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过关】
1.(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 D.牛顿
【解析】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项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
C.笛卡尔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故C项不符合题意;
D.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是第一个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也不是第一个提出惯性的科学家,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2.(2021-2022学年山西省长治二中高一(上)期末)下列关于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C.笛卡尔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解析】 A.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理想模型法,选项A错误;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采用了微元法,选项B错误;
C.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C错误;
D.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选项D正确。故选D。
【答案】 D
3.(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上)期末)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了火箭上所有的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的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呢?”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若不计天体对火箭的引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
【解析】 A.汤姆说:“你们关闭了所有推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火箭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由题意知,宇航员说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飞船向前运动,真实意思是根据伽利略的理论,“火箭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而不是伽俐略用力推动着火箭向前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
4.(2021-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的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
D.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维持它运动
【解析】 A.因为在生活中,找不到不受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验证,不是实验定律,故A错误;
B.物体不受力时,可以静止,也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惯性的大小,反映着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物体的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故C正确;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外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选C。
【答案】 C
5.(2021-2022学年宁夏吴忠中学高一(上)期末)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B.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解析】 ACD.因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受力、运动速度大小都无关,故ACD错误;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指的是能够保持原有状态的一种性质,故B正确。故选B。
【答案】 B
6.(2021-2022学年银川一中高一(上)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位移都是理想化模型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发现的规律
C.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D.伽利略利用了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解析】 A.质点是理想化模型、位移不是理想模型,选项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得而出的规律,即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
C.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选项C错误;
D.伽利略利用了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选项D正确。故选D。
【答案】 D
7.(多选)(2021-2022学年湖南省名校联盟高一(上)期末)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集体智慧的成果。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物体的惯性大小与其受力的大小无关
C.物体的质量改变,其惯性就会改变 D.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解析】 AB.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也无关,A错误B正确;
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物体的质量改变,其惯性就会改变,C正确;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错误。故选BC。
【答案】 BC
8.(多选)(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上)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在实验室中用实验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就有惯性
【解析】 A.牛顿第一定律是反映物体在不受外力情况下所遵循的规律,而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则无法用实验完成,故A错误;
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正确;
C.惯性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物体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故C错误;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就有惯性,故D正确;故选BD。
【答案】 BD
9.(2021-2022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月考)牛顿第一定律是几代思想家、科学家不断追求力与运动之间本质关系的重要成果。以“滑冰运动员用力就运动,不用力就会慢慢停下来”这一现象为例,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根据日常经验,强调了明显外力(如:人力)对运动的影响,但忽视了摩擦因素
B.伽利略发现了隐藏的摩擦因素对运动的影响,并通过理想实验逻辑推理,得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滑冰运动员不用力还能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的原因
D.笛卡尔将物体之间复杂多样的各种相互作用抽象成为“力”
【解析】 A.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说明他强调了明显外力(如:人力)对运动的影响,但忽视了摩擦因素,A正确;
B.伽利略发现了隐藏的摩擦因素对运动的影响,并通过理想实验逻辑推理,得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B正确;
C.滑冰运动员不用力还能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的原因,C正确;
D.无论亚里士多德、伽利略还是笛卡尔都没有建立力的概念,牛顿将物体间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抽象为“力”,为提出牛顿第一定律而确立了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答案】 D
10.(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的结论
B.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如果物体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A.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的结论,所以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是惯性的大小的唯一量度,所以B错误;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所以C正确;
D.如果物体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D错误;故选C。
【答案】 C
11.(2021-2022学年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一(上)期末)教科书中这样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其中最后一个“状态”是指物体的___________;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具有___________。
【解析】 [1][2] 教科书中这样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其中最后一个“状态”是指物体的速度;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答案】 ①速度 ②惯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能力提升】
1.(多选)(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上)期末)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
C.伽利略斜面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是速度和时间
D.伽利略斜面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时间
【解析】 A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A错误、B正确;
CD.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通过测量位移与所用时间平方的比值是否保持不变,来判断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伽利略斜面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时间,C错误、D正确。故选BD。
【答案】 BD
2.(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二中高一(上)期末)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过程,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通过对小球在斜面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图甲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以减小小球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C.图乙中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图乙中在左侧斜面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可运动到比释放点更高的位置
【解析】 AB.伽利略设想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而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就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时,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得多,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得出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A正确,B错误。
C.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图乙中在左侧斜面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可运动到与释放点等高的位置,选项D错误。故选A。
【答案】 A
3.(2021-2022学年宁夏平罗中学高一(上)期末)据媒体报道,2019年10月15日到17日,俄罗斯举行了代号为“雷霆-2019”的军事大演习。演习期间俄军发射了两种导弹A和B,导弹A的飞行速度比导弹B的飞行速度大,但其质量比导弹B的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弹B的惯性比导弹A的惯性大
B.导弹B的运动状态比导弹A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C.静止在发射架上时,两导弹的惯性相同
D.导弹A、B的惯性大小与它们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有关
【解析】 物体惯性大小仅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速度无关,故A正确,BCD。故选A。
【答案】 A
4.(2021-2022学年宁夏平罗中学高一(上)期末)关于物理方法和物理学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核心在于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质点的引入就应用了这种方法
B.在极短的位移中,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看成它在此位置的瞬时速度,这利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化为若干小区间,认为每一小区间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利用这种方法,可通过计算图像与轴所围的面积大小得出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D.伽利略创造了将实际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理想实验法,并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 A.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核心在于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质点的引入就应用了这种方法,A正确;
B.在极短的位移中,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看成它在此位置的瞬时速度,这利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正确;
C.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化为若干小区间,认为每一小区间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利用这种方法,可通过计算图像与轴所围的面积大小得出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C正确;
