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 课件 (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 课件 (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21 20:0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钢铁冶炼
取暖
烹调食物
火箭升空
钻木取火
火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森林大火
油库起火
燃烧与灭火(一)
民族实验中学 孟凡静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
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预习前置
练习册118页:
1(1)氧气、发光、发热、氧化反应
(2)可燃性;氧气;着火点
2①可燃物②空气或氧气③着火点
突破1
一、 燃烧的条件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思考】燃烧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
发热的氧化反应。
探究实验一
用镊子分别夹住小石块和木条,试着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现象并互相交流、讨论。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探究实验二
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观察现象并互相交流、讨论。
结论:燃烧需要氧气
探究实验三
用镊子分别夹住小木条和煤块,试着用酒精灯点燃,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解释原因。
结论: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突破2
二、 灭火的原理
生活中常见的灭火
吹蜡烛
熄灭酒精灯
关掉燃气灶
【思考】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够灭火?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可
实践出真知
知能训练一
木条燃烧,如何灭火?
吹灭、放入水槽中
(原理: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现学现用:
木材厂起火、课桌起火了应该怎么办?
知能训练二
酒精燃烧,如何灭火?
大容器盖灭(原理:隔绝氧气)
现学现用:
炒菜的油锅起火了应该怎么办?
家里不慎起火,能否贸然开门?
知能训练三
现学现用:
燃气灶、电器着火,最先做什么?
隔离带
原理:清除可燃物
拓展2
三、 灭火器的使用
1.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
B.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C.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发生燃烧
D.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A
达标检测
2.下列情况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压灭
B.桌面上酒精燃烧-------用湿抹布
C.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D. 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3.木柴燃烧时,常把木柴架空一些,
目的是( )
A.使热量易散失
B.使火柴着火点降低
C.使木柴变成易燃物
D.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
D
归纳总结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
3、燃烧的概念
跟踪练习
练习册118页知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