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B.北方内迁的游牧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C.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D.巨鹿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混乱
3.(2022·陕西汉中·七年级期末)公元383年,东晋成功击败苻坚亲自率领的87万大军,使得苻坚“一举消灭东晋,将南北地区统一起来”的理想破灭,也使东晋的统治得到稳定。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战争是( )
A.漠北战役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4.(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对这一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
A.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B.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前秦和西晋
C.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一了北方 D.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世纪后期
5.(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与如图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A.黄巾起义 B.官渡之战 C.八王之乱 D.淝水之战
6.(2022·陕西渭南·七年级期末)“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
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为“南朝”
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D.这一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7.(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8.(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下列是某单元的部分课题目录,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9.(2022·陕西渭南·七年级期末)如下图是河南巩县石窟寺的壁画《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皇帝和大小官员都穿着汉族服饰。这反映出( )
A.鲜卑族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
B.北魏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C.北魏孝文帝改革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的成果
D.民族隔阂与偏见完全消除
10.(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假如你回到公元498年的北魏,下列现象中,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族的服装
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
D.一位姓元的鲜卑贵族正在学习汉族的礼法
11.(2022·陕西西安·七年级期末)五世纪前后,鲜卑族普遍改用汉姓(如表),这种现象反映( )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乙游 叔孙 勿忸于 于
丘穆陵 穆 尉迟 尉
A.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B.北方出现民族交融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明交往 D.东晋在淝水之战获胜稳定了社会秩序
12.(2022·陕西汉中·七年级期末)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前进的不歇动力,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B.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C.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13.(2022·陕西·铜川阳光中学七年级期末)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人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这些措施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14.(2022·陕西渭南·七年级期末)“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孝文卓尔不群,迁都……衣冠号令,华夏同风”。材料所述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都改变了社会生产关系 B.都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都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 D.都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
15.(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到晋惠帝在位时皇族内部爆发了“________”,西晋从此衰落。383年,前秦政权进攻东晋,双方经过________(战役)的较量后获胜的东晋取得了暂时的稳定。
16.(2022·陕西渭南·七年级期末)______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取胜,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______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17.(2022·陕西渭南·七年级期末)“八王之乱”使西晋走向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______高潮。 ______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18.(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都江堰是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_父子主持修建的: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19.(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______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439年,______(政权)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0.(2022·陕西汉中·七年级期末)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 ______(政权)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439年,______(政权)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1.(2022·陕西西安·七年级期末)439年,______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______即位后,将都城迁到洛阳,立志推行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22.(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________;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
23.(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______,史称西汉;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494年迁都______,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24.(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北方地区民族的______交流与______,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______文化和______文化,并为______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5.(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请写出相应的战役名称
①战国后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国的战役是______
②秦末,项羽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______
③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______
④出现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战役是______
26.(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椅子、方凳等坐具引入内地,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27.(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末年,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同乡同里的人也往往随着大户南逃。随从一户大地主南逃的往往有千余家,人口达到数万之多。有的逃到广陵(今江苏扬州),有的逃到京口(今镇江)以南。
——摘编自雷海宗《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某战役基本信息表
时间 383年
地点 今安徽瓦埠湖一带
兵力 前秦:90万 东晋:8.5万
结果 东晋取胜,前秦战败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丘穆陵 穆 尉迟 尉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晋末年出现的哪一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3)材料三图示北魏孝文帝迁都于哪一城市?根据材料三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汉姓的目的。
28.(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图中哪一政权在230年派将军率万人乘船队到达夷洲?(写字母)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于哪一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北魏哪位皇帝在位时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的影响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29.(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摘编自郭物《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材料二∶东晋南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永嘉叛乱对南方影响比较小,而且给方送来了大批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东晋以后,南方相对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快,国家对手工业的控制有所放松,这些都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唐魏征《隋书》卷三十一解读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鲜卑族的落后文化与中原的先进文化相结合,卓有成效。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交通网络"的名称,并概括这一"交通网络"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晋南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30.(2022·陕西渭南·七年级期末)某校七年级(3)班的同学正在以“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交融”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让我们也参加进来吧。
【史料解读——江南变迁】
材料一:(西汉时)江南地区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史记》中描述的西汉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图示解读——民族迁徙】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
(2)图1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
(3)图2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此现象为什么会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四:如图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胡人牛耕图》,内迁的少数民族和汉族错居杂处,开始过上定居生活。他们向汉族学习农业技术,逐渐从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
(4)材料四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什么现象?
