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孔雀王朝为代表的古印度文明发展史
2.掌握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佛教的创立
3.理解古代亚非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地处南亚次大陆,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天竺”。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地理位置:
发源河流:
印度河、恒河
2
代
印
度
文
明
古
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年代:
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
—前18世纪。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这个文明一度繁荣, 后来,这个文明逐渐衰亡,至今尚无确切原因。
古代印度
摩亨佐·达罗遗址
宽阔的街道和隐蔽的排水沟
巷
垃圾箱
大 浴 场
古印度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公元前 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侵入印度。 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时期,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除了印度半岛南端外,印度基本统一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国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
工商业中心城市:华氏城
首都华氏城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衰落
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
古代印度
公元前23世纪
公元前18世纪
哈拉帕
公元前1500年
公元前324年
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
鼎盛时期
早期文明
公元前187年
阿育王
3.发展历程
国家出现
古印度象兵
古代印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
僧侣贵族,从事宗教事务,掌握神权和教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第三等级)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其状况相当于奴隶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的意思。并根据肤色划分等级。
除这四种等级之外,古印度还有被称为“不可接触者”——贱民。
他们一般是屠夫、刽子手、扫街、鞋匠等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走路的时候还要在身上挂铃铛或敲打两根木棍,提醒人们即使避开他们。
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原 人
嘴
手
腿
脚
资料:婆罗门贵族给种姓制度披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他们编造说:“造物主‘原人’用自己的嘴变成了婆罗门,用手变成了刹帝利,用腿变成了吠舍,用脚变成了首陀罗。
婆罗门贵族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等级名称 人员构成 权利和义务 特征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僧侣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商人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掌管祭祀,掌握神权
掌管军事和行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养活第一第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①等级世袭
贵贱分明,②职业世袭,③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材料探究
材料二: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种姓制度在印度的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在事实上却未被消灭。《印度快报》曾报道: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男女,由于恋爱,竟被家人吊死。
材料一:《摩奴法典》规定,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首 陀 罗
吠 舍
刹帝利
婆罗门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2)消极影响:制造了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公,激化了社会矛盾,对以后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古代印度
a.世代相袭
b.贵贱分明
种姓制度的实质: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释迦牟尼(约前563-前486年)
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约为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
乔达摩·悉达多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26岁结婚生子,29岁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6岁得道成佛,80岁涅磐。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古印度—佛教
古代印度
佛教基本主张(教义):
古印度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因果轮回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
佛教产生的背景:
佛教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中亚
中国新疆
朝鲜、日本
缅甸、泰国、柬埔寨等
佛教的传播:(公元前3世纪开始传播,西汉末年经中亚传入中国)
锡兰
古代印度
中国内地
公元前1世纪(西汉),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玄奘西行
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艺术: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佛教四大名山:
广东的四大名刹:
潮州开元寺、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肇庆庆云寺
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敦煌莫高窟
古代印度
说一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及其发源地
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黄河、长江流域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流域
古巴比伦
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
比较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中华文明,这些国家的建立有什么相同点?
课堂小结
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
发源地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早期文明
被入侵
雅利安人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
佛教
种姓制度
影响
内容
传播
教义
创立时间、创立地点、
创始人
阿拉伯数字
文明成就
古代印度
1.入侵古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2.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3.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4.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B
C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