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
2.读小动物们说的话,了解转折的作用,仿说这样的句子。
3.说出青蛙为卖泥塘一共做了几件事,最后不卖泥塘的原因。
4.分角色表演课文。
二、 教学重点
1.读小动物们说的话,了解转折的作用,仿说这样的句子
2.说出青蛙为卖泥塘一共做了几件事,最后不卖泥塘的原因。
三、 教学难点
1.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几件事,最后不卖泥塘的原因。
2.分角色表演故事。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开头导入
老师绘声绘色讲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二)学习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部分
1.教师举起自制的招牌“卖泥塘喽,卖泥塘”,并吆喝出售。
理解“吆喝”,全班来帮青蛙吆喝吆喝吧。
2.大家看看,我们的吆喝声把谁吸引过来了?让学生自由读这一部份,把老牛说的话用波浪线画下来,把青蛙的想法和做法圈起来。
3.学生汇报
4.师生一起感悟理解“不过”在这里表示的意思(转折)。
5.指名读这个句子,注意要读得很慢,像老人说话那样。
6.春天来了,泥塘的环境会发生变化吗?那什么样子的呢?
(三)学生自主学习清完第二次卖泥塘的部分。
1.这一次泥塘能卖出去吗?让学生用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自主学习。
2.指名汇报。
3.女生读野鸭说的话,理解“就是”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也是转折)指导这段话(用稍快的语速)。
4.比较老牛和野鸭的话,知道“不过”和“就是”都是用来表示转折的意思。
学习第10自然段,发挥想象并表演这个故事。
1.青蛙听了别人的劝告,做了改变,是哪些改变呢?他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出示“卖泥塘喽,卖泥塘!)这吆喝都吸引了好多小动物,快来读读这一部分吧!
2.导读:老师读小动物,学生补充。
3.小狐狸说到底想说啥呢?这里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有什么作用呢?
4.回顾课文想想,青蛙做了哪些事?
5.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五)学习 11-12 段,感受泥塘的变化
1.齐读
2.听老师配乐读,师生一起感受泥塘的变化。
3.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六)表演故事
(七)拓展
读故事单《小蘑菇借帽子》,小蘑菇为了借帽子都找了哪些人?最后借着帽子了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青蛙卖泥塘
种草
引水
烂泥塘 栽树 好地方
修路
盖房
......