材料五: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摘编自《魏书》
(5)材料五中的“魏主”是谁?他决定“光宅中原”,将都城迁到哪里?
材料六:魏主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摘编自《资治通鉴》
(6)材料五、六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7)请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31.(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综合探究。改革与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被誉为“法家先驱”“春秋第一相”。在他执掌国政期间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1)材料一中“春秋第一相”管仲辅佐了哪位诸侯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根据材料回答这位诸侯能够成为春秋首位霸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农业技术的创新,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性质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2)上图是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春秋战国时期文物,分别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哪两项重要技术?
材料三 据《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战国时代秦国的农民,你会对变法措施中的哪一项最感兴趣?
材料四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4)商鞅个人的命运结局很悲惨,但是商鞅变法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结论。
材料五 制度创新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5)材料五所示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在地方实行什么管理制度?
材料六 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于公元494年将都城迁到洛阳,之后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使胡汉之别的观念进一步淡化等,同时也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材料七 这三幅图画均摹绘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表现的是南北朝时期被汉族人使用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
(6)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他”改革的主要内容。
(7)材料六中的这场改革与材料七所代表的现象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8)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2.(2022·陕西·澄城县城关中学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从东汉后期开始,北方、西北方大批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与汉族杂居,西晋时人数达几十万,出现了“关中之人,戎狄居半”的局面。当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起政权之后,推行汉化政策就成了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说:“我们国家兴起于北方,现在定都于平城。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要在此地开展变法改革,一定很难。崤山和函谷关是帝王的房屋,黄河洛水是帝王的家中,所以朕要大规模迁都,一统中原。”
材料三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摘编自《魏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行“汉化政策”的比较典型的两个少数民族。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项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原因。并探究其影响。
33.(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民族交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某校七年级(2)班正在进行有关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材料一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位置代表哪个少数民族?西晋统治者是如何压迫内迁各族的?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为什么要厉行改革?材料中体现的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还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的两幅图片,谈一谈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与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4.(2022·陕西·铜川阳光中学七年级期末)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结合材料一你可以看出商鞅具有什么精神?你认为材料一中“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材料二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材料四 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罢免),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4)材料四反映了孝文帝在位期间哪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北语”和“正音”分别指什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政策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35.(2022·陕西汉中·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事实证明,秦国的发展完全符合秦孝公和商鞅为之规划的发展轨迹。通过把秦国绑到战车上,商鞅把诸侯眼中的“夷狄之邦”改造成了诸侯谈之色变的“虎狼之国”。
——摘自张俊伟《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
材料二: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下令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时需让出一半的疆土和人民,分给其余兄弟。这样数代之后,王国不断变小。同时,严惩违法违纪的诸侯王,例如,淮南王、齐王、燕王都是因为过失而被取消封国。这样到西汉灭亡,即使还有一些很小的王国,也不复诸侯王的本来样子。
——摘编自《从“郡国并行”到“海内皆郡县”》
材料三: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鲜卑族入主中原时还处于游牧时代。进入中原后,由于受到先进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开始向封建制转化。鲜卑族对其他民族残酷的统治,激起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不断起义;随着北魏的发展,在鲜卑统治集团内部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北魏政权矛盾重重。
——摘编自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
(1)材料一中“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势力膨胀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36.(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以“民族关系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对比说变化】
材料一:
(1)对比秦朝形势图与西汉形势图,指出我国疆域具体有何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流动谈变迁】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中的图片,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方向呈现的特点。材料二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方民众的南下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改革促发展】
材料三:“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并归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民族关系发展与国家统一关系的认识?
