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A肯定为饱和溶液,而溶液B可能饱和可能不饱和,而溶液C肯定不饱和,那么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B>C。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第1章溶液计算
一、单选题
1.将8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液体( )
A.是水 B.是不饱和溶液
C.仍是饱和溶液 D.可能是饱和溶液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如果溶液中有晶体析出,那么肯定饱和;如果没有晶体析出,那么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解答】将8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液体仍然是饱和溶液,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将20 ℃时某硝酸钾溶液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掉10 g水,析出a g晶体;第二份恒温蒸发掉20 g水,析出晶体b g。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a=b B.2a≤b C.2a≥b D.2a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是否饱和分析判断。
【解答】第一份蒸发10g水时析出晶体后溶液肯定饱和,那么(20g-10g)10g饱和溶液蒸发(20g-10g)10g水时析出晶体(b-a)g。
如果硝酸钾溶液原来就是饱和溶液,那么a=b-a,解得:2a=b;
如果硝酸钾溶液原来不是饱和溶液,那么a
故选B。
3.t℃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 ℃。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溶剂的质量分别为10 g、20 g、30 g,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分别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 )
A.c=2b-a B.c=a+b C.c=a+2b D.c=2a+b
【答案】A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溶液蒸发掉10g水时就出现晶体,那么此时溶液肯定饱和,则它的饱和溶液蒸发(20g-10g)时析出晶体(b-a)g,蒸发(30g-10g)时析出晶体(c-a)g。
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那么得到:;
解得:c=2b-a。
故选A。
4.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溶剂质量不变
B.②到③的操作也可以是降温
C.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②一定比①大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2)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增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改变温度减小溶解度;
(3)溶质质量分数=;
(4)分析是否有晶体析出。
【解答】A.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当溶剂的质量不变时,可以降温减小溶解度,也可以增加硝酸钾,故A错误;
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以是蒸发水分,也可以是降温减小溶解度,故B正确;
C.如果使用的是降温的方法,那么①②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C错误;
D.③中有晶体析出,那么溶质质量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5.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答案】D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4)溶质质量分数=;
(2)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判断;
(3)水的质量分数=。
【解答】A.从①→②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剂的质量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A错误;
B.从②→③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不变,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故B错误;
C.从③→④的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因此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故C错误;
D.②和③是同一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结合C中的分析可知,从②→④的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先不变再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是15%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
B.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
C.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
D.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
【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A.100 g水中溶解15 g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为:,故A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水按15∶85的质量比形成的溶液,那么溶质这里分数为:,故B不合题意;
C.100 g溶液中含15 g氯化钠,那么溶质质量分数:,故C不合题意;
D.30 g氯化钠溶解于170 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那么溶质质量分数:,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7.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 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S与A在数值上的关系是( )
A.S=A B.S
A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得到:;
;
100S=AS+100A;
则100S>100A;
即S>A。
故选C。
8.从1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 g,那么剩下的5 g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 B.90% C.10% D.11.1%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因此剩下5g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10%。
故选C。
9.向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加入200 g水,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10% B.5% C.2.5% D.20%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解答】200g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00g×10%=20g;
加入200g水后溶液质量为:200g+200g=400g;
那么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溶液具有均一性,则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5%。
故选B。
10.在20 ℃时,可根据物质在100 g水中溶解的质量,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四个等级,易溶物质是指( )
A.小于0.01 g B.小于1 g C.大于1 g D.大于10 g
【答案】D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溶解性大小的等级的知识判断。
【解答】20℃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 g为难溶, 大于0.01g小于1g为微溶,大于1g小于10g为可溶,大于10g为易溶,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1.在一定温度下,若将某不饱和溶液蒸发15 g 水(部分)后,会析出2 g晶体(不含结晶水);若向原溶液投入5 g溶质晶体后,溶液中会剩下1 g固体溶质,则此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为( )
A.13.3 g B.26.7 g C.33.3 g D.40 g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在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若向原溶液投入5 g溶质晶体后,溶液中会剩下1 g固体溶质,即向原来的溶液中加入4g(5g-1g)晶体就会恰好达到饱和。原来的溶液蒸发15g水的过程中,肯定是先达到饱和再析出2g晶体,那么如果原来溶液就是饱和的,那么政府15g水应该析出晶体6g(2g+4g)。
设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为x,
;
解得:x=40g。
12.(2021八上·嘉兴期末)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量蒸馏水中,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 B.a点时溶液质量分数比b点小
C.b点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d点时的溶解度比c点小
【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液温度升高,说明溶解时放热;溶液温度降低,说明溶解时吸热;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3)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4)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判断。
【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随着不断溶解,溶液的温度不断升高,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故A正确不合题意;
B.a点时存在未溶的固体,而b点时固体完全溶解,则说明a点时的溶质质量小于b点。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a点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b点,故B正确不合题意;