D.伽利略创造了将实际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提出的,D错误。本题选错误项,故选D。
【答案】 D
5.(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B.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C.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不易变化
D.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析】 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抛掉副油箱,目的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故选D。
【答案】 D
6.(2021-2022学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它的速度也不一定为零
B.两个共点力F1、F2的夹角θ保持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减小,合力就一定减小
C.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D.牛顿三大运动定律都是实验定律,均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解析】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它的速度也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合力不等于零,速度先不等于零,到等于零,再不等于零,A正确;
B.例如,F1=6N向南,F2=5N向北,F2减小,合力增大,B错误;
C.惯性与速度无关,C错误;
D.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D错误。故选A。
【答案】 A
7.(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图示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难以刹车
B.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C.该限速值约为
D.限速值是指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解析】 A.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A错误;
B.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初速度越大,刹车时加速度一定时,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B正确;
C.根据,该限速值约为,C错误;
D.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指的是限制的瞬时速度,D错误。故选B。
【答案】 B
8.(2021-2022学年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末)现代可以通过频闪照片来重现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球,同时启动快门进行拍摄,频闪周期为,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斜面倾角直至斜面竖直,若忽略一切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①中,小球的影像最多,说明小球通过斜面的时间最长
B.实验②③④中,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C.通过测量实验中相邻小球间的距离,可以判断小球是否做匀加速运动
D.通过测量实验中每个小球距离斜面项端的距离,可以判断小球是否做匀加速运动
【解析】 A.应每相邻两张影响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实验①中,影像最多,说明小球通过斜面的时间越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②③④中,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但时间不同,则平均速度大小不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通过测量实验中相邻小球间的距离,通过比较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否等于定值,就可以判断小球是否做匀加速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通过测量实验中每个小球距离斜面项端的距离,通过看距离是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就可以判断小球是否做匀加速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
9.(多选)(2021-2022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一(上)期末)下面是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反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解析】 平衡状态即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x-t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A表示物体静止,BC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D表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ABC。
【答案】 A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过关】
1.(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 D.牛顿
2.(2021-2022学年山西省长治二中高一(上)期末)下列关于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C.笛卡尔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3.(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上)期末)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了火箭上所有的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的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呢?”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若不计天体对火箭的引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
4.(2021-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的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
D.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外力维持它运动
5.(2021-2022学年宁夏吴忠中学高一(上)期末)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B.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6.(2021-2022学年银川一中高一(上)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位移都是理想化模型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发现的规律
C.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D.伽利略利用了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7.(多选)(2021-2022学年湖南省名校联盟高一(上)期末)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集体智慧的成果。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物体的惯性大小与其受力的大小无关
C.物体的质量改变,其惯性就会改变 D.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8.(多选)(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一(上)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在实验室中用实验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就有惯性
9.(2021-2022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月考)牛顿第一定律是几代思想家、科学家不断追求力与运动之间本质关系的重要成果。以“滑冰运动员用力就运动,不用力就会慢慢停下来”这一现象为例,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根据日常经验,强调了明显外力(如:人力)对运动的影响,但忽视了摩擦因素
B.伽利略发现了隐藏的摩擦因素对运动的影响,并通过理想实验逻辑推理,得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滑冰运动员不用力还能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的原因
D.笛卡尔将物体之间复杂多样的各种相互作用抽象成为“力”
10.(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上)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的结论
B.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如果物体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11.(2021-2022学年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一(上)期末)教科书中这样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其中最后一个“状态”是指物体的___________;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具有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能力提升】
1.(多选)(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上)期末)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
C.伽利略斜面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是速度和时间
D.伽利略斜面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时间
2.(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二中高一(上)期末)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过程,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通过对小球在斜面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图甲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以减小小球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C.图乙中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图乙中在左侧斜面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可运动到比释放点更高的位置
3.(2021-2022学年宁夏平罗中学高一(上)期末)据媒体报道,2019年10月15日到17日,俄罗斯举行了代号为“雷霆-2019”的军事大演习。演习期间俄军发射了两种导弹A和B,导弹A的飞行速度比导弹B的飞行速度大,但其质量比导弹B的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弹B的惯性比导弹A的惯性大
B.导弹B的运动状态比导弹A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C.静止在发射架上时,两导弹的惯性相同
D.导弹A、B的惯性大小与它们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有关
4.(2021-2022学年宁夏平罗中学高一(上)期末)关于物理方法和物理学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核心在于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质点的引入就应用了这种方法
B.在极短的位移中,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看成它在此位置的瞬时速度,这利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化为若干小区间,认为每一小区间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利用这种方法,可通过计算图像与轴所围的面积大小得出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D.伽利略创造了将实际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理想实验法,并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5.(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B.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C.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不易变化
D.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6.(2021-2022学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它的速度也不一定为零
B.两个共点力F1、F2的夹角θ保持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减小,合力就一定减小
C.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D.牛顿三大运动定律都是实验定律,均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7.(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图示为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难以刹车
B.汽车限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刹车距离越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C.该限速值约为
D.限速值是指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8.(2021-2022学年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末)现代可以通过频闪照片来重现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球,同时启动快门进行拍摄,频闪周期为,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斜面倾角直至斜面竖直,若忽略一切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①中,小球的影像最多,说明小球通过斜面的时间最长
B.实验②③④中,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C.通过测量实验中相邻小球间的距离,可以判断小球是否做匀加速运动
D.通过测量实验中每个小球距离斜面项端的距离,可以判断小球是否做匀加速运动
9.(多选)(2021-2022学年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一(上)期末)下面是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反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