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容量 提升题(有解析)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级行政区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2000—2010年人口密度大幅减小
C.2000—2010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2000—2010年城市人口数量增长了50%以上
2.2000—2010年该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据新华网2009年8月13日消息,美国人口统计局11日发表报告称,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将由目前的67亿上升到70亿。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全球人口在2009—2011年增加了3亿,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
A.东半球各国 B.西半球各国 C.欠发达地区 D.发达地区
4.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 )
A.中国、日本 B.科威特、德国 C.尼日利亚、墨西哥 D.埃及、印度尼西亚
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2013年12月我国开始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1月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图为我国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数量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目的是( )
A.促进人口迁移 B.缓解人口老龄化
C.改变人口增长模式 D.缩小男女性别比
6.据图推测,我国未来人口( )
A.总量会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B.出生率大幅上升
C.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D.死亡率保持不变
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表中代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下图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甲因素表示的是( )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科学技术
C.人口合理容量 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10.根据图文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乙、丙分别表示的是( )
①资源环境承载力 ②科学技术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下列关于某地区消费水平和分配方式对人口合理容量可能造成的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
A.某地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其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B.某地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其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某地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不会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
D.某地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配越平均,其人口合理容量往往越小
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目前阿拉斯加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km2,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读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12.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 )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
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
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
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影响阿拉斯加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
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
考古发现,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复活节岛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活动。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①t1时期,纯自然状态提供的物资可养活人口可达2 000人
②t2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环境承载力提高
③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稳定
④t4时期,该岛屿的生态环境优于t2时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关于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
B.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环境承载力制约
C.环境承载力不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二、综合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同政策条件下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意愿生育子女平均数表。
地 区 有生育政策意愿子女数(个) 无生育政策意愿子女数(个)
城市 1.39 1.70
小城镇 1.53 1.78
农村 2.01 2.23
总体 1.78 2.04
材料三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7 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 414万人,女性人口67 04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
材料四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开始实施。
(1)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不同地区意愿生育子女平均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不同地区意愿生育子女平均数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3)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正常与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人口结构的老龄化
(4)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5)“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发展问题有什么影响
17.下图是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人口容量相对富裕,说明该地区相对人口压力不大,还有一定人口扩容余地),分析并完成下列小题。
(1)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小的地区之一,简述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
(2)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大的地区之一。据研究,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简述西藏地区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
(3)减轻我国人口压力,提高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我们应如何判断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
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容量 提升题 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读图可知,2000—2010年该省级行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0.51%下降到0.23%,结合所处时间判断,属于典型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A正确;2000—2010年该省级行政区总人口减少了193万人,人口密度小幅减小,B错误;2000—2010年该省级行政区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主要依靠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不会导致城市人口比重发生明显变化,C错误;2000年该省级行政区城市人口数量为(8 235×27%)万人,2010年该省级行政区城市人口数量为(8 042×40%)万人,因此2000—2010年该省级行政区城市人口数量增长了(8 042×40%-8 235×27%)÷(8 235×27%)≈44.68%,不足50%,D错误。故选A。
2.D 2000—2010年该省级行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仍为正值,常住人口数量应该继续增加,A错误;根据材料无法确定该省级行政区在2000—2010年是否建设了大型水利工程,B错误;2000—2010年该省级行政区域没有缩小,C错误;该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较落后,2000—2010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D正确。故选D。
3..C 读图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特别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主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故全球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地区,C正确。故选C。
4.B 科威特是石油输出国,输入劳务工人多;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政府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吸引高素质人才移民德国。因此,科威特与德国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B正确。中国、尼日利亚、墨西哥、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为发展中国家,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小,甚至为负值,A、C、D错误。故选B。
5.B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与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无关,A错误;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新生儿增多,使得老年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可延缓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B正确;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不会改变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无法缩小我国的男女性别比,C、D错误。故选B。
6.C 据图可知,未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时升时降,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发展,未来人口死亡率将逐步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人口总量总体也呈下降趋势,A、D错误,C正确。未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出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B错误。故选C。
7.A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
8. C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9.A 根据材料可知,图示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人口合理容量,所以甲因素应代表资源环境承载力。
10.B 乙因素会影响人们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应代表科学技术;丙受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消费水平和分配方式,某地区的开放程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因素的影响,结合选项可以判断丙表示人口合理容量。故选B。
11.B 某地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越高,其人口合理容量越小,B正确,A、C错误。一般来说,平均分配资源和财富的社会,比资源、财富高度集中的社会人口合理容量大得多,D错误。故选B。
12.C 阿拉斯加位于高纬地区,气候寒冷。从图中安克雷奇市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市纬度较低,沿岸有暖流经过,气候较温暖。位于地势较低的港口地区,交通便利。
13.A 自然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14.A 读图可知,t1时期纯自然状态提供的物资可养活人口可达2 000人,①正确;t2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源得以开发、农产品产量增加,因而环境承载力提高,②正确;t3时期,实际人口数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力,生存危机严重,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③错误;t4时期该岛屿的生态环境仅优于t3时期,④错误。故选A。
15.D 人口数量可以适当超出环境承载力,或与环境承载力持平,A错误;人口数量的变化既受环境承载力制约,又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B错误;环境承载力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较大,C错误;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16.(1)人口老龄化 性别比失调
(2)特点:我国不同地区的无生育政策意愿子女数均大于有生育政策意愿子女数;城市的意愿生育子女平均数最少,农村的意愿生育子女平均数最多。影响因素:传统文化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等。
(3)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保障负担日益加重、基本医疗保险支出高速增长等,我们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国情。
(4)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变生育观念;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子女出生前的性别鉴定。
(5)有利于缓解老龄化问题,同时也可平衡性别比问题。
【分析】
第(1)题,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了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调问题。第(2)题,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不同地区意愿生育子女平均数存在城乡差别,主要是由于文化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的。第(3)题,从老龄人口的养老、社会服务等方面分析问题及应对措施。第(4)题,性别比失调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观念、社会养老体制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从社会养老体制、文化教育以及人口政策方面分析措施。第(5)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缓解上述老龄化及性别比失调问题。
17. (1)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
(2)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增多等。
(3)①加大经济和科技投入;②控制污染,保护环境;③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④加强地区之间的资源调配等。
(4)判断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应考虑该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自然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压力指数较小,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等方面说明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第(2)题,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较大,说明西藏的人口容量在减小,人口容量的减小说明西藏的生产能力在减小,消费水平在提高,分析西藏生产能力减小的原因即可。第(3)题,结合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分析即可。第(4)题,分析一个地区人口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协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