37.(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内地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材料二:南朝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已经较北方经济活跃与发达。经过南方人与流徙到南方的徙民们的共同努力,南朝经济在曲折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政府的鼓励下,人们开荒围湖,使得土地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再加上从北方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推动,南方地区一些较为原始的山野川泽也被开发出来。
——摘编自《从南朝民歌探析南朝的经济发展》
材料三:孝文帝与世家大族建立姻亲关系,为其弟聘娶中原汉族世家女为妻。六位弟弟的王妃中除了穆明乐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一外,其余不是出自荥阳郑氏、范阳罗氏,便是出自陇西李氏,均为汉族世家。
——摘编自《从北魏社会制度演变看中华文化一体化进程》
(1)材料一中的“这条商路”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条商路”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朝时期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产生的影响。
38.(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首先称霸的?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改革?材料中包含哪两项内容?结合所写知识指出哪一条有利于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三反映了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一至材料三,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9.(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期末)李老师围绕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制作简图——梳理历史时序】
(1)填写下图中空缺处的内容,并据此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
任务二【列表对比一一分析历史原因】
(2)完成下表。从结果看,影响战役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作用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和袁绍 ①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② 曹操以多败少 ③
④ 383年 前秦和东晋 东晋以少胜多 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影响因素: 任务三【阅读材料一一进行历史解释】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孝文帝推行了哪些措施使鲜卑族“整体汉化”?(不少于四点)
(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4世纪后期)前秦苻坚率领大军进攻东晋,晋军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大败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D项符合题意;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著名战役是巨鹿之战,排除A项;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排除B项;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383年在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D符合题意;ABC项表述与史实相吻合,排除,故选择B。
3.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战役是指淝水之战,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士兵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淝水之战使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D项正确;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兵出击匈奴,取得最终胜利,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排除A项;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排除B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中,东晋以8万军队打败了前秦80多万兵力,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成就,A项正确;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交战双方是前秦和东晋;前秦在战前统一了北方,但惨败后政权土崩瓦解;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5.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东晋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的战争,符合题意,D项正确;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运动,与东晋无关,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与东晋无关,排除B项;八王之乱是西晋内乱,与东晋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解析】据材料“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可知,这是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国家分裂割据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为“南朝”,与材料反映的历史相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439年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合称为“五胡”,他们所建立的十六个政权合称为十六国;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探究的主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此时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故B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8.D
【解析】根据目录“三国鼎立”“西晋”“北魏”等可知,图片目录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中国的历程,其余时间都是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加速了不同民族的迁徙,各民族人民生活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更是加快了北方的民族融合。由此可以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符合题意;目录没有涉及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A不符合题意;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B不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在秦汉时期,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归纳这一时期历史特点。
9.C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局部),图中所有人物的着装均是宽衣大袖,与其传统民族服饰截然不同,男女皆着汉人服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服饰发生了的变化是鲜卑族人流行穿汉服,这种变化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密切相关,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穿汉服、还有改汉姓、说汉话等。北魏孝文帝的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彼此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鲜卑族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排除A项;图片内容没有体现北魏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排除B项;民族隔阂与偏见完全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因此498年不可能看到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B项正确;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迁都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因此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族的服装,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孝文帝改革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因此会看到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孝文帝改革规定改鲜卑姓为汉姓,拓跋改姓为元,因此会看到一位姓元的鲜卑贵族正在学习汉族的礼法,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项。
11.B
【解析】根据题干“五世纪前后,鲜卑族普遍改用汉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如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B项正确;“五世纪前后,鲜卑族普遍改用汉姓”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发生在黄河流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东晋淝水之战后稳定了社会秩序都在南方,排除AD项;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在西汉,排除C项。故选B项。
12.B
【解析】任何一场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潮流,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B项正确;AC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解析】根据材料“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虽、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表明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故A正确;依据所学知识,门阀制度开始产生于魏晋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十六国和北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多采取汉制进行统治,但材料无法体现这些措施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基础,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孝文帝改革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结合所学,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也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材料不能体现孝文帝的改革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故D项错误。
14.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都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项正确;AB项只符合前者,排除;D项只符合后者,排除。故选C项。
15. 八王之乱。 淝水之战。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到晋惠帝在位时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383年,前秦政权进攻东晋,双方经过淝水之战的较量后获胜的东晋取得了暂时的稳定。
16. 200 前秦
【解析】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在官渡展开决战。战争之前,袁绍拥兵十万,曹操却只有三四万,袁绍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但他却因此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曹操虽然兵力上处劣势,但他派兵袭击了袁军的囤粮处,烧掉其全部粮草。袁军没了粮草,军心动摇,曹军乘机发动进攻,袁绍只能自食其果,败逃河北了。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由于战争的失败导致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的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17. 人口迁徙 淝水之战
