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必修二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提升题(有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面我国四大地区划分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
中部地区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例,而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下列关于四大地区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能力较强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强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
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下表示意三省四市的对口合作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对口 合作 的省 辽宁 江苏 对 口 合 作 的市 沈阳 北京
吉林 浙江 大连 上海
黑龙江 广东 长春 天津
哈尔滨 深圳
3. 东部地区最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发展的因素是( )
A. 劳动力 B. 市场 C. 技术 D. 交通
4. 与东部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A. 水资源充足 B. 资金雄厚 C. 发展空间大 D. 民营经济活跃
5. 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的实施
①促进东北地区人口流向东部地区 ②优化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
③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④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现为( )
A.人口众多,城市数量占全国的21%
B.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
C.农业薄弱,但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D.交通便利,长江承东启西,沪瑞、沪蓉接南济北
7.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正确的是( )
①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
②发挥上海、武汉、成都的核心作用,推行新型城镇化
③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④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发挥长三角的龙头作用,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8.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经济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政策支持 ③矿产、能源、水力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9.近年来,长三角与川渝地区物资往来数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黄金水道的作用 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的京沪铁路
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11.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B.上游资源丰富
C.宜宾以下可通航
D.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读下面雄安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雄安新区的建立( )
将促进北京市向外扩张 B. 将促使大量人口迁人北京
C 可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 D. 会削弱浦东新区的竞争力
13. 雄安新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① 交通便捷通畅 ② 生态环境优良
③ 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④ 现有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雄安新区建设后,白洋淀应( )
打造成重要的水上交通线 B. 加强其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功能
C 填成陆地,进行商业开发 D. 让其进一步淤积,开发成农田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完成下列小题.
15.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之间的联系
二、综合题:
16.《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以长江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评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
(2)(综合思维)指出长江三大城市群中先天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人地协调观)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应采取哪些措施?
17.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京津冀彼此相接,联系紧密。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概念。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先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下图为京津冀范围图。
材料二 下表为 2018 年京津冀部分经济对比表。
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三次产业结构
北京 30320亿元 14万元 O.4:18.6:81.0
天津 18810亿元 12万元 0.9:40.5:58.6
河北 36010亿元 4.8万元 9.3:44.5:46.2
(1)运用材料,比较北京与河北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2)张家口和承德是河北省贫困县集中分布的地区,有人说是“限制开发”的结果,请从区域环境角度分析“限制开发”的原因。
(3)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加强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河北和京津应分别采取的措施。
湘教版(2019)必修二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提升题 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较低。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但总体发展水平低于东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2.A 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吸引外资能力较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吸引外资能力较低。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较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3. B 根据表格,与东北地区对口合作的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最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发展的因素是市场,市场需求决定农民种植作物类型、规模,B对。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高,A错。技术、交通利于农业发展,不是决定因素,C、D错。
4. C与东部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是经济水平较低,发展空间大,C对。东部地区的南方省区的水资源充足,A错。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资金雄厚,民营经济活跃,B、D错。
5. B 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的实施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可能流向东北地区,①错。优化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②对。合作推动经济增长,有利于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③对。产业发展,利于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④对。B对,A、C、D错。
6.B 长江经济带人口众多,城市数量超过全国城市数量的1/3,A错;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B正确;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业基础好,C错;读图可知,沪瑞、沪蓉通道也联系东西,D错。故选B。
7.D 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应该是发挥区域优势,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协同发展和东西部互动合作,而非只是提供生态产品,①错,④正确;上海、武汉、重庆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应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的同时,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从而推行新型城镇化,②错;长江经济带应把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③正确;故选D。
8.B 读图可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能源、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能源直接读图可得,川渝地区地势起伏较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大,水力资源丰富);同时,相比而言,川渝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其土地广阔,地租较低,①③正确;两地区政策支持力度差异不大,②错;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更为便利,④错。故选B。
9.D 长三角与川渝地区空间位置较远,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的互补性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缺口大;川渝地区缺乏资金与技术,但资源丰富);同时,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不断凸显,两地区物资往来数量不断增长,①③错,②④正确,故选D。
10.C “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两翼”中的“南翼”是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11.D 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途特别是中下游沿岸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社会经济发达,货流量大,人流量大,对运输需求大。
12.C 雄安新区建立的目的是疏解北京部分非首都功能,不会促使北京市向外扩张。由于部分非首都功能迁往雄安新区,北京市的人口会向雄安新区迁移,不会促使大量人口向北京迁移。雄安新区可以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雄安新区对浦东新区影响不大。
13.A 雄安新区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捷;雄安新区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优良,且发展空间充足,①②④正确。雄安新区资源并不丰富,科技力量薄弱,③错误。
14.B 白洋淀作为湖泊湿地,可以适当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其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功能。白洋淀水域面积小,可以覆盖的服务范围小,不适宜作为水上交通线。将白洋淀填成陆地,进行商业开发,会导致其生态环境的破坏。让其进一步淤积,开发成农田,会丧失白洋淀的生态功能。
15.A 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京津形成在京津冀城市区域发展的双引擎,利于区域发展;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16.(1)有利:长江水运能力大;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运输线路等级高;各种交通运输衔接程度好;经济带走向与长江航运方向一致。
不利:长江中上游地区航道季节变化明显;沿长江东西向铁路不足,影响运力。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发展空间)地势平坦开阔,腹地宽广;(劳动力数量)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移民规模)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大,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
(3)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保意识。
17.(1)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经济水平高:产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的比例极低。河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经济水平低: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例偏高。
(2)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津的北部,多山区,位于河流的上游和冬季风的上风向,张家口和承德大规模工业开发会影响到京津的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所以,几十年间一直限制工业开发。
(3)河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的经济联系。京津:适当分散城市职能,减少区域行政壁垒。
解析:(1)据表格数据,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描述。(2)张家口和承德位于京津的北部,多山区,位于河流的上游,冬季风的上风向;该地区大规模开发工业,会影响到京津的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所以,几十年间一直限制工业开发。(3)河北省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的经济联系;京津地区应适当分散城市职能,减少区域行政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