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案
课题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章 3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学重点】 1、动、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2、认识和使用显微镜;3、临时装片的制作。
【教学难点】 1、有关细胞结构的基本概念,如线粒体、叶绿体等;2、使用显微镜;3、临时装片的制作。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装片时,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________,是为了_______________。2.盖盖玻片时,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端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碘液的作用是_______。细胞染色最深的部分是__________。4.制作洋葱表面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的是____________。5.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动物细胞细胞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7.动物细胞细胞质中有________体。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都是在__________中完成的。8.细胞核能__________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核内有__________物质。9.植物体细胞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作用是__________。各种植物细胞都有一定的形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11.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主要是__________的作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在显微镜下_________(容易,不容易)看到。12.细胞膜和细胞质都有__________作用。1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_______体、_______体和_______泡。植物的水分、色素、糖分、苦酸味物质等一般在_______中。1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_______。1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_____(是,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17.线粒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绿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8.动、植物细胞都存在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19.细胞中的______和______都能进行能量转换。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动物细胞的能量转器是____________。20.细胞最早由______发现,但他看到的是细胞的______。2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生理盐水的作用是____;用___染色。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入碘液后,细胞内被染成深色的结构是______,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22.____和____对细胞都有保护作用。植物细胞的____在显微镜下不易看到。23.“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植物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而有害物质不能进入”都是细胞的______起了作用;各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形态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的作用。24.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失水时发现,植物细胞不如动物细胞收缩得那么显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5.遗传物质在细胞的______中。“种豆得豆”与细胞的______结构有关。26.在植物细胞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序号,_____填写名称) (1)要将图乙中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图甲中[________]后,物像清晰,为使视野亮度适宜,应使用大光圈和________面镜。 (3)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功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 说明污点在________上。 (4)图丙中,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________、[⑤]________。 (5)细胞结构中,[②]________能控制物质进出,[④]_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 (6)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保持细胞形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要想观察到细胞核,需要用________ 染色。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关于显微镜的使用,下列操作与目的相符合的是( ) A.转换遮光器——调节物像的大小B.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C.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D.将玻片标本向上方移动一一使视野中的物像向上方移动2.小丽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她的下列操作中,对判断污点所在位置没有帮助的是( ) A.转动目镜 B.移动玻片 C.转动物镜 D.转动反光镜3.下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B.由②到⑤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对光等步骤C.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D.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4.光学显微镜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其作用是(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线多少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物像清晰度5.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闭上或用手遮挡B.若将左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标本C.下降镜筒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D.转换高倍镜时,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粗准焦螺旋6.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7.下列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B.步骤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C.步骤 ,在盖玻片一端滴加的液体是碘液D.步骤 如果操作不规范容易产生气泡8.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②①⑤ 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③④①⑤9.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会往右移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C.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D.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10.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A.①→②→③→④ B.③→①→②C.⑤→④→③→② D.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答案】1.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避免产生气泡
3.染色 细胞核
4.清水
5.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6.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7.线粒 细胞质
8.控制 遗传
9.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10.支持和保护 细胞壁的作用
1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膜 不容易
12.保护
13.线粒 叶绿 液 液泡
14.细胞膜
15.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线粒体
16.不是
17.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18.线粒体
19.线粒体 叶绿体 叶绿体和线粒体 线粒体
20.罗伯特·虎克 细胞壁
21.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碘液 细胞核 染色体
2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23.细胞膜 细胞壁
24.有细胞壁的支撑
25.细胞核 细胞核
26.细胞壁
合作探究:
【答案】(1)左(2)②;凹(3)物镜(4)叶绿体;液泡(5)细胞膜;细胞核(6)生理盐水;碘液
课堂练习:
1、B 2、D 3、A 4、B 5、B 6、C 7、B 8、A 9、C 10、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