C.b点时溶液中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它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图像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为d点温度低于c点,所以d点的溶解度小于c,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3.某温度下,将40 g食盐放到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溶解了36 g食盐,得到136 g食盐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水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
(2)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溶剂质量为 g。
(3)将上述溶液分为四等份,每一份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溶剂质量为 g。
【答案】(1)食盐;水
(2)36;100
(3)9;25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由固体液体组成的溶液,固体为溶剂,液体为溶质;
(2)溶解的食盐的质量就是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3)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解答。
【解答】(1)食盐水中的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
(2)充分搅拌后溶解了36g食盐,则溶质质量为36g,那么溶剂质量为:136g-36g=100g;
(3)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四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都相等,那么每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就是溶质总质量的,即36g×=9g。每份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等于溶剂总质量的,即100g×=25g。
14.已知医用碘酒中碘的质量分数为2%,10 g碘可配制这种碘酒 g,156.8 g酒精可配制这种碘酒 g。
【答案】500;16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如果溶质质量分数为2%,那么溶剂占溶液总质量的(1-2%),据此计算出碘酒的质量。
【解答】(1)10g碘可配制这种碘酒的质量为:10g÷2%=500g;
(2)156.8g酒精可配制这种酒精的质量为:156.8g÷(1-2%)=160g。
15.t ℃时将12 g某物质溶于30 g水中,恰好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现有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10 g,则含溶质 g,溶剂 g。
【答案】40;60;150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在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据此列式计算;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解答】(1)设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x,
;
解得:x=40g;
(2)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10g中溶质质量:;
其中溶剂质量:210g-60g=150g。
16.(2022八上·新昌期末)将80克固体物质放入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其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2)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是 。
(3)从40℃到60℃的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增大
(2)3: 5
(3)不变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分析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2)根据图像确定A点时的溶质质量,然后计算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3)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温度越高,则溶液的质量越大,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可知,溶质质量不断增大,那么得到结论: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A点的溶液质量为80g,此时溶质质量为:80g-50g=30g,那么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30g:50g=3:5;
(3)从40℃到60℃时,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即溶质的质量也保持不变,那么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7.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氯化钠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20 ℃时,将100 g氯化钠加入2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20 ℃时将含有不溶性杂质的硝酸钾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100 g固体没有溶解。继续升高温度至60 ℃,充分搅拌后仍有60.8 g固体没有溶解。然后将混合物升温至80 ℃,再充分搅拌,恒温过滤,得到滤渣34.74 g则这一定量水的质量是 g,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9∶25
(2)蒸发结晶
(3)50;70%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确定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据此计算出2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然后与100g比较,从而确定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
(2)根据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分离提纯氯化钠的方法;
(3)根据20℃、60℃溶解度分析出升高温度时100g的水中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关系,计算出一定量水的质量;根据一定量的水计算出硝酸钾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解答】(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将100克氯化钠加入到200克水中,能溶解72.0g 的氯化钠,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整数比=72g:200g=9:25;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①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在20℃、60℃分别是31.6g、110g,
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100g的水中由20℃升高到60℃时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110g-31.6g=78.4g,
由题意可知,将含有不溶性杂质的硝酸钾加入到一定量20℃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100g固体没有溶解。继续升高温度至60℃,充分搅拌后仍有60.8g固体没有溶解。
那么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100g-60.8g=39.2g。
设一定质量水的质量为x,则:100g:78.4g=x:39.2g;
解得:x=50g。
②由硝酸钾在80℃的溶解度是169g可知,
100g的水中由60℃升高到80℃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169g-110g=59g,
若是50g的水多溶解的硝酸的质量是29.5g>60.8g-34.74g=26.06g,
说明了升高到80℃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杂质的质量是34.74g。
由6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可知,
在50g的水中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55g,
硝酸钾的总质量为:55g+26.06g=81.06g;
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四、解答题
18.某温度下,将440 g 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9 g 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 g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40 g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 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保留小数点后2位)
【答案】解:由题意知,40 g水中溶解9 g-1 g=8 g 溶质A,形成的溶液恰好饱和,设此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S。则 = ,S=20 g。
设第二份220 g溶液中溶质A的质量为x。
则 = ,x=30 g。
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3.64%。
答: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20 g,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64%。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在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由题意知,40 g水中溶解9 g-1 g=8 g 溶质A,形成的溶液恰好饱和,根据前面的关系结合“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出该物质的溶解度。
(2)第二份溶液的质量为220g,蒸发掉40g水得到饱和溶液,根据(1)中的关系列出方程,可以计算出其中的溶质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原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19.一定温度下,将425 g含有B物质的溶液蒸发300 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85 g原溶液,加入25 g B物质和40 g水充分搅拌后,溶液也恰好饱和。求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设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
x=25 g
则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0%。
答:该温度下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在第一种情况中,425g溶液蒸发300g水达到饱和。在第二种情况中,取出的85g溶液占原溶液质量的几分之几,那么其中的溶质质量就是原来溶质质量的几分之几,据此计算出其中的溶质质量再加上25g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将取出的溶液质量+B物质质量+水的质量得到溶液的总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列出方程计算出原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最后再计算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20.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30%,当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试计算:
(1)需向此溶液中加入多少克硝酸钾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3)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多少克
【答案】(1)解: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则 ×100%=30%,x≈21.4 g
答:需向此溶液中加入21.4 g硝酸钾
(2)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 ×100%=30%,y=50 g
答:需蒸发掉50 g水
(3)解:设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k。则 ×100%=30%,k=75 g。
答:需向此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75 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可以增加溶质硝酸钾,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加上需要添加的硝酸钾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然后用100g加上填加的硝酸钾质量得到现在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可以蒸发溶剂,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用100g减去需要蒸发水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
(3)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100g溶液和加入50%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现在溶质质量。再将两个溶液质量相加得到溶液的总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即可。
21.将20 ℃时,100 g某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10 g水,析出5 g晶体;第二份恒温蒸发20 g水,析出15 g晶体。则原溶液的溶质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该溶液的溶解度为S。
= S=100 g
恒温蒸发10 g水后,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 g÷2-10 g-5 g=35 g。
其中溶质的质量为35 g×( ×100%)=17.5 g。
则原溶液的溶质质量为(17.5 g+5 g)×2=45 g。
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5 g。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①两份溶液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当蒸发10g水时,析出5g晶体,此时溶液肯定达到饱和状态。如果恒温蒸发20g水,析出15g晶体,那么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发(20g-10g)水时肯定析出(15g-5g)晶体。在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即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据此列出方程计算出硝酸钾的溶解度。
②恒温蒸发10g水后,硝酸钾溶液已经饱和。用其中一份的质量-蒸发水的质量-析出晶体的质量得到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此时一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接下来加上析出的5g得到原来一份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最后乘以2即可。
22.(2022八上·定海期末)舟山海鲜闻名全国,但是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取暴利,会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以延长其保鲜时间,这对食用者的健康有很大损害。查阅资料发现福尔马林是浓度为35%-40%的甲醛溶液。在医学上,常用来浸泡病理切片及生物标本,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如果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0%的福尔马林溶液,需要甲醛的质量方多少?
(2)如果将该溶液稀释为35%的溶液,需要加入多少毫升的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需要甲醛的质量:100g×40%=40g;
(2)能够得到35%的溶液质量为:;
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14.3g-100g=14.3g;
需要加水的体积:。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首先根据计算出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再与原来溶液质量相减得到加水的质量,最后计算加水的体积。
23.(2022八上·婺城期末)用氯化镁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已知2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54.6g,在该温度下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氯化镁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 ;(选填序号,下同)
(2)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3)求序号为①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答案】(1)③
(2)④
(3)序号为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将每次加入氯化镁的质量与20℃时它的溶解度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溶质质量,然后再计算出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2)当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时,溶液肯定是饱和的;
(3)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2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54.6g,前三组实验中加入氯化镁的质量都小于54.6g,因此它们都能被溶解,则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依次为:3:10,4:10,1:2,故选③。
(2)第4次实验中加入氯化镁的质量为60g>54.6g,因此肯定存在未溶的氯化镁,那么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④。
五、综合题
24.有10%的食盐水100 g,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请填空。
(1)继续加入质量为 g的食盐。
(2)恒温蒸发质量为 g的水。
(3)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加入25%的食盐水,则混入溶液的质量为 g。
【答案】(1)12.5
(2)50
(3)20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可以增加溶质,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加加的食盐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质质量。然后用100g加上填加的食盐质量得到现在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2)可以蒸发溶剂,首先用100g×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原来溶质质量,再用100g减去需要蒸发水的质量得到现在的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
(3)首先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别计算出100g溶液和加入25%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现在溶质质量。再将两个溶液质量相加得到溶液的总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列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设需要加入食盐的质量为x,
;
解得:x=12.5g;
(2)设恒温蒸发水的质量为y,
;
解得:y=50g;
(3)设混入溶液的质量为z,
;
解得:z=200g。
25.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 g、10 g、5 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字母)。
(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1)C
(2)A≥B>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如果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同样质量的水中加入10g物质时都没有固体剩余,那么B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因为5g<10g,所以无论前者是否饱和,而加入5g物质时溶液肯定不饱和,故选C。
(2)相同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融资质量分数。根据图片可知,A中存在未溶的固体,那么A肯定为饱和溶液,而溶液B可能饱和可能不饱和,而溶液C肯定不饱和,那么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B>C。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第2节 水的组成
第3节 水的浮力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1节 大气层
第2节 气温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第4节 风和降水
第5节 天气预报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
第4节 动物的行为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第4章 电路探秘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第2节 电流的测量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第4节 变阻器
第5节 电压的测量
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
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 测定本地区的“酸雨”情况及分析原因
二 太阳黑子活动与本地区降水的关系
三 训练小动物建立某种条件反射
四 调查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