【解析】据所学可知,“八王之乱”使西晋走向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18. 李冰 前秦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19. 东汉 北魏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0. 前秦 北魏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439年,北魏(政权)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故答案为: 前秦;北魏。
21. 北魏 孝文帝(拓跋宏)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各民族共同生活,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将都城迁到洛阳,立志推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故答案为: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22. 南朝 鲜卑族
【解析】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鲜卑族。答案:①南朝 ②鲜卑族
23. 长安 洛阳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还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故①长安 ②洛阳。
24. 交往 交融 物质 精神 隋唐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5.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国,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8年的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苹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术皆兵”,淝水阵前清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人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6.原因: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影响: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丰富了汉族生活。
目的: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椅子、方凳等坐具引入内地,对汉族的发展具有的影响是: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丰富了汉族生活。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27.(1)现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原因: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2)战役:淝水之战。
(3)城市:洛阳。目的: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可知,“西晋末年,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同乡同里的人也往往随着大户南逃。”体现了人口南迁的现象。根据所学可知,西晋末年出现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是北方的战乱,如八王之乱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打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
根据表格可知,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役是淝水之战。
(3)
根据图示可知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签到了洛阳。根据所学可知,改汉姓的是为了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8.(1)赤壁之战;C;229年。
(2)鲜卑族;北魏孝文帝;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民族融合和政权并立。
【分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东吴政权在230年派将军率万人乘船队到达夷洲,对应图中C。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于229年。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迁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在位时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民族融合和政权并立。
29.(1)名称∶丝绸之路;作用: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原因:永嘉叛乱对南方影响比较小;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送来了大批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快;国家对手工业的控制有所放松。
(3)措施: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1)根据材料“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结合所学可知,“交通网络”的名称是丝绸之路。根据材料“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可见,丝绸之路的作用是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永嘉叛乱对南方影响比较小,而且给方送来了大批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东晋以后,南方相对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快,国家对手工业的控制有所放松,这些都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归纳东晋南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永嘉叛乱对南方影响比较小;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送来了大批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快;国家对手工业的控制有所放松。
(3)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0.(1)不同:《史记》中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商品贸易很不发达。《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其他答案意思相近也可)
(2)现象: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积极意义:促进了内迁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交融。
(3)现象: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4)现象:民族大交融。
(5)“魏主”:孝文帝。都城:洛阳。
(6)作用:促进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7)特征: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经济发展。(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不同:根据“江南地区辽阔而人烟稀少”“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得出《史记》中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商品贸易很不发达。根据“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得出《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
(2)现象:由图1看出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积极意义:根据所学可知,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促进了内迁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交融。
(3)现象:由图2看出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原因: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等方面进行总结。
(4)现象:根据“内迁的少数民族和汉族错居杂处,开始过上定居生活。他们向汉族学习农业技术”,分析得出民族大交融。
(5)根据“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魏主”即孝文帝,主张迁都到洛阳。
(6)作用:材料五、六分别反映的都是孝文帝改革的迁都洛阳、汉化措施,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7)特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经济发展。
31.(1)齐桓公;他任用管仲积极进行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国家实力强大,因而在春秋时期率先称霸。
(2)分别代表了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3)建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深远。农民最感兴趣的是: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4)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5)创立于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6)他是北魏孝文帝;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推行汉化措施。
(7)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是推动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重要原因;孝文帝改革进一步推动北方地区民族交融。
(8)改革与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分析】(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春秋第一相”管仲辅佐了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积极进行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国家实力强大,因而在春秋时期率先称霸。
(2)
根据材料二文字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春秋战国时期文物,分别代表了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封建生产关系。
(3)
根据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根据材料“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最感兴趣的是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5)
根据材料五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
(6)
根据材料“公元494年将都城迁到洛阳……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使胡汉之别的观念进一步淡化等,同时也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7)
根据材料六及材料七三幅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是推动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重要原因;孝文帝改革进一步推动北方地区民族交融。
(8)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改革与发展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改革与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32.(1)氐族、鲜卑族。(其他符合题意亦可)
(2)措施:①迁都;②说汉话。
成效: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原因:①各民族错居杂处;②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推动;③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汉化政策”的比较典型的两个少数民族是氐族、鲜卑族,前者建立的前秦政权推行汉化政策,后者建立的北魏政权推行汉化政策。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朕要大规模迁都,一统中原”得出迁都,根据材料三“(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得出说汉话。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效是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第一问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原因,据材料一“北方、西北方大批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与汉族杂居”“关中之人,戎狄居半”得出各民族错居杂处;据材料一“当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起政权之后,推行汉化政策就成了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得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推动;再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第二问探究其影响,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可得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促进了民族认同,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33.(1)氐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激起内迁各族的反抗,起兵反晋。
