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口分布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人口分布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1 15:4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人口分布
一、选择题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 )
A.欧洲 B.东亚和东南亚 C.南亚 D.北美东部
2.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的原因是( )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关于B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 C.城镇化水平高 D.工业发展最早
4.下列人口稀疏区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
A.撒哈拉地区和亚洲北部地区 B.撒哈拉地区和亚马孙地区
C.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 D.北美洲北部地区和亚马孙地区
5.影响人口分布最为显著的因素是( )
A.生产活动方式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交通运输条件 D.文化教育状况
下图为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高度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欧洲
C.非洲、欧洲、亚洲 D.非洲、亚洲、欧洲
7.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 )
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 ②平均海拔低 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④地广人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南极洲目前已经有常住人口居住 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非洲人口稠密
下表是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表。据此完成9--10题。
9.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10.沿海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1.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中低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12.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内陆地区 C.山区 D.平原
13.从地形条件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高原 B.丘陵 C.平原 D.山区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读表完成14-15题。
14.东北地区( )
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
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
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
D.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15.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且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三江平原—气候 ②松嫩平原—土地 ③大庆—钢铁 ④大连—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下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土壤
17.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
A.气候和地形 B.地形和经济 C.气候和科技 D.地形和科技
下图中甲为“巴西主要城市和人口密度分布图”,乙为“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西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北部地区 D.东南沿海
19.对巴西人口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矿产分布 B.气候因素 C.地形因素 D.交通因素
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该区域人口南多北少,主要自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水源 D.交通
21.该区域人口南多北少,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是( )
A.国家人口政策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历史因素 D.交通运输条件
二、非选择题
22.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乙,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_地区、_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23.下图为“世界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重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各大洲中,非洲四面临海,但“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北美洲相比,南美洲人口更集中在沿海地区,原因_____________。
(3)如果以距海岸线超过200km为内陆,则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比例最高的是_____洲,从自然条件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世界范围看,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距海不足200km的沿海,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B 3. B
【解析】第1题,结合世界地图可知答案。第2题,D地的周边地区因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受海洋湿润的气流影响小,气候干燥,环境承载力低,故人口稀少;但D地利用所在地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的水资源发展了灌溉农业,形成了一个人口稠密的“孤岛”。第3题,B为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中心之一,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悠久,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热带季风气候),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4.C 5.B
【解析】4.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亚马孙平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亚洲北部地区和北美洲北部地区都是因为纬度高,气候寒冷,导致人口分布稀疏。故选C。
5.影响人口分布最为显著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B正确;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状况都受生产发展水平影响。所以选B。
6.D 7. B
【解析】6.D 非洲热带地区面积大,低地不适宜居住;欧洲海拔最低且纬度较高,适宜在低地居住。
7. B 大洋洲虽然热带面积较广,但平均海拔低,且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8.A
【解析】B选项可举出反例,例如亚马孙平原为人口稀疏区;南极洲气候严寒,不宜人定居,故C错;非洲有撒哈拉沙漠,该处气候炎热干燥,人口并不稠密,故D错。
9.D 10.B
【解析】9.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大洋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所占比例是94.3%,为各大洲最高。所以,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大洲是大洋洲。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亚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由于亚洲人口远高于其他各大洲,其居住于沿海的人口数量为各大洲最多,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1.C 12.A 1 3.C
【分析】
11.人口分布最大特征是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世界人口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所以,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世界人口分布会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人口分布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因为沿海地区气候适宜,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更适合人类居住。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世界人口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上,距海洋较近,所以,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世界人口多集中在中、低纬度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上,所以从地形条件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平原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C 1 5.D
【分析】
14.根据表一信息可知,东北地区的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东北向西南,A错;根据表二信息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集中指数增大,表明人口分布趋于集中,由于人口分布趋于集中,因此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而并非越来越分散或趋于均衡,BD错,C正确,故选C。
15.三江平原所处纬度较高,气候较严寒,人口并不稠密,①错;松嫩平原土地辽阔,且土壤肥力较高,人口相对较稠密,②正确;大庆人口稠密的影响因素应为石油工业,③错;大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④正确,故选D。
16.A 1 7.A
【分析】
16.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故A正确。
17.根据题意,该线多年来保持不变,故形成的基础应该是自然原因,科技和经济是社会经济因素,可以排除BC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A正确。
18.D 19.A
【分析】
18.读图甲可知巴西东南沿海人口密度最大,故选D。
19.巴西亚马逊流域人口密度小,主要是因为当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闷热潮湿,不易居住;巴西东南沿海人口密度大,主要受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影响:东南沿海有小片沿海平原,受海洋影响,气候较凉爽,海运便利。由乙图可知矿产在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均有分布,因此矿产对人口分布影响不大。故选A。
20.B 21.D
【分析】
20.从图可知,图示区域人口南多北少。该区域北部纬度高,气温较低,南部纬度低,温度较高、适合人类居住,气温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B正确。北部是河流下游地形较平坦、南部为河流发源地地势较高,北部水源充足,交通不是自然因素,ACD错误,故选B。
21.从图可知,该区域南部人口较为密集,主要因为南部有铁路和公路经过,交通便利,D正确,同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不大,B错误。人口政策只会对局部地区的人口分布产生影响,从图上分布来看,与人口政策无关,A错误。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22.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 气候恶劣,终年酷寒 南美 低平 中低 沿海
【分析】
(1)从甲图中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从乙图中可读出,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续度带是60~90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终年酷寒,气候恶劣。
(3)从丙图中可读出,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南美洲。
(4)综合甲、乙、丙三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和沿海地区的趋向性。
23(1)海岸线最平直,缺少岛屿、半岛、海湾、内海等
(2)南美洲大陆低纬度地区陆地宽阔,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而其它纬度带均较狭窄 (3)大洋 岛屿众多,澳大利亚大陆中部为大面积的沙漠
(4)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气侯温和湿润,且大多数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