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口容量 基础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人口容量 基础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1 15: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容量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反映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呈等差数列形式增长 B.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于减缓
C.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 D.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于稳定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 甲 乙 丙 丁
人口出生率/% 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 2.3 1.2 1.0 1.1
人口自然增长率/% 0.6 1.4 1.4 0.2
人口迁移率/% -0.2 -0.1 0.1 0.2
2.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日本1872—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影响日本194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     B.家庭 C.文化     D.战争
5.若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则日本总人口达到最大值的年份约在(  )
A.1947年    B.1975年 C.2010年    D.2018年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大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该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 )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值
C.环境承载力 D.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7.将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目标控制在16亿左右,作为主要评估依据的资源是 (  )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读下面两幅漫画,完成下列小题。
8.图示信息显示,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
A.人口密度 B.人口消费水平 C.经济发展程度 D.资源丰富程度
9.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是(  )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环境的限制性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完成下列小题。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10.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 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的是(  )
A.自然因素     B.对外开放程度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国家人口政策
13.下列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提高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③加大对外开放程度 ④实行计划生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B.P'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D.P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
15..本图反映了 (   )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C.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提高呈正相关
D.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继续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二、综合题:
16.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上海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比甘肃_____,原因是_______。
(2)推测我国“人口零增长”可能引发的主要人口年龄结构问题是_____,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
(3)与山东相比,分析西藏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原因。
17.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正在考虑制定首部移民法。移民法很有可能将潜在移民分成若干类别,如熟练工人、工作移民和投资移民等。
材料二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获悉,在2018年美国人口(2018年2月)总数为32 716万。美国人口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新出生人口的自然增长,同时也有国际移民的因素,从2001年以来,每年大约有近88.4万外国人移民美国,每26秒就有一名新移民踏上美国领土。
材料三 美国人口及各类消费品占全球的比重。
(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
(2)结合我国国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原因。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试运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基础题 答案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从1830年开始,世界人口增速越来越快,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世界人口并非呈等差数列形式增长,A、B、D错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C正确。故选C。
2.C 人口增长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人口机械增长率)之和。由表中信息可知,甲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4%,乙国的人口增长率为1.3%,丙国的人口增长率为1.5%,丁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4%。因此,四个国家中,丙国的人口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最快。故选C。
3.D 甲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迁移率为负值,不可能为发达国家,A错误;乙国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且迁移率为负值,是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最大,B错误;丙国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是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最大,C错误;丁国人口出生率较低,人口死亡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且由于经济发达、教育水平高等因素,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人口迁移率为正值,最有可能是发达国家,D正确。故选D。
4.D 1945年进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末期,日本在各战场上伤亡惨重,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军直接轰炸日本本土,并向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日本人口死亡率明显上升,导致日本194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因此影响日本194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因素是战争,D正确。故选D。
5.C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转为0时,总人口不再增加,总人口达到最大值。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转为0的年份约是2010年,因此若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则日本总人口达到最大值的年份约在2010年,C正确。故选C。
6.A “7亿左右”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其含义是人口合理容量,A正确;最大人口数量16亿左右是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值,是环境承载力,也是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B、C、D错误。故选A。
7.C 16亿左右的人口数量控制目标是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可知作为主要评估依据的资源是土地资源,C正确。
8. D 图示信息显示资源丰富程度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9.C 人口合理容量虽然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的“虚数”,但是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0.D  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
11.A 导致西藏人口合理容量减少的原因要联系消费水平、生态环境等进行考虑。
12.D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对外开放程度因素,A、B、C错误;国家人口政策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D正确。故选D。
13.B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可提高人口合理容量,①③正确;提高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会降低人口合理容量,②错误;实行计划生育对人口合理容量影响不大,④错误。综上分析,应选B。
14.C 结合表格可以判断,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是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即约8亿~ 9亿。
15.D 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有关。
二、综合题:
16.(1)早;原因:经济较发达,受生育观念影响,出生率较低(或自然增长率较低)。
(2)老龄化;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水平;实行放开二孩政策;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任答其中3点)
(3)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少;经济落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教育水平较低。(任答其中3点)
17. (1)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2)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降低国内环境承载压力。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加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少。
【解析】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增长的知识。移民法的制定说明,面对我国目前严重的人口、环境问题,应从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考虑人口容量问题。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会进一步加大对世界能源、粮食、工业产品等的消耗,从而向全球转嫁其人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