(2)原因:巩固统治、鲜卑旧俗仍大量存在;措施: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其他措施: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烟。
(3)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1)
根据材料一“《西晋少数民族内迁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A处是氐族生活区;根据所学可从西晋统治者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来回答西晋统治者是如何压迫内迁各族的。造成了的后果是激起内迁各族的反抗,起兵反晋。
(2)
原因:根据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结合所学可从巩固统治、鲜卑旧俗大量存在等方面来概括孝文帝为厉行改革的原因。措施:根据材料“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可知体现的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是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根据所学列举出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还有: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烟等。
(3)
根据材料三图1“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品图”,结合所学可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回答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与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的意义。
34.(1)创新精神;正确;理由:因为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只有不断的改革社会才能不断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2)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学习汉语;“北语”指鲜卑语,“正音”指的是汉语;孝文帝学习中原文明,促进民族交融的改革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字、服饰和风俗习惯上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得汉族的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逐渐融入到了汉族的文化之中。
【解析】(1)
精神:根据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可得出商鞅具有创新精神。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意思是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因为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只有不断的改革社会才能不断的发展。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
根据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可得出商鞅采取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提高军事实力,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4)
措施:根据材料四“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可得出是孝文帝改革学习汉语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北语”指鲜卑语,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正音”指的是汉语;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孝文帝学习中原文明,促进民族交融的改革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字、服饰和风俗习惯上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得汉族的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逐渐融入到了汉族的文化之中。
35.(1)鼓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使秦国的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颁布推恩令。
(3)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民族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1)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军事上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 了基础。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
根据材料“进入中原后,由于受到先进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开始向封建制转化。鲜卑族对其他民族残酷的统治,激起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不断起义;随着北魏的发展,在鲜卑统治集团内部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北魏政权矛盾重重。”分析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民族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6.(1)图二比图一增加了西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2)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推进,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往江南地区。北方战乱,江南社会秩序较安定,所以大量人民为躲避战乱,从北方逃往南方。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3)说汉话。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民族融合、民族和睦是主流。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而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解析】(1)对比秦朝形势图和西汉形势图可知西汉时增加了西域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而汉宣帝时期设立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地区。
(2)依据材料二图片和文字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方向呈现的特点是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而北方中原汉族大量南迁。依据材料文字“他们彼此征战……为躲避战乱……”可知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南下。北方民众的南下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充实了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3)依据材料三“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可知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说汉话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属于一场少数民族推行汉化政策或封建化的改革,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是民族融合、民族和睦是主流。结合所学知识,民族关系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两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37.(1)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2)人民的辛苦劳动,政府的鼓励,北方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建康。
(3)和汉族通婚;加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
【分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可知,这就是丝绸之路,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经过南方人与流徙到南方的徙民们的共同努力,南朝经济在曲折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人民的辛苦劳动;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在政府的鼓励下,人们开荒围湖”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政府的鼓励;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再加上从北方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推动,南方地区一些较为原始的山野川泽也被开发出来”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北方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根据所学可知,南朝时期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建康。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六位弟弟的王妃、出自荥阳郑氏、范阳罗氏,便是出自陇西李氏,均为汉族世家”可知,这体现的措施是,和汉族通婚;改革加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
38.(1)齐桓公;管仲。
(2)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奖励生产;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3)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改汉姓;影响:促进民族融合。
(4)改革能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力提升;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霸诸侯”的国君是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根据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材料中包含推行县制,奖励生产这两项内容。商鞅变法的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利于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3)根据材料三“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材料三“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采用汉姓;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4)根据材料一至材料三,我对改革的认识有:改革能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力提升;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等。
39.(1)①魏②西晋③东晋;政权分立。
(2)①曾操以少胜多②曹操和孙刘联军③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④淝水之战;正确的战略战术(战争领导者的态度;自然条件的影响等等)。
(3)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等。(四点即可)
(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分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220年,曹丕建立魏,265年,司马炎灭亡曹魏;265年,司马炎灭亡曹魏建立西晋,316年,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420年,东晋灭亡;这体现了政权分立。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可知,200年,发生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208年,发生赤壁之战,交点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曹操失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383年,发生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根据所学可知,影响战役胜负的因素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战争领导者的态度,自然条件的影响等等。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这些措施促进了汉化。
